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00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铝型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第一步,将铝锭通过热熔浇注的方式加工成铝型材,并在铝型材冷却后打磨去除边角毛刺以及多余的边角料;第二步,对上述的铝型材进行磨砂处理;第三步,对磨砂处理好的铝型材需要增设复合层的铝型材表面进行陶瓷涂料的喷涂,喷涂厚度为50μm,静置流平60分钟后烘干,随后在进行二次喷涂,二次喷涂与一次喷涂工序相同;第四步,喷涂完成包装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磨砂处理,在铝型材的表面形成麻面,从而增强复合层与铝型材之间的复合后的稳定性,使得复合层更为牢固的复合在铝型材的表面,两层的复合层设置方式,便于提升复合层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保证复合层长时间稳定使用。稳定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生产
,具体为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铝型材是现代装饰行业门窗与幕墙的主要用料,而这些铝合金材料如果没有进行表面处理,外观仅是铝合金本色,并且极易腐蚀,不可能满足建筑材料要求装饰性强,室外应用的高耐侯性,所以实际应用中的所有铝型材都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在铝型材的表面形成复合层,进而提升整体铝型板的质量,使其更为经久耐用。但是,现有复合层的复合过程中,直接在铝型材的表面进行复合层的喷涂,复合层与铝型材之间的复合强度较差,不便于长时间的稳定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解决了复合过程中,直接在铝型材的表面进行复合层的喷涂,复合层与铝型材之间的复合强度较差,不便于长时间稳定使用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第一步,将铝锭通过热熔浇注的方式加工成铝型材,并在铝型材冷却后打磨去除边角毛刺以及多余的边角料;
[0009]第二步,对上述的铝型材进行磨砂处理;
[0010]第三步,对磨砂处理好的铝型材需要增设复合层的铝型材表面进行陶瓷涂料的喷涂,喷涂厚度为50μm,静置流平60分钟后烘干,随后在进行二次喷涂,二次喷涂与一次喷涂工序相同;
[0011]第四步,喷涂完成,涂层烘干固化之后,利用防护包装膜铝型材进行包装即可。
[0012]进一步地,所述热熔浇注操作如下:称取铝锭,放置加热炉中加热至 800℃,自加热炉中取出液态的铝熔体,向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45%的除气剂并充分混合,待熔体温度降至750℃后,浇注到粘土砂造型模具中,采用全封闭式浇注工艺,浇注过程中控制型砂与铝液温度差在240℃,浇注完成之后静置,直至冷却到常温为止;所述浇注过程中使用电炉对液态的铝熔体进行保温,保持温度维持在750

800℃,并在随后30分钟内完成浇注操作。
[0013]进一步地,所述磨砂处理操作如下:使用掺杂钢珠砂颗粒的散射高压水射流,钢珠砂的质量分数为6%,将铝型材表面冲刷干净,且飞设的钢珠砂对铝型材表面冲击形成细小的坑,实现磨砂处理,并在完成磨砂后将铝型材烘干,采用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00℃,烘干30分钟。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固化烘干时间为80分钟,烘干温度由室温逐步上升至190℃。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一次喷涂固化后,在复合层表面采用钢刷打磨使其形成类似于磨砂的麻面,随后冲洗烘干进行二次喷涂。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形成的铝型材,强度较高、不易出现缺陷、使用寿命较高,复合层烘干时采用逐步升温烘干的方式进行,使得复合层更好的适应温度升高的过程,避免温度的骤变造成复合层内应力的增加,防止出现断裂、裂纹等状况,稳定的复合在铝型材表面,定型于铝型材上,同时通过磨砂处理,在铝型材的表面形成麻面,从而增强复合层与铝型材之间的复合后的稳定性,使得复合层更为牢固的复合在铝型材的表面,提升复合层的质量,两层的复合层设置方式,便于提升复合层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保证复合层长时间稳定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
[0021]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2]第一步,将铝锭通过热熔浇注的方式加工成铝型材,并在铝型材冷却后打磨去除边角毛刺以及多余的边角料,毛刺以及多与边角料的去处便于确保整个铝型材的尺寸规格符合加工的需求,不会影响后续复合层的喷涂;
[0023]第二步,对上述的铝型材进行磨砂处理,在铝型材的表面形成麻面,从而增强复合层与铝型材之间的复合后的稳定性,使得复合层更为牢固的复合在铝型材的表面,提升复合层的质量;
[0024]第三步,对磨砂处理好的铝型材需要增设复合层的铝型材表面进行陶瓷涂料的喷涂,喷涂厚度为50μm,静置流平60分钟后烘干,随后在进行二次喷涂,二次喷涂与一次喷涂工序相同,两层的复合层设置方式,便于提升复合层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保证复合层长时间稳定使用;
[0025]第四步,喷涂完成,涂层烘干固化之后,利用防护包装膜铝型材进行包装即可,外包装确保后续搬运以及码放存储过程中不会对铝型材表面的复合层造成磨损。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熔浇注操作如下:称取铝锭,放置加热炉中加热至 800℃,自加热炉中取出液态的铝熔体,向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45%的除气剂并充分混合,便于祛除铝液中的气泡,提升铝型材后续浇注的质量,待熔体温度降至750℃后,浇注到粘土砂造型模具中,采用全封闭式浇注工艺,浇注过程中控制型砂与铝液温度差在240℃,浇注完成之后静置,直至冷却到常温为止。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浇注过程中使用电炉对液态的铝熔体进行保温,保持温度维持
在750

800℃,并在随后30分钟内完成浇注操作,保证铝液流动性的同时,确保铝液的质量。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磨砂处理操作如下:使用掺杂钢珠砂颗粒的散射高压水射流,钢珠砂的质量分数为6%,将铝型材表面冲刷干净,且飞设的钢珠砂对铝型材表面冲击形成细小的坑,实现磨砂处理,并在完成磨砂后将铝型材烘干,采用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00℃,烘干30分钟,磨砂处理后烘干,确保铝型材避免不会残留杂质以及水渍,方便后续复合层喷涂。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复合层固化烘干时间为80分钟,烘干温度由室温逐步上升至190℃,温度逐步缓慢的上升,方便复合层涂料逐步的定型固化,在铝型材表面形成稳定的复合层。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复合层一次喷涂固化后,在复合层表面采用钢刷打磨使其形成类似于磨砂的麻面,随后冲洗烘干进行二次喷涂,确保两层复合层之间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铝锭通过热熔浇注的方式加工成铝型材,并在铝型材冷却后打磨去除边角毛刺以及多余的边角料;第二步,对上述的铝型材进行磨砂处理;第三步,对磨砂处理好的铝型材需要增设复合层的铝型材表面进行陶瓷涂料的喷涂,喷涂厚度为50μm,静置流平60分钟后烘干,随后在进行二次喷涂,二次喷涂与一次喷涂工序相同;第四步,喷涂完成,涂层烘干固化之后,利用防护包装膜铝型材进行包装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复合层的铝型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浇注操作如下:称取铝锭,放置加热炉中加热至800℃,自加热炉中取出液态的铝熔体,向其中添加质量百分比为0.45%的除气剂并充分混合,待熔体温度降至750℃后,浇注到粘土砂造型模具中,采用全封闭式浇注工艺,浇注过程中控制型砂与铝液温度差在240℃,浇注完成之后静置,直至冷却到常温为止。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峰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