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及塞拉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及塞拉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197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及塞拉门,导向装置包括摆臂座、转动设置在摆臂座内的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摆臂座内转动设有摆臂,摆臂上连接有和Y向驱动凸轮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摆臂上设有和门扇下导轨配合的引导锁紧件;凸轮驱动轴被驱动时,引导锁紧件对门扇下部的X向运动进行引导,并给定门扇下部的Y向运动分量,使门扇下部能以非垂直方向塞入;摆臂座内转动设有止动臂,止动臂上连接有和X向驱动凸轮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止动臂上设有止动件;止动件在门扇塞入过程中及塞入到位后,抑制门扇沿车长方向的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前档下部配置下档销,又能够取消平衡轮,降低承载驱动机构负载,确保门扇下部得到可靠约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门,具体涉及一种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及塞拉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城轨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车辆编组长度的增加和隧道截面的缩小,车辆运行过程中门系统的气动载荷越来越大,城轨塞拉门密封性的保证越来越困难。

2、塞拉门密封性与门扇约束刚度密切相关,而约束系统设计又需要结合车门运动轨迹一起考虑。主流的城轨塞拉门的塞拉运动轨迹有两种,一种沿35°方向塞入,另一种沿90°方向塞入(垂直方向塞入)。前者门扇的约束与运动导向系统通常配置为三滚轮摆臂滑道副、平衡轮与下挡销。后者通常配置为竖直同步杆系驱动的单滚轮摆臂滑道副与车长方向的固定约束,无下档销。

3、采用35°方向塞入的形式,虽然配置了平衡轮与下挡销,但承受气动载荷时,两门扇下部仍然易于分离,导致密封性下降。此外平衡轮在门系统中形成了增力杠杆,会产生较大的向下载荷,增加承载驱动机构的负载,对承载机构而言是有害载荷。采用90度方向塞入的形式,无法在门扇前档下部设置下挡销,因此不能提供车宽方向的约束,车门在高速运行时的强负压状态下,密封性能迅速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及塞拉门,以消除两种门型约束系统的缺点,使得在门扇前档可以采用简单的下档销实现约束,又能够取消平衡轮,降低承载驱动机构负载,确保门扇下部得到可靠约束。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包括摆臂座、转动设置在摆臂座内的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其中,所述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为一体式结构或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以确定的相位关系固接;

3、所述摆臂座内转动设有摆臂,所述摆臂上连接有和所述y向驱动凸轮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摆臂上设有和门扇下导轨配合的引导锁紧件;所述y向驱动凸轮被驱动时,所述引导锁紧件对门扇下部的 x向运动进行引导,并给定门扇下部的y向运动分量,使门扇下部能以非垂直方向塞入;

4、所述摆臂座内转动设有止动臂,所述止动臂上连接有和所述x向驱动凸轮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止动臂上设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在门扇塞入过程中及塞入到位后,抑制门扇沿车长方向的分离。

5、进一步地,所述y向驱动凸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升段和第一过渡段, 所述x向驱动凸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升段和第二过渡段;

6、所述y向驱动凸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在第一上升段和第一过渡段内运动时,所述摆臂带动引导锁紧件对门扇下导轨的 x向运动进行引导;并驱动门扇下导轨作y向塞拉运动;

7、所述第一连接件在第一过渡段内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在第二过渡段运动,以使所述止动件的运动轨迹和所述引导锁紧件的运动轨迹与门扇下部的塞拉轨迹相协调。

8、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锁紧件位于所述门扇下导轨内,所述止动件位于所述门扇下导轨外部;

9、当所述第二连接件在x向驱动凸轮的第二过渡段内运动时,所述止动件靠近门扇下导轨外部的末端,以在门扇x向运动偏离设定轨迹时和门扇下导轨的末端接触,抑制门扇下导轨沿车长方向的分离。

10、进一步地,所述x向驱动凸轮还包括基圆段,所述基圆段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升段远离所述第二过渡段的一端;

11、所述x向驱动凸轮被驱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在基圆段、第二上升段或第二过渡段内运动,当所述第二连接件在基圆段内运动时,所述止动臂无位置变化。

12、进一步地,所述y向驱动凸轮包括第一锁闭段,所述x向驱动凸轮包括第二锁闭段;

13、当所述第一连接件进入至第一锁闭段内时,所述第二连接件进入至第二锁闭段;所述第一连接件在第一锁闭段内时,所述摆臂被锁止;所述第二连接件在第二锁闭段内时,所述止动臂被锁止,所述止动件位于门扇下导轨外部的末端,且与门扇下导轨的末端接触,以抑制门扇下导轨沿车长方向的分离。

14、进一步地,门扇的塞入方向为20-60°。

15、进一步地,所述摆臂座内转动设有凸轮驱动轴,所述凸轮驱动轴上固接有凸轮件,

16、当所述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为一体式结构时,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布置在凸轮件上;

17、当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为分体式结构时,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以确定的相位关系固接在凸轮驱动轴上。

18、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锁紧件为第一滚轮。

19、进一步地,所述止动件为第二滚轮。

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塞拉门,包括门扇、承载驱动机构、竖直同步杆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下部摆动导向装置中的引导锁紧件连接在所述门扇的下导轨内;

21、所述承载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和所述门扇连接以驱动所述门扇运动,所述承载驱动机构和所述竖直同步杆连接,以通过竖直同步杆驱动所述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转动。

2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23、本专利技术的导向装置,被驱动发生转动时,y向驱动凸轮在第一连接件及摆臂的作用下,引导锁紧件对门扇下部的 x向运动进行引导,并给定门扇下部的y向运动分量,为门扇下部以非垂直方向的塞入创造了条件,使门扇下部能以非垂直方向塞入,此设计可以在前档下部配置下档销,从而实现前档下部的车宽方向约束(y向约束);车门的后档被引导锁紧件和止动件在x向和y向共同约束,抑制了门扇前档之间或与车体之间的x向分离和门扇下档与车体的y向分离、车门在高速运行时的强负压状态下,门扇的刚度得到了保证,为车门实现负压密封性能创造了条件;

24、通过x向驱动凸轮的设计,x向驱动凸轮被驱动发生转动时,在第二连接件及止动臂的作用,止动件在门扇塞入过程中及塞入到位后,抑制门扇下导轨沿车长方向的分离;此设计使止动臂实现了与门扇x向运动的协同动作,代替平衡轮在x向压紧门扇,避免了有害的竖直方向载荷;并且止动臂在塞拉运动末段对门扇下导轨的x向驱动抑制了胶条摩擦力对承载结构横梁的弯矩,使横梁导向系统运动更加平顺;当车体入口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时,止动臂可沿x向迫使两门扇下部保持压紧,防止了因此类变形而导致门扇下部的分离,从而保证了系统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座、转动设置在摆臂座内的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其中,所述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为一体式结构或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以确定的相位关系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驱动凸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升段和第一过渡段, 所述X向驱动凸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升段和第二过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锁紧件位于所述门扇下导轨内,所述止动件位于所述门扇下导轨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驱动凸轮还包括基圆段,所述基圆段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升段远离所述第二过渡段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驱动凸轮包括第一锁闭段,所述X向驱动凸轮包括第二锁闭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门扇的塞入方向为2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座内转动设有凸轮驱动轴,所述凸轮驱动轴上固接有凸轮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锁紧件为第一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为第二滚轮。

10.一种塞拉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扇、承载驱动机构、竖直同步杆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下部摆动导向装置中的引导锁紧件连接在所述门扇的下导轨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座、转动设置在摆臂座内的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其中,所述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为一体式结构或y向驱动凸轮和x向驱动凸轮以确定的相位关系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驱动凸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升段和第一过渡段, 所述x向驱动凸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升段和第二过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锁紧件位于所述门扇下导轨内,所述止动件位于所述门扇下导轨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部摆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驱动凸轮还包括基圆段,所述基圆段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升段远离所述第二过渡段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秀祥曾世文施晶晶濮建荣蒋国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