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舱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30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备舱及轨道车辆;涉及轨道车辆领域,针对目前设备舱骨架结构部件多、装配复杂而无法适用于复合材料轻量化设备舱的问题,包括至少一组模块,每组模块均包括舱板和一体式骨架梁,沿车长方向上,舱板的两端均连接有骨架梁,舱板的凹面朝向骨架梁所连接的车体;舱板包括沿骨架梁轴线依次布置的裙板、底板和裙板,位于底板两侧的裙板相对于底板中线对称布置,将传统设备舱复杂的骨架结构替换为一体式骨架梁,裙板底部增加圆弧过渡的弯折部来增加刚度,减少所使用的部件简化设备舱结构,满足轻量化需求并降低装配难度。满足轻量化需求并降低装配难度。满足轻量化需求并降低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动车组的底架下方多设置有容纳车下设备的设备舱,传统设备舱由骨架、底板、端板及裙板围绕形成。在车下设备组装完成后,对设备舱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形成对车下设备的容纳和保护。
[0003]目前设备舱以铝合金结构为主,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674587 U)中公开了一种整体式设备舱,组成设备舱的各个板件均固定在骨架上,骨架由上边梁、下边梁、横梁、弯梁及端部托架组合而成,保证其对铝合金结构的承载能力,但存在单个元件尺寸小、部件数量多、装配复杂的问题,并不适用于采用复合材料的设备舱结构;轻量化的复合材料能够使设备舱重量更小,传统的组合式骨架结构会采用较多的部件、复杂的装配步骤,直接套用至复合材料的设备舱反而不利于实现设备舱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设备舱及轨道车辆,将传统设备舱复杂的骨架结构替换为一体式骨架梁,裙板底部增加圆弧过渡的弯折部来增加刚度,减少所使用的部件简化设备舱结构,满足轻量化需求并降低装配难度。
[0005]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舱,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包括至少一组模块,每组模块均包括舱板和一体式骨架梁,沿车长方向上,舱板的两端均连接有骨架梁,舱板的凹面朝向骨架梁所连接的车体;舱板包括沿骨架梁轴线依次布置的裙板、底板和裙板,位于底板两侧的裙板相对于底板中线对称布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骨架梁包括槽板和翼板,槽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开口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翼板,使骨架梁断面呈“几”字型。
[0008]进一步地,所述骨架梁的翼板贴合并连接舱板朝向车体一侧的表面,骨架梁轴线与舱板在车宽方向上的断面平行。
[0009]进一步地,所述模块设有多组时,多组模块沿车长方向依次布置,且相邻组模块的舱板端面贴合。
[0010]进一步地,相邻组模块对应的舱板通过同一骨架梁连接,相邻组模块的舱板共面布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裙板上设有弯折部,弯折部一侧为对应设备舱侧面的侧面板,另一侧为对应设备舱底面的底面板,侧面板所在平面与底面板所在平面呈钝角布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为圆弧段,底面板远离弯折部的一侧对接底板且与底板共面布置,侧面板远离弯折部的一侧对接骨架梁所连接车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骨架梁为U型一体式弯折结构,骨架梁的两端分别连接车体,舱板与所连接车体之间形成断面呈梯形的腔体。
[0014]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利用如第一目的所述的设备舱。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底部设有边梁,骨架梁端部和舱板的裙板均连接于车体的边梁。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7](1)针对目前设备舱骨架结构部件多、装配复杂而无法适用于复合材料轻量化设备舱的问题,将传统设备舱复杂的骨架结构替换为一体式骨架梁,裙板底部增加圆弧过渡的弯折部来增加刚度,减少所使用的部件简化设备舱结构,满足轻量化需求并降低装配难度。
[0018](2)采用模块结构,根据设备在车体上的分布位置灵活布置模块位置、数目,解决了传统设备舱结构复杂、装配困难而导致的难以调整布置位置的问题。
[0019](3)基于复合材料的轻量化特性,采用一体式骨架梁替代传统设备舱骨架的弯梁结合横梁的结构,降低装配难度,减轻设备舱的骨架重量,满足设备舱的轻量化需求。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和2中设备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第一模块、2

第二模块、3

第三模块、11

第一裙板、12

第二裙板、13

底板、14

第一骨架梁、15

第二骨架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设备舱。
[0025]传统采用铝合金材料的设备舱,骨架结构和板件结构均为铝合金材料,虽然铝合金较钢材等合金材料质地较轻,但在采用大面积板材及车辆行驶过程中风压作用下,骨架结构仍需要对板材提供较大的承载力,传统设备舱的骨架结构采用多个元件装配形成,导致设备舱存在单件尺寸小、部件数量多、装配过程复杂的问题,不适用于复合材料设备舱的制作。
[0026]随着高速列车轻量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玻纤等被逐渐运用到列车的舱体,对于车辆的设备舱,也逐渐将铝合金板材替换为复合材料板材,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复合材料板材的重量较小,并且板材的结构设计与传统板材存在差异,导致传统设备舱骨架结构无法直接转用,难以满足设备舱轻量化设计的需求。
[0027]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种设备舱,使用复合材料并对组成设备舱的骨架和板材进行重新设计,以使其能够满足轻量化需求,同时部件量小、单件部件尺寸适中、装配过程简单,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0028]如图1所示,通过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对设备舱结构按照部件功能进行一体化集成,采用裙板、底板13形成舱板,以一体式骨架梁替代传统的多个横梁、弯梁的组合结构,有利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底板13两侧分别设置裙板,裙板上设置圆弧过渡增加刚度,取消传
统设备舱下边梁,使得整个设备舱结构更简单,轻量化的同时解决了传统设备舱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的问题。
[0029]设备舱包括至少一组模块,每组模块均能够结合车体形成容纳设备的腔体,在多组模块组合使用时,能够使模块结合形成更大的腔体,根据需求配置模块的数目,满足不同车下设备的防护需求。
[0030]如图1所示的三组模块,分别为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沿车体的车长方向上、第三模块3、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依次对接,并共同连接车体。低于其他数目的模块布置时,多组模块沿车长方向依次布置,且相邻组模块端部贴合,形成一体化的模块,增加所形成的腔体的尺寸。
[0031]同一设备舱对应的多组模块结构相同,如本实施例中对应的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结构相同。每组模块均包括舱板和一体式骨架梁,舱板作为组成设备舱的组合式板件,骨架梁作为设备舱的骨架结构。
[0032]沿车长方向上,每块舱板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骨架梁,如图1所示的第一骨架梁14和第二骨架梁15,相邻骨架梁支撑其之间的舱板,维持舱板的位置。舱板顶面为凹面,舱板的凹面朝向骨架梁所连接的车体,舱板、骨架梁和车体之间形成容纳车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模块,每组模块均包括舱板和一体式骨架梁,沿车长方向上,舱板的两端均连接有骨架梁,舱板的凹面朝向骨架梁所连接的车体;舱板包括沿骨架梁轴线依次布置的裙板、底板和裙板,位于底板两侧的裙板相对于底板中线对称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梁包括槽板和翼板,槽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开口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翼板,使骨架梁断面呈“几”字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梁的翼板贴合并连接舱板朝向车体一侧的表面,骨架梁轴线与舱板在车宽方向上的断面平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设有多组时,多组模块沿车长方向依次布置,且相邻组模块的舱板端面贴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舱,其特征在于,相邻组模块对应的舱板通过同一骨架梁连接,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茂赵英男王坤尹高冲岳书静候帅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成型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