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882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铝材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适于对双层机壳打磨,所述双层机壳的壳体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通腔,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打磨工位;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磨工位两侧的夹持件、带动所述夹持件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夹持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端部抵接的侧壳,所述侧壳设有与所述通腔连通的流液腔,所述流液腔设有可开闭的排液口;供液组件,包括与所述侧壳的流液腔相连的供液管、连接在所述供液管的供液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侧壳向通腔内引入流体,可以方便快捷的对通腔内进行打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壳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视场份额不断攀升,成为人们购车的重要选择。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机是其核心部件,电机的使用稳定性是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因素。其中,对于电机的散热较为关键,部分电机外壳采用双层结构,其一方面可以通过在中间通入换热介质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双层结构还可在控制机壳一定厚度的同时改善机壳的强度。
[0003]如专利2021229825578所公开的一种汽车用铝合金电机壳,该类电机壳多采用双层结构,即在铝合金电机壳的中部设置通腔,以在使用时通过介质在通腔内流动对电机降温。该类铝合金外壳在加工过程中,对于外壳表面残留的废屑、残渣、加工残留物等的打磨是必经工序,如专利2021105562240工卡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轻合金电机壳体铸造成型加工系统所示,其对电机壳的内外表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打磨,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通腔内的打磨往往较为困难,依赖人工通过打磨杆伸入通腔内进行打磨,人工打磨费时费力,还难以保证打磨质量,对于一些通腔内加工有散热翅片的电机壳来说,打磨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通过侧壳向通腔内引入流体,可以方便快捷的对通腔内进行打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适于对双层机壳打磨,所述双层机壳的壳体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通腔,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打磨工位;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磨工位两侧的夹持件、带动所述夹持件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夹持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端部抵接的侧壳,所述侧壳设有与所述通腔连通的流液腔,所述流液腔设有可开闭的排液口;供液组件,包括与所述侧壳的流液腔相连的供液管、连接在所述供液管的供液泵。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流液腔内的导向嘴,所述导向嘴能够在导向位置和收缩位置滑动移动,所述导向嘴处于导向位置时伸入所述通腔内,所述导向嘴处于收缩位置时收缩至所述流液腔内;
[0007]其中,所述导向嘴中空且所述导向嘴的外缘与所述流液腔的内壁滑动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嘴与所述侧壳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能够提供所述导向嘴由导向位置朝收缩位置移动的力;且所述流液腔内通入设定压力的流体时,所述导向嘴被推断以克服所述复位件的力向导向位置移动,在所述流液腔内流体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时,所述复位件带动所述导向嘴向收缩位置移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侧壳和所导向嘴均为非磁性件,所述复位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侧壳的第一磁性件、安装在所述导向嘴的第二磁性件;
[0010]或者,所述复位件为设置于所述流液腔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
述导向嘴和所述侧壳之间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口如此设置,以使得所述导向嘴位于导向位置时封闭所述排液口,所述导向嘴处于收缩位置时,所述排液口与所述流液腔在所述导向嘴朝向所述通腔的部分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嘴的截面轮廓沿朝向所述通腔的方向逐渐缩小。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流液腔的截面轮廓大于所述通腔的截面轮廓。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嘴的内表面设有沿所述通腔端部方向延伸的导流筋。
[0015]进一步的,所述侧壳呈环形,所述侧壳的内外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流液腔相连的排液口。
[0016]进一步的,所述侧壳呈环形,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侧壳内的内打磨件,所述内打磨件包括打磨头、带动所述打磨头转动的第二驱动部、带动所述打磨头轴向移动的第三驱动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侧壳向通腔内引入流体,可以方便快捷的对通腔内进行打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机壳和其中一个侧壳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在一视角下切割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对应图4处在导向嘴位于导向位置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中导向嘴位于收缩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机壳;2、通腔;3、机架;4、第一驱动部;5、侧壳;6、流液腔;7、排液口;8、供液管;9、导向嘴;10、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12、导流筋;13、打磨头;14、打磨头第二驱动部;15、第三驱动部;16、环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

6所示,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适于对双层机壳1打磨,所述双层机壳的壳体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通腔2,包括:机架3,所述机架3设有打磨工位;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磨工位两侧的夹持件、带动所述夹持件移动的第一驱动部4,所述夹持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端部抵接的侧壳5,所述侧壳5设有与所述通腔2连通的流液腔6,所述流液腔6设有可开闭的排液口7;供液组件,包括与所述侧壳5的流液腔6相连的供液管8、连接在所述供液管8的供液泵。
[0027]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打磨的机壳1置于打磨工位,并使得两个夹持件的侧壳5与机壳1的端部抵接,此时流液腔6与通腔2连通,再通过供液组件的供液泵、供液管8向流液腔6内通入含打磨颗粒的高速流体,对通腔2的内表面进行打磨,以将通腔2内表面的废屑、毛刺、残渣等异物打磨去除,在一端的流液腔6向通腔2供入流体时,另一端的流液
腔6的排液口7打开,以将含有异物的流体排出,在一端打磨结束后,再通过另一个流液腔6向内通入流体,相应的一个侧壳5的排液口7打开。再经过至少一个上述打磨循环后,通过第一驱动部4带动外壳向外移动,此时可以将机壳1取下。
[0028]由此不难看出,本申请的打磨装置,通过第一驱动部4带动侧壳5夹持机壳1后,机壳1进行打磨,可以一次打磨多个通腔2,相比现有机械打磨的方式打磨效率更高,而且,流体对于通腔2内的打磨覆盖率更好,打磨更彻底。其中,第一驱动部可以采用液压伸缩杆或者电动伸缩杆。
[0029]对于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的优化方案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流液腔6内的导向嘴9,所述导向嘴9能够在导向位置和收缩位置滑动移动,所述导向嘴9处于导向位置时伸入所述通腔2内,所述导向嘴9处于收缩位置时收缩至所述流液腔6内;其中,所述导向嘴9中空且所述导向嘴9的外缘与所述流液腔6的内壁滑动配合。
[0030]导向嘴9的设置目的在于解决如此问题,申请人在部分试例中发现,由流液腔6向通腔2内直接通入高度的流体时,有时会存在通腔2与流液腔6交接位置处被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适于对双层机壳打磨,所述双层机壳的壳体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通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打磨工位;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打磨工位两侧的夹持件、带动所述夹持件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夹持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端部抵接的侧壳,所述侧壳设有与所述通腔连通的流液腔,所述流液腔设有可开闭的排液口;供液组件,包括与所述侧壳的流液腔相连的供液管、连接在所述供液管的供液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流液腔内的导向嘴,所述导向嘴能够在导向位置和收缩位置滑动移动,所述导向嘴处于导向位置时伸入所述通腔内,所述导向嘴处于收缩位置时收缩至所述流液腔内;其中,所述导向嘴中空且所述导向嘴的外缘与所述流液腔的内壁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嘴与所述侧壳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能够提供所述导向嘴由导向位置朝收缩位置移动的力;且所述流液腔内通入设定压力的流体时,所述导向嘴被推断以克服所述复位件的力向导向位置移动,在所述流液腔内流体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时,所述复位件带动所述导向嘴向收缩位置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层机壳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长文张锡川张德龙张文远吕文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