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53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包括主驱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所述主驱动轮具有第一侧、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有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均设有第二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以动力同步驱动和单向差速方式驱动车轮,有机兼容车轮动力与差速兼容,良好解决汽车差速器等扭矩驱动的动力中断而失控缺陷,大大提高车辆通过性和操控性,减少因打滑而失控产生的危险和正常行驶,安全性得以大幅提高,轻松实现多轮同步驱动而提高道路的通过性,结构简单且无损耗全时全轮驱动,极大提高车辆行驶系统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差速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该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用于汽车转向差速及汽车全时多轴全轮动力驱动系统,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自适应同步与自适应滑移方式差速,简单级联即可完美传递动力到所有有效车轮无损动力输出而形成车辆牵引力。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上一般以开放式差速器适配车轮驱动,差速器特征为两侧等扭矩输出而自由差速,完美解决车轮因速度差而产生的动力干涉,两侧互为扭矩支点,当某一侧车轮附着力为零或摩擦系数较小时,为对侧提供的扭矩也较小或为零,汽车将失去动力牵引而无法行驶,现有的限滑和锁止方式都是基于差速器缺陷修补,暂时性牺牲差速而求得牵引力提升,一般常态因限滑和锁止时车轮动力干涉而两驱行驶,稳定性、操控性和通过性降低,机械损耗高和可能误操作引发危险。
[0003]本专利技术以单向动力方式驱动车轮,速度较快车轮自动超前脱离动力支点而失去驱动,有机解决了车轮动力干涉问题,动力将转移到速度较慢车轮输出,单向驱动不限制车轮超前转动,两侧车轮动力相对独立,动力可以第一时间转移到有效(速度较慢)车轮输出,因此两侧车轮无动力因速度差而引起的动力干涉,使得车轮速度与动力完全独立开来,实现车轮动力与差速的有机兼容,动力始终在有效车轮间自由分配,动力始终驱动最慢车轮输出,无附着力(打滑)车轮因单向超前滑移而自动切断动力,使得动力输出无中断和任意差速,所有车轮间永无动力干涉问题,使得车辆动力连续,实现理想的汽车车轮驱动,本技术具有级联技术传承性,多轴车轮驱动同样完美动力即时主动分配,并无需外部系统干涉,有效(有附着力)车轮都自动获得动力输出,最大限度发挥车辆机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常态因限滑和锁止时车轮动力干涉而两驱行驶,稳定性、操控性和通过性降低,机械损耗高和可能误操作引发危险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包括主驱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所述主驱动轮具有第一侧、与第一侧对称设置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有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均设有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且所述第二传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完全卡合,此时所述主驱动轮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或第二从动轮转动;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不卡合,此时所述主驱动轮无法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或第二从动轮转动。
[0007]进一步的,当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部始终抵接于所述第一
传动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端部均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使得第二传动部始终抵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部设有第一卡合面、第一定位面、第一滑面,所述第一卡合面通过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一滑面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部设有第二卡合面、第二定位面、第二滑面,所述第二卡合面通过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二滑面相连。
[0011]进一步的,当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卡合面抵接于第二卡合面,第一定位面抵接于第二定位面,第一滑面抵接于第二滑面。
[0012]进一步的,当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卡合面远离于第二卡合面,第一定位面远离于第二定位面,第一滑面抵接于第二滑面。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轮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花键联接。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轮套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所述第二传动轴和第二从动轮之间通过花键联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以动力同步驱动和单向差速方式驱动车轮,有机兼容车轮动力与差速兼容,良好解决汽车差速器等扭矩驱动的动力中断而失控缺陷,大大提高车辆通过性和操控性,减少因打滑而失控产生的危险和正常行驶,安全性得以大幅提高,轻松实现多轮同步驱动而提高道路的通过性,结构简单且无损耗全时全轮驱动,极大提高车辆行驶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在直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在转弯或差速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的第一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的主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目前的汽车通过复杂限滑系统和牺牲差速(锁止)来获得较强通过性,由于车轮动力与差速干涉而降低效率,消耗更多燃油和不可避免更多的机械磨损,误操作还可能产生转向失控危险,无法兼容常规铺装路面行驶而失去四驱应有的高安全性,仅偶尔在脱困时应急一下,仅实现准四驱状态,存在经济性差、性能局限性大及操控复杂和安全性低的问题。
[0024]为此,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包括主驱动轮1、第一从动轮2、第二从动轮3,所述主驱动轮1具有第一侧10、与第一侧10对称设置的第二侧11,所述
第一侧10和所述第二侧11均设有第一传动部12,所述第一从动轮2、第二从动轮3均设有第二传动部30,所述第一从动轮2、第二从动轮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10和所述第二侧11,且所述第二传动部3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部12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0完全卡合,此时所述主驱动轮1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2或第二从动轮3转动;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部12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0不卡合,此时所述主驱动轮1无法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2或第二从动轮3转动。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部12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0均呈齿状,且述第一传动部12的结构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0的结构完全相同。
[002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驱动轮1连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2、第二从动轮3分别为左右两侧车轮传动轴上的单向从动轮。
[0027]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传动轴5,所述第一从动轮2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5上,且所述第一传动轴5和第一从动轮2之间通过花键联接。
[002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传动轴6,所述第二从动轮3套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6上,且所述第二传动轴6和第二从动轮3之间通过花键联接。
[002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6分别为左右两侧车轮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6均设有内花键,所述第一从动轮2和第二从动轮3上均设有外花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驱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所述主驱动轮具有第一侧、与第一侧对称设置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有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均设有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且所述第二传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完全卡合,此时所述主驱动轮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或第二从动轮转动;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不卡合,此时所述主驱动轮无法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或第二从动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当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传动部始终抵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端部均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使得第二传动部始终抵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动力车轮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毓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灵星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