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9273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胶原蛋白消化液依次进行硅藻土吸附、一次超滤浓缩换液、阳离子交换层析、二次超滤浓缩换液、预过滤、超滤浓缩、除菌过滤、自组装和分级沉淀,制得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其中,自组装包括控制体系的胶原蛋白浓度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原蛋白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经深入研究了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和合成方法。胶原蛋白中应用最为广泛的I型胶原蛋白分子由三个肽亚基组成,每个肽亚基由大约10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包括约33%的甘氨酸、25%的脯氨酸和25%的羟脯氨酸。胶原蛋白的每个肽亚基形成螺旋结构,三个肽亚基以三螺旋前胶原分子的形式排列,然后释放到细胞外空间。
[0003]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类型主要为I型胶原蛋白(约85%)和III型胶原蛋白(约15%)。I型胶原蛋白分子长度300nm、宽1.5nm,是皮肤的主体,呈粗壮、排列紧密的束状结构,抗张强度可超过钢丝,被称作纳米钢索,能够维持皮肤张力和承受拉力,为皮肤提供较强的支撑结构和支撑力,让皮肤饱满充盈,I型胶原流失将会出现面部皱纹及凹陷。III型胶原蛋白呈疏松的丝网状,比较细小,主要散布于表皮真皮连接处的I型胶原周围,张力较低,为皮肤提供弹性和抗应力性,III型胶原具有很好的营养复弹和促修复愈合作用。
[0004]目前,成年牛真皮组织中III型胶原蛋蛋白的含量约为15

18%,常规提取工艺主要提取的是I型胶原蛋白,然而提取得到的III胶原蛋白的含量通常仅为5%以下,III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较低。现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是通过采用高III型胶原蛋白含量的胎牛皮等材料作为原料进行提取,然而该原料存在材料来源有限、成本高昂等问题。
[0005]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含有I型胶原蛋白和III型胶原蛋白,III型胶原蛋白的质量含量≥15%,与成人皮肤中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的比例相近,尤其适合用于医美真皮填充剂。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胶原蛋白消化液依次进行硅藻土吸附、一次超滤浓缩换液、阳离子交换层析、二次超滤浓缩换液、预过滤、超滤浓缩、除菌过滤、自组装和分级沉淀,制得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其中,自组装包括控制体系的胶原蛋白浓度为2.0

2.5mg/mL,离子强度为0.15

0.25mol/L,pH值为7.0

8.0,按0.2

0.3℃//的升温速度将体系温度升高10

20℃并保温40

60/;分级沉淀包括依次采用1.0

1.5M的NaCl溶液和2.0

2.5M的NaCl溶液进行沉淀。
[0008]研究发现:现有的提取工艺条件通常较为适合I型胶原蛋白的提取分离,从而导致主要提取得到的是I型胶原蛋白,然而III型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较低;本专利技术通过进行上述自组装,大幅度提高了III型胶原蛋白的自组装和沉淀效果,进而明显地提高了III型胶原蛋白的提取率。此外,上述分级沉淀能够良好地对I型胶原蛋白和III型胶原蛋白进行分离,既保证了I型胶原蛋白和III型胶原蛋白的提取率,同时使得产品中的胶原蛋白组成与成人
皮肤中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的比例相近,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医美真皮填充剂中的应用效果。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胶原蛋白消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对成年牛真皮组织进行预处理、匀浆、酶解、灭酶,制得胶原蛋白消化液;其中,酶解包括采用脂肪酶和糖胺聚糖降解酶进行的第一酶解和采用胃蛋白酶进行的第二酶解,第二酶解时检测酶解液在波长520

540nm下的吸光度,在吸光度达到0.400

0.450时进行灭酶。
[0010]研究发现:不同的酶解条件对原料中的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的提取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常规提取采用胃蛋白酶进行,此时有利于I型胶原蛋白的提取,但并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取III型胶原蛋白。本专利技术先采用脂肪酶和糖胺聚糖降解酶进行第一酶解,从而使原料中的脂肪和糖胺聚糖等组分降解,有利于原料中III型胶原蛋白的释放,进而提高III型胶原蛋白的提取率。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预处理可以依次采用7

9wt%的冰醋酸溶液和1.5

2.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具体地,预处理可以包括:采用7

9wt%的冰醋酸溶液对牛真皮组织进行第一次浸泡,第一次浸泡后对牛真皮组织进行搅碎,制得牛皮组织颗粒;采用1.5

2.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牛皮组织颗粒进行第二次浸泡,第二次浸泡后离心,随后采用注射用水进行洗涤,洗涤后离心,得到牛皮组织颗粒;其中,第一次浸泡温度为15

25℃,第一次浸泡时间为7

9d;第二次浸泡温度为20

25℃,第二次浸泡时间为2

4h。
[0012]匀浆可以依次在17000

19000rpm的转速和20000

21000rpm的转速下进行;具体地,向牛皮组织颗粒中加入7

9倍的注射用水,随后进行匀浆;匀浆可以包括:先在17000

19000rpm下匀浆20

40/,再在20000

21000rpm下匀浆20

40/;匀浆后加注射用水控制牛真皮组织的含量在20

30g/L。
[0013]第一酶解时脂肪酶的用量为6

8IU/mL匀浆液,糖胺聚糖降解酶的用量为16

18IU/mL匀浆液,控制第一酶解的温度为35

40℃,时间为2

3h,脂肪酶可以采用常规脂肪酶,糖胺聚糖降解酶可以采用湖北信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的透明质酸酶;第二酶解时胃蛋白酶的用量为75

85IU/mL匀浆液,控制第二酶解的温度为18

22℃。
[0014]酶解终点采用浸入式光谱吸光度测量法确定,检测波长例如为527nm,以酶解前的空白酶解液标记吸光度0点,酶解时在线吸光度检测数值在0.400

0.450的范围时,结束酶解进入灭酶工序。上述方式能够保证端肽彻底去除,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胶原蛋白的收率,各批次产品的端肽去除率以及I型、III型胶原蛋白的收率相对稳定,产品稳定性好。
[0015]灭酶可以包括:采用9

11M的NaOH溶液将酶解后的酶解液的pH值调节至9

9.5,随后在20

22℃的条件下处理10

15h。
[0016]上述提取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取成年牛真皮组织中的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特别是III型胶原蛋白,进而使得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胶原蛋白消化液依次进行硅藻土吸附、一次超滤浓缩换液、阳离子交换层析、二次超滤浓缩换液、预过滤、超滤浓缩、除菌过滤、自组装和分级沉淀,制得医美真皮填充用胶原蛋白;其中,自组装包括控制体系的胶原蛋白浓度为2.0

2.5mg/mL,离子强度为0.15

0.25mol/L,pH值为7.0

8.0,按0.2

0.3℃//的升温速度将体系温度升高10

20℃并保温40

60/;分级沉淀包括依次采用1.0

1.5M的NaCl溶液和2.0

2.5M的NaCl溶液进行沉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原蛋白消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对成年牛真皮组织进行预处理、匀浆、酶解、灭酶,制得胶原蛋白消化液;其中,酶解包括采用脂肪酶和糖胺聚糖降解酶进行的第一酶解和采用胃蛋白酶进行的第二酶解,第二酶解时检测酶解液在波长520

540nm下的吸光度,在吸光度达到0.400

0.450时进行灭酶;优选地,第一酶解时脂肪酶的用量为6

8IU/mL匀浆液,糖胺聚糖降解酶的用量为16

18IU/mL匀浆液,控制第一酶解的温度为35

40℃,时间为2

3h;优选地,第二酶解时胃蛋白酶的用量为75

85IU/mL匀浆液,控制第二酶解的温度为18

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藻土吸附包括:先向胶原蛋白消化液中添加5

10g/L的700

900目红色硅藻土进行常温吸附,吸附100

150min后静置取上清液;再采用5

10g/L的150

250目红色硅藻土对上清液进行过滤吸附,吸附后过滤,得到胶原蛋白吸附过滤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超滤浓缩换液包括:采用截流分子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萱宜李宏强王瀚孙淑娟黄海军宋宇春李岩冬
申请(专利权)人:斐缦长春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