车辆底盘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34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及车辆。车辆底盘包括车架。车架包括两个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纵梁及第一横梁。第一横梁连接于两个纵梁之间且为中空管状。上述车辆底盘,其具有的中空管状的第一横梁相比传统的钣金件横梁而言,其抗弯刚度得到明显提升。两个纵梁可以通过第一横梁实现刚强稳定地连接,当车架所承载的车厢重心因车辆加减速、转弯或摆动而存在偏移的趋势时,第一横梁的稳定连接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侧的纵梁相对另一侧纵梁发生侧起,进而防止车辆发生侧倾与晃动。如此,驾驶员也可以安心地在驾驶室内驾驶车辆,而不会受到车身晃动的影响。而不会受到车身晃动的影响。而不会受到车身晃动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底盘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不同于其他农产品,鲜猪肉是宰杀完成后挂在车厢内部进行运输的,像鲜 猪肉以及采用类似方式运输的产品,在车辆转弯、加速减速或行驶在复杂路况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晃动,货物整体的重心在晃动过程中发生反复偏移, 这就要求运输此类产品的车辆需要具有高抗侧倾的能力。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抗侧倾性能的车辆 底盘及车辆。
[0005]一种车辆底盘,所述车辆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
[0006]两个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纵梁;及
[0007]第一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且为中空管状。
[0008]上述车辆底盘,其具有的中空管状的第一横梁相比传统的钣金件横梁而言, 其抗弯刚度得到明显提升。两个纵梁可以通过第一横梁实现刚强稳定地连接, 当车架所承载的车厢重心因车辆加减速、转弯或摆动而存在偏移的趋势时,第 一横梁的稳定连接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侧的纵梁相对另一侧纵梁发生侧起,进而 防止车辆发生侧倾与晃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底盘还包括用于将车桥固定于所述车架下 方的悬架,所述悬架包括两个支架以及横拉杆,所述两个支架分别与两个所述 纵梁连接,所述横拉杆连接于所述两个支架之间。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架还包括推力杆,所述推力杆包括受力端与 施力端,所述受力端与所述车桥连接,所述施力端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力杆为V型杆,所述受力端为所述V型杆在 远离自身开口处弯折形成的第一端,所述施力端为所述V型杆位于所述开口处 的两个第二端。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包括管体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 所述管体面向所述施力端的一侧,用于连接所述施力端。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还包括固定端板,所述固定端板设于 所述管体的两端并沿所述管体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用于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的 固定端面。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为一体成型。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支臂、纵臂以及减震机构,所述支臂 与所述减震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纵梁,另一端远离所述纵梁向下延伸,所述 纵臂连接于所述支臂与所述减震机构远离所述纵梁的一端之间,所述车桥固定 于所述纵臂上。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于两 个所述
纵梁之间且为中空圆管状。
[0017]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底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车辆底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车辆底盘中纵梁、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的装配结构示 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车辆底盘中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所示的车辆底盘中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1所示的车辆底盘中第二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00、车辆底盘;10、车架;11、纵梁;111、连接孔;13、 第一横梁;131、管体;133、连接件;135、固定端板;15、第二横梁;30、悬 架;31、支架;311、支臂;313、纵臂;315、减震机构;3151、气囊;3153、 减震器;33、横拉杆;35、V型杆;351、第一端;353、第二端;355、子杆; 357、销轴;3571、装配端;200、车桥;S、固定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 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 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 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
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
ꢀ“
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 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 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
ꢀ“
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 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 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 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 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 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
ꢀ“
下”可以
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 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 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 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
”ꢀ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盘(100)包括车架(10),所述车架(10)包括:两个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纵梁(11);及第一横梁(13),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11)之间且为中空管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盘(100)还包括用于将车桥(200)固定于所述车架(10)下方的悬架(30),所述悬架(30)包括两个支架(31)以及横拉杆(33),所述两个支架(31)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11)连接,所述横拉杆(33)连接于所述两个支架(3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30)还包括推力杆,所述推力杆包括受力端与施力端,所述受力端与所述车桥(200)连接,所述施力端与所述第一横梁(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杆为V型杆(35),所述受力端为所述V型杆(35)在远离自身开口处弯折形成的第一端(351),所述施力端为所述V型杆(35)位于所述开口处的两个第二端(35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3)包括管体(131)及连接件(133),所述连接件(133)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毛爱华曹文坦刘扬王健宇周瑜于宁王继瑶单连旭孙海波赵明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