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218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簧耐久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待试验扭簧的工作部分和用于带动工作部分反复运动的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包括与传动部分连接的转动盘,与转动盘刚性连接且位于其正上方的扭簧安装盘,套设在扭簧安装盘外周的固定内盘,固定在扭簧安装盘中心的用于安装待试验扭簧的扭簧中心限位轴,固定在固定内盘上,设在扭簧中心限位轴上方的阻挡螺钉安装架,与阻挡螺钉安装架连接的阻挡螺钉,固定于扭簧安装盘的限位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摆动臂连接轴位置,方便地调节扭簧的工作角度;通过调整安装螺柱的位置,快速地调整扭簧的安装角度;通过调整电机转速,控制扭簧耐久试验的频率。耐久试验的频率。耐久试验的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簧耐久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耐久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扭簧耐久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门系统的许多关键结构,如端部解锁、铰链门锁、机构死点锁等部件中都设计了扭簧结构。由于此类结构运动频繁,所以大部分扭簧的要求使用寿命超过了60万次。由于没有开发扭簧耐久试验的专用设备,通常的试验方法为随车门系统的自动开关门跑合试验一并进行,由于电动开关门一个循环周期约为12秒左右,完成扭簧60万次跑合试验需要3个月时间,且随门系统级试验样本数量不够,验证不充分,因此需要开发满足不同规格扭簧,多样本同时验证的部件级耐久试验装置,快速地完成耐久试验。
[0003]如专利CN211178949U,公开了扭簧刚度测量装置,其用于测量扭簧的扭矩,无法用于扭簧耐久试验,而且该装置还存在无法调节扭簧工作角度以及快速地调整扭簧安装角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一种方便地调节扭簧工作角度以及快速地调整扭簧安装角度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待试验扭簧的工作部分和用于带动工作部分反复运动的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包括与传动部分连接的转动盘,与转动盘刚性连接且位于其正上方的扭簧安装盘,套设在扭簧安装盘外周的固定内盘,固定在扭簧安装盘中心的用于安装待试验扭簧的扭簧中心限位轴,固定在固定内盘上且设在扭簧中心限位轴上方的阻挡螺钉安装架,与阻挡螺钉安装架连接的阻挡螺钉,固定于扭簧安装盘的限位轴;阻挡螺钉用于固定待试验扭簧的一条扭臂,限位轴用于固定待试验扭簧的另一条扭臂。根据待试验扭簧的两条扭臂的夹角,螺钉安装架可以扭簧中心限位轴为中心沿固定内盘的外周转动以确定固定位置,阻挡螺钉在螺钉安装架的固定位置也适应性调整。
[0006]进一步地,固定内盘包括内盘主体、设在内盘主体边上的内盘刻度、对称开设在内盘主体外周边缘上的环形长腰孔,阻挡螺钉安装架安装在环形长腰孔上,内盘刻度用于指示待试验扭簧的安装角度。
[0007]更进一步地,阻挡螺钉安装架通过安装螺柱安装在环形长腰孔上。
[0008]进一步地,传动部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其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电机连接转轴,与电机连接转轴连接的摆动臂对接板,与摆动臂对接板连接的摆动臂,摆动臂一端与摆动臂对接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转动盘连接轴,转动盘连接轴用于与转动盘连接。
[0009]更进一步地,摆动臂对接板内开设有摆动臂对接板长腰槽,摆动臂活动安装在摆动臂对接板长腰槽上;通过调整摆动臂在摆动臂对接板长腰槽上的固定位置,以调节转动盘转动的幅度。
[0010]更进一步地,转动盘包括转动盘主体,转动盘主体上设有转动盘指针;固定外盘包括外盘主体,外盘主体的边上设有外盘刻度;转动盘指针用于指示转动盘转动的幅度大小。
[0011]进一步地,固定内盘和固定外盘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连接,转动盘和扭簧安装盘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连接。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安装工作部分和传动部分的框架;转动盘下方通过固定轴连接有第一固定板,转动盘和固定轴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第一固定板用于将工作部分安装在框架内;电机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用于将传动部分安装在框架内。
[0013]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述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将若干个待测试扭簧套在扭簧中心限位轴上,待测试扭簧的两条扭臂一条固定在限位轴上,另一条固定在阻挡螺钉上;
[0015](2)根据待测试扭簧的两条扭臂间的夹角,确定阻挡螺钉安装架在固定内盘的外周的固定位置,以及阻挡螺钉在螺钉安装架的固定位置;
[0016](3)根据扭簧的测试工作角度,确定摆动臂连接轴在摆动臂对接板长腰槽中的固定位置;
[0017](4)启动电机;扭簧的两条扭臂一条被限位于阻挡螺钉上,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被限位于扭簧安装盘上的限位轴上,随扭簧安装盘做往复扭转运动。
[0018]其中,步骤(2)中,通过固定内盘刻度指示测试扭簧的安装角度。
[0019]本技术通过指针与刻度,能直接读取扭簧工作角度,通过调整摆动臂连接轴位置,方便地调节扭簧的工作角度。通过调整安装螺柱的位置,快速地调整扭簧的安装角度。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电机旋转带动摆动臂对接板旋转,与之连接的摆动臂做摆动,转动盘连接轴连接摆动臂与转动盘,当摆动臂做摆动时,转动盘围绕圆心做往返转动。扭簧安装盘与转动盘通过螺柱刚性连接,随转动盘做往复转动。扭簧的两条扭臂一条被限位于固定内盘上的阻挡螺钉,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被限位于扭簧安装盘上的限位轴,随扭簧安装盘做往复扭转运动。
[002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2](1)工作效率高且试验频率可控:电机的转速即为扭簧耐久试验的频率,通过提高电机转速可缩短试验周期;
[0023](2)试验工况直观且调整方便:通过指针与刻度,能直接读取扭簧工作角度,通过调整摆动臂连接轴位置,方便地调节扭簧的工作角度。通过调整安装螺柱的位置,快速地调整扭簧的安装角度;
[0024](3)通用性好:通过调整扭簧扭臂的限位螺钉位置,能适用不同规格扭簧的跑合试验,通过对扭簧中心限位轴的设计修改可实现多个扭簧同时试验;
[0025](4)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试验装置主要原理是曲柄摇杆机构,传动简单、安装方便且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前视图;
[0029]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工作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外盘和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内盘和安装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的转动盘和第一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1、固定外盘;101、外盘刻度;102、第一螺栓安装孔;103、外盘主体;2、转动盘;201、转动盘指针;202、第二螺栓安装孔;203、转动盘连接轴安装孔;204、转动盘主体;3、固定内盘;301、内盘刻度;302、环形长腰孔;303、第一螺栓固定耳座;304、内盘主体;4、扭簧安装盘;5、扭簧中心限位轴;6、阻挡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待试验扭簧的工作部分和用于带动工作部分反复运动的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包括与传动部分连接的转动盘(2),与转动盘(2)刚性连接且位于其正上方的扭簧安装盘(4),套设在扭簧安装盘(4)外周的固定内盘(3),固定在扭簧安装盘(4)中心的用于安装待试验扭簧的扭簧中心限位轴(5),固定在固定内盘(3)上且设在扭簧中心限位轴(5)上方的阻挡螺钉安装架(19),与阻挡螺钉安装架(19)连接的阻挡螺钉(6),固定于扭簧安装盘(4)上的限位轴(7);阻挡螺钉(6)用于固定待试验扭簧的一条扭臂,限位轴(7)用于固定待试验扭簧的另一条扭臂;根据待试验扭簧的两条扭臂的夹角,螺钉安装架可以扭簧中心限位轴(5)为中心沿固定内盘(3)的外周转动以确定固定位置,阻挡螺钉(6)在螺钉安装架的固定位置也适应性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内盘(3)包括内盘主体(304)、设在内盘主体(304)边上的内盘刻度(301)、对称开设在内盘主体(304)外周边缘上的环形长腰孔(302),阻挡螺钉安装架(19)安装在环形长腰孔(302)上,内盘刻度(301)用于指示待试验扭簧的安装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螺钉安装架(19)通过安装螺柱(21)安装在环形长腰孔(30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部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其包括电机(16),与电机(16)连接的电机连接转轴(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李刚朱文明谢小刚陈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