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连杆及活塞连杆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99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杆及活塞连杆组。具有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顶端设置有连杆小头,底端设置有连杆大头;所述连杆小头顶端开设有一个进油孔,所述连杆小头侧面至少开设有一个回油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供更优的润滑效果,提高连杆小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起到强化活塞的作用,且不影响活塞局部热传导;回油通道可强化连杆在最大摆角处的润滑效果,且安装时不需要考虑油道方向问题。考虑油道方向问题。考虑油道方向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连杆及活塞连杆组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杆及活塞连杆组。

技术介绍

[0002]在发动机领域,活塞销位于活塞裙部。它的中部穿过连杆小头孔,用来连接活塞和连杆,其作用是把活塞承受的气体作用力传给连杆,或使连杆小头带动活塞一起运动。活塞销在高温条件下承受很大的周期性冲击负荷,且由于活塞销在销孔内摆动角度不大,难以形成润滑油膜,因此润滑条件较差。为此活塞销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磨性。销与销孔必须有合理的配合间隙和很高的表面质量,因此活塞销外表面不能设置润滑通道。
[0003]在一般情况下,活塞销的润滑方式常采用以下两种:
[0004]1.飞溅润滑,这种是利用发动机在工作期间,轴类运动零件旋转的过程中,飞溅起来的或者是从连杆大头上设的油孔喷出来的油滴,从而对摩擦的表面去实行润滑的一种方法。这种润滑方式常用于卧式机及部分立式机,用于立式机时因连杆小头位置较高、活塞燃烧室反面部位为上凸拱形结构、飞溅油雾量小、连杆顶部形成的油滴常顺活塞内侧壁面下滑,无法对活塞销关键部位形成有效润滑。
[0005]2.喷射润滑,这种是利用机油泵,把一定压力的润滑油通过机体上设置的油嘴传送到活塞及连杆小头部位。从而对该区域形成持续有效的润滑油膜,最终达到可靠的润滑效果。这种措施可以起到很好的润滑效果,在立式机上应用较广,该措施需要加工专用油道及喷射嘴,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活塞环刮油,机油耗相对较高。
[0006]因此亟需一种装置及活塞连杆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专利技术内容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及活塞连杆组。
[0008]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连杆,具有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顶端设置有连杆小头,底端设置有连杆大头;所述连杆小头顶端开设有一个进油孔,所述连杆小头侧面至少开设有一个回油通道。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孔垂直设置在连杆小头顶端,所述进油孔顶端设置有一圈倒角。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回油通道共有两个,分别布置在连杆小头两侧,所述回油通道的直径不大于3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回油通道的开孔角度和发动机连杆的最大摆动角一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回油通道对称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倒角为非对称边倒角。
[0014]一种活塞连杆组,包括上述任一发动机连杆,还包括活塞、活塞销,连杆小头通过活塞销销接在活塞内;所述活塞底端设置有一个突出的引流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结构为十字状的突出类筋结构。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0017](1)本技术可提供更优的润滑效果,提高连杆小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018](2)本技术起到强化活塞的作用,且不影响活塞局部热传导。
[0019](3)本技术回油通道可强化连杆在最大摆角处的润滑效果,且安装时不需要考虑油道方向问题。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图1为实施例3的剖视图;
[0022]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实施例3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实施例1
[0030]见图5,本技术具有连杆本体1,连杆本体1顶端设置有连杆小头2,底端设置有连杆大头3;连杆小头2顶端开设有一个进油孔21,进油孔21作用之一为扩大油雾和油滴的接收范围;作用二为降低因设置进油通道对连杆小头端强度的影响。连杆小头2侧面开设有一个回油通道22。回油通道22的直径不大于3mm。回油通道22作用一为作为润滑油的回流通道;作用二为为活塞销在最大摆角处提供有利的润滑油膜,提高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031]进油孔21垂直设置在连杆小头2顶端,进油孔21顶端设置有一圈倒角211。倒角211为非对称边倒角。回油通道22的开孔角度和发动机连杆的最大摆动角一致。
[0032]实施例2
[0033]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特征在于:回油通道22共有两个,分
别布置在连杆小头2两侧。回油通道22对称设置。对称开孔可提高装配效率,装配时可自由装配,不需要考虑油道方向。
[0034]实施例3
[0035]见图1、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为一种活塞连杆组,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连杆,还包括活塞4、活塞销5,连杆小头2通过活塞销5销接在活塞4内;活塞4底端设置有一个突出的引流结构6。引流结构6为十字状的突出类筋结构。进油孔21位于引流结构6的下方。引流结构6的作用之一为使发动机工作时形成的油雾可以顺利的进入设置在连杆小头2顶端的进油孔21,作用二为该结构可强化活塞燃烧室承压能力,使之在具有相同爆压的情况下可具备更薄的壁厚,具备相同壁厚的情况下可承受更强的爆压;作用三为该结构为类筋结构,对燃烧室热传导不会产生负面作用。
[0036]本装置可以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37]1.相较传统飞溅活塞连杆组,本装置的结构可提供更优的润滑效果,提高连杆小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038]2.相较喷射活塞连杆组,本装置不需要加工专用油道、不需要设置润滑喷嘴,不仅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0039]3.本装置起到强化活塞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活塞局部热传导。
[0040]4.本装置连杆设置的回油孔可强化连杆在最大摆角处的润滑效果,且安装时不需要考虑油道方向问题。
[0041]以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连杆,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杆本体(1),所述连杆本体(1)顶端设置有连杆小头(2),底端设置有连杆大头(3);所述连杆小头(2)顶端开设有一个进油孔(21),所述连杆小头(2)侧面至少开设有一个回油通道(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21)垂直设置在连杆小头(2)顶端,所述进油孔(21)顶端设置有一圈倒角(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22)共有两个,分别布置在连杆小头(2)两侧,所述回油通道(22)的直径不大于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厦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