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及夹具技术

技术编号:361944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包括:将多个指尖片交错层叠安装在下压片上并安装上压片,修整层叠指尖片上的指尖靴,安装在夹具基体的内腔内,实现成组指尖片的双重过定位;固定成组指尖片,并安装陶瓷轴承、电极,连接电源、电解液导管;将电解液导管内的电解液经过电极引入加工区域;驱动电极以设定角速度旋转,当进入转速稳定区间内,开通电源;对电极施加设定电压对叠加指尖片上的指尖靴进行非接触电解抛光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夹具。该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及夹具的目的是解决如何改善指尖结构的表面质量、密封可靠的问题。密封可靠的问题。密封可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及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及夹具。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接触式密封,指尖密封通常由一叠精密加工的薄金属片和前后挡板组成,这些金属片与挡板通过销轴定位,采用铆接、焊接和螺钉连接的方式连在一起。每一个金属片加工出若干个周向均匀排布的指尖—柔性细长指尖梁,指尖梁的自由端在发动机主轴表面上。装配时使多层金属片交错排布,以保证一个金属片上指尖曲梁之间的间隙被相邻片上的指尖曲梁所覆盖。这样流体就被错开排列的薄金属片以及转子和指尖靴之间的径向接触所封严。
[0003]指尖片的厚度0.3mm,指尖梁的长度60mm,呈细长的杆状。指尖靴在指尖梁的头部,极易容易受力发生塑性变形。且组装好的指尖靴与发动机主轴的对应区域相接触,表面粗糙度需控制在Ra0.4μm,不致划伤主轴上的表面涂层。
[0004]指尖靴受力易变形,加工过程不能引入加工应力,且表面粗糙度保持Ra0.4。直接单片加工尚无有效的解决方式。目前的解决方式是多片指尖片原材料叠加在一起,线切割指尖槽和指尖内圈,形成指尖靴。但是电火花加工在指尖靴部形成再铸层一直有残留。
[0005]因此,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及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及夹具,解决了如何改善指尖结构的表面质量、密封可靠的技术问题。
[0008](2)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将多个指尖片交错层叠安装在下压片上并安装上压片,修整层叠指尖片上的指尖靴,安装在夹具基体的内腔内,实现成组指尖片的双重过定位;
[0011]固定成组指尖片,并安装陶瓷轴承、电极,连接电源、电解液导管;
[0012]将所述电解液导管内的电解液经过所述电极引入加工区域;
[0013]驱动所述电极以设定角速度旋转,当进入转速稳定区间内,开通电源;
[0014]对所述电极施加设定电压对叠加指尖片上的指尖靴进行非接触电解抛光处理。
[0015]进一步地,所述修整层叠指尖片的指尖靴,具体为:
[0016]将指尖靴的高点区域加工先去除至与其他金属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0017]进一步地,所述实现成组指尖片的双重过定位,具体为:
[0018]发动机主轴的回转中心与多个指尖片通过定位销的销轴确定的回转轴心为同一轴心;以及,多个指尖片叠加构成的圆柱外圆与发动机的指尖片安装座相配合。
[0019]进一步地,当所述电极的角速度进入转速稳定区间后,其旋转方向与指尖靴的旋转方向一致。
[0020]进一步地,所述设定电压为25V~30V。
[0021]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电极施加设定电压对叠加指尖片上的指尖靴进行非接触电解抛光处理,具体为:
[0022]所述电极的侧面与所述指尖片的内圈之间预留有加工间隙。
[0023]进一步地,所述加工间隙为0.5mm~1.0mm。
[0024]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电极施加设定电压对叠加指尖片上的指尖靴进行非接触电解抛光处理后,还包括:
[0025]将抛光后的指尖片连同上压片、下压片一同进行清洗后密封储存。
[0026]进一步地,所述将抛光后的指尖片连同上压片、下压片一同进行清洗后密封储存,具体为:
[0027]将抛光后的所述指尖片连同所述上压片、所述下压片一同在清水中超声清洗后,在洁净煤油中清洗,取下所述上压片、所述下压片,对所述指尖片进行抽真空密封储存。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夹具,包括电极、定位销、Z形压块、上压片、下压片、夹具基体、电极绝缘块和陶瓷轴承;其中,
[0029]多个所述定位销沿所述夹具基体的周向分布且用于定位所述成组指尖片,所述下压片放置于所述夹具基体上且用于承载所述成组指尖片,所述上压片贴合于所述下压片且用于压实所述成组指尖片,所述Z形压块用于压紧所述上压片,所述电极绝缘块设于所述电极与所述成组指尖片的接触位置处,所述陶瓷轴承同轴安装于所述夹具基体且用于与所述电极连接。
[0030](3)有益效果
[0031]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电解加工过程中,针对指尖靴部高点处金属在电场和电解液作用先发生溶解,提高加工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同时电解加工非接触方式,不会引入接触应力和热加工应力,从而控制弹性悬臂指尖梁的变形。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的原理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组指尖片的双重过定位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组指尖片修整的加工间隙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夹具的结构
翻转示意图。
[0039]图中:
[0040]1‑
电极;2

定位销;3

压块;4

上压片;5

成组指尖片;6

下压片;7

夹具基体;8

电极绝缘块;9

陶瓷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即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零件、部件和连接方式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00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指尖片交错层叠安装在下压片上并安装上压片,修整层叠指尖片上的指尖靴,安装在夹具基体的内腔内,实现成组指尖片的双重过定位;固定成组指尖片,并安装陶瓷轴承、电极,连接电源、电解液导管;将所述电解液导管内的电解液经过所述电极引入加工区域;驱动所述电极以设定角速度旋转,当进入转速稳定区间内,开通电源;对所述电极施加设定电压对叠加指尖片上的指尖靴进行非接触电解抛光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整层叠指尖片的指尖靴,具体为:将指尖靴的高点区域加工先去除至与其他金属表面位于同一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成组指尖片的双重过定位,具体为:发动机主轴的回转中心与多个指尖片通过定位销的销轴确定的回转轴心为同一轴心;以及,多个指尖片叠加构成的圆柱外圆与发动机的指尖片安装座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极的角速度进入转速稳定区间后,其旋转方向与指尖靴的旋转方向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电压为25V~30V。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尖片的悬臂梁靴部非接触电解修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电极施加设定电压对叠加指尖片上的指尖靴进行非接触电解抛光处理,具体为:所述电极的侧面与所述指尖片的内圈之间预留有加工间隙。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玉程张明岐孙超郭骏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