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854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水幕发生单元、告警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隧道洞内洞外的环境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检测单元输出的环境参数进行处理,输出水幕控制信号以及告警控制信号;所述水幕发生单元,用于根据水幕控制信号对目标车道进行水幕投影,使得目标车辆处于封闭状态;所述告警单元,用于根据告警控制信号发出告警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示前方隧道发生事故,实现事故车道的柔性封闭,保证了隧道入口的交通安全。保证了隧道入口的交通安全。保证了隧道入口的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应急管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路隧道与其他普通道路相比具有内外亮度差异大、可见视距短、空间小、封闭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危害程度更大。当隧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急需立即封闭隧道交通,但是隧道管理部门目前无权封闭,如果和交警部门沟通就会耽误时间。
[0003]目前,对于公路隧道发生紧急事件之后,现有的管控系统不能准确地判断是哪一条车道出现障碍,不能及时地反映出隧道的安全事故,也不能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采取有效的阻拦措施。
[0004]因此,需要一种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能够提示前方隧道发生事故,实现事故车道的柔性封闭,保证了隧道入口的交通安全。
[0006]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水幕发生单元、告警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0007]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隧道洞内洞外的环境参数;
[0008]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检测单元输出的环境参数进行处理,输出水幕控制信号以及告警控制信号;
[0009]所述水幕发生单元,用于根据水幕控制信号对目标车道进行水幕投影,使得目标车辆处于封闭状态;
[0010]所述告警单元,用于根据告警控制信号发出告警信息。<br/>[0011]进一步,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洞外车辆距离洞口的距离、洞外车辆速度、洞外光照强度、洞外车辆类型、洞内事故发生位置以及洞内风速。
[0012]进一步,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强度计、风速计以及视频车辆检测器;
[0013]所述强度计、风速计以及视频车辆检测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水幕发生单元包括水幕发生器、水流循环组件以及投影仪;
[0015]所述水幕发生器,用于在目标车道上方生成水幕;
[0016]所述水流循环组件,用于回收水幕发生器使用过的水,并将回收的水重新供给水幕发生器使用;
[0017]所述投影仪,用于向所述水幕投射车道封闭标识信息。
[0018]进一步,若布置一个投影仪,则根据如下场景分别设置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
[0019]对于双车道:按照从左至右方向,将双车道依次划分为第一车道a1以及第二车道
a2;
[0020]对于第一车道a1以及第二车道a2,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
[0021][0022]其中,l为双车道的总宽度,D为每个车道的投影宽度,α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a1
与直线s
a2
之间的夹角;所述直线s
a1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一车道a1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直线s
a2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二车道a2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
[0023]对于三车道:按照从左至右方向,将三车道依次划分为第一车道b1、第二车道b2以及第三车道b3;
[0024]对于第一车道b1以及第三车道b3,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
[0025][0026]对于第二车道b2,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
[0027][0028]其中,l为三车道的总宽度,D为每个车道的投影宽度,α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b1
与直线s
b3
之间夹角;所述直线s
b1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一车道b1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直线s
b3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三车道b3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
[0029]对于四车道:按照从左至右方向,将四车道依次划分为第一车道c1、第二车道c2、第三车道c3以及第四车道c4;
[0030]对于第一车道c1以及第四车道c4,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
[0031][0032]对于第二车道c2以及第三车道c3,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
[0033][0034]其中,l为四车道的总宽度,D为每个车道的投影宽度,β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c1
与直线s
c4
之间夹角;所述直线s
c1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一车道c1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直线s
c4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四车道c4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α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c2
与直线s
c3
之间夹角;所述直线s
c2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二车道c2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直线s
c3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三车道c3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
[0035]进一步,若沿车道横向方向均匀布置两个投影仪,则根据如下场景分别设置投影仪的投射比:
[0036]对于双车道:按照从左至右方向,将双车道依次划分为第一车道A1以及第二车道A2,并将两个投影仪划分为第一投影仪以及第二投影仪;其中,第一投影仪用于对第一车道
A1进行投影,第二投影仪用于对第二车道A2进行投影;
[0037]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投影仪的投射比γ:
[0038][0039]其中,L为投影仪的投射距离,D为每个车道的投影宽度;
[0040]对于三车道:按照从左至右方向,将三车道依次划分为第一车道B1、第二车道B2以及第三车道B3,并将两个投影仪划分为第一投影仪以及第二投影仪;其中,第一投影仪用于对第一车道B1以及第二车道B2进行投影,第二投影仪用于对第二车道B2以及第三车道B3进行投影;
[0041]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投影仪的投射比γ:
[0042][0043]其中,l为三车道的总宽度,D为每个车道的投影宽度,对于第一投影仪:α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B1
与直线s
B2
之间夹角,所述直线s
B1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一车道B1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直线s
B2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二车道B2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对于第二投影仪:α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B2

与直线s
B3
之间夹角,所述直线s
B2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二车道B2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直线s
B3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三车道B3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
[0044]对于四车道:按照从左至右方向,将四车道依次划分为第一车道C1、第二车道C2、第三车道C3以及第四车道C4,并将两个投影仪划分为第一投影仪以及第二投影仪;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水幕发生单元、告警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隧道洞内洞外的环境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检测单元输出的环境参数进行处理,输出水幕控制信号以及告警控制信号;所述水幕发生单元,用于根据水幕控制信号对目标车道进行水幕投影,使得目标车辆处于封闭状态;所述告警单元,用于根据告警控制信号发出告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洞外车辆距离洞口的距离、洞外车辆速度、洞外光照强度、洞外车辆类型、洞内事故发生位置以及洞内风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强度计、风速计以及视频车辆检测器;所述强度计、风速计以及视频车辆检测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发生单元包括水幕发生器、水流循环组件以及投影仪;所述水幕发生器,用于在目标车道上方生成水幕;所述水流循环组件,用于回收水幕发生器使用过的水,并将回收的水重新供给水幕发生器使用;所述投影仪,用于向所述水幕投射车道封闭标识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车道封闭的隧道入口柔性阻拦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布置一个投影仪,则根据如下场景分别设置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对于双车道:按照从左至右方向,将双车道依次划分为第一车道a1以及第二车道a2;对于第一车道a1以及第二车道a2,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其中,l为双车道的总宽度,D为每个车道的投影宽度,α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a1
与直线s
a2
之间的夹角;所述直线s
a1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一车道a1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直线s
a2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二车道a2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对于三车道:按照从左至右方向,将三车道依次划分为第一车道b1、第二车道b2以及第三车道b3;对于第一车道b1以及第三车道b3,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对于第二车道b2,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其中,l为三车道的总宽度,D为每个车道的投影宽度,α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b1

直线s
b3
之间夹角;所述直线s
b1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一车道b1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直线s
b3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三车道b3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对于四车道:按照从左至右方向,将四车道依次划分为第一车道c1、第二车道c2、第三车道c3以及第四车道c4;对于第一车道c1以及第四车道c4,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对于第二车道c2以及第三车道c3,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投影仪的投射比γ:其中,l为四车道的总宽度,D为每个车道的投影宽度,β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c1
与直线s
c4
之间夹角;所述直线s
c1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一车道c1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所述直线s
c4
为投影仪镜面中心点与第四车道c4上方投影的图案中心点的连线;α为投影仪所在平面上直线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浩陈建忠廖志鹏胡居义杨孟须民健郭鸿雁周红军江星宏曹鹏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