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后视镜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21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内后视镜包括镜体,包括镜壳和镜片,镜壳凹设有一侧开口的容置腔,镜片设置于容置腔的开口处;第一透光区域,设置于镜片;第二透光区域,设置于镜壳,且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前后正对设置;夹持机构,设置于镜壳,用于夹持手机,第二透光区域和第一透光区域均与被夹持的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正对设置;安装支架,一端能够与车体连接,另一端与镜壳转动连接。将手机安装到内后视镜后,镜壳可以相对支架转动来调整拍摄的角度和方向,使内后视镜同时集成手机支架、导航、行车记录和车内后视观察等多种功能,减小占用空间和成本。减小占用空间和成本。减小占用空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后视镜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机动车辆使用中,内后视镜、手机支架、导航仪、行车记录仪已成为车辆必备设备。手机支架的固定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为利用弹力夹夹持在仪表板风口或后视镜上。导航仪用以提示驾驶员行车路线,多布置在仪表台上,整车出厂前就已装配好。导航仪也有与后视镜座集成到一体的方案,但占用空间较大,成本也比较高。行车记录仪在后市场加装比较多,主要安装形式为夹持到内后视镜上。在实际应用中,这四种设备及支架各自独立,占用空间大,购入成本较高,安装不便。
[0003]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后视镜和车辆,便于手机的安装,集成手机支架、导航、行车记录和车内后视观察的功能,减小占用空间和使用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镜体,包括镜壳和镜片,所述镜壳凹设有一侧开口的容置腔,所述镜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
[0008]第一透光区域,设置于所述镜片;
[0009]第二透光区域,设置于所述镜壳,且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前后正对设置;
[0010]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镜壳,用于夹持手机,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和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均与所述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正对设置;
[0011]安装支架,一端能够与车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镜壳转动连接。
[0012]作为内后视镜的可选方案,所述镜壳上设置有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球面夹持件,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安装于两个所述球面夹持件之间。
[0013]作为内后视镜的可选方案,两个所述球面夹持件均设置有连接孔,紧固件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孔。
[0014]作为内后视镜的可选方案,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所述球头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贯通开设有安装孔。
[0015]作为内后视镜的可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夹爪和活动夹爪,所述固定夹爪固设于所述镜壳的背面侧壁上,所述活动夹爪能够相对所述镜壳的底部伸出或缩回,且所述固定夹爪和所述活动夹爪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
[0016]作为内后视镜的可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伸缩杆,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活动夹爪安装于所述伸缩杆伸出所述镜壳的一端,所述限位
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镜壳的内侧壁,所述弹性件夹设于所述限位台阶和所述镜壳的内底壁之间,所述限位台阶止动于所述限位件。
[0017]作为内后视镜的可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0018]作为内后视镜的可选方案,所述镜壳上设置有供电接口,用于所述手机充电。
[0019]作为内后视镜的可选方案,所述镜片的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安装有透光玻璃。
[0020]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内后视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所提供的内后视镜,将镜体的镜片安装在镜壳的容置腔的开口处,通过将夹持机构设置在镜壳上,便于手机的牢固夹持,起到用于放置手机的手机支架的功能,利用手机内的导航客户端可以实现行车导航仪的功能,无需加装导航仪,降低使用成本;其中镜片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域,镜壳上设置有与第一透光区域前后正对设置的第二透光区域,将手机的后置摄像头对准第二透光区域和第一透光区域,打开手机的录像功能,起到行车记录仪的功能;通过镜壳相对支架转动来调整拍摄的角度和方向;镜片上除第一透光区域的其他区域为可以正常使用的反光镜;将手机安装到内后视镜后,使内后视镜同时集成手机支架、导航、行车记录和车内后视观察多种功能,减小占用空间和成本。
[0023]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手机安装到内后视镜后,使内后视镜同时集成手机支架、导航、行车记录和车内后视观察等多种功能,减小占用空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后视镜第一视角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后视镜第二视角的装配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后视镜的第一种爆炸示意图(镜片未示出);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后视镜的第二种爆炸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镜体;2、第一透光区域;3、第二透光区域;4、夹持机构;5、安装支架;6、供电接口;7、手机;
[0032]11、镜壳;12、镜片;13、容置腔;14、球面夹持件;15、连接孔;
[0033]41、固定夹爪;42、活动夹爪;43、伸缩杆;44、弹性件;45、限位件; 46、限位台阶;47、限位板;
[0034]51、球头;52、安装座;5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1),包括镜壳(11)和镜片(12),所述镜壳(11)凹设有一侧开口的容置腔(13),所述镜片(1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3)的开口处;第一透光区域(2),设置于所述镜片(12);第二透光区域(3),设置于所述镜壳(11),且所述第一透光区域(2)和所述第二透光区域(3)前后正对设置;夹持机构(4),设置于所述镜壳(11),用于夹持手机(7),所述第二透光区域(3)和所述第一透光区域(2)均与被夹持的所述手机(7)的后置摄像头正对设置;安装支架(5),一端能够与车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镜壳(1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壳(11)上设置有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球面夹持件(14),所述安装支架(5)的一端设置有球头(51),所述球头(51)安装于两个所述球面夹持件(1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球面夹持件(14)均设置有连接孔(15),紧固件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孔(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5)远离所述球头(5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52),所述安装座(52)上贯通开设有安装孔(5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善勇侯志华张军楠杨成龙毕晓琳肖全李德方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