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加热膜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11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窗加热膜制作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窗加热膜制作工艺,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步骤二:制备隔热复合液;步骤三:制备预制液;步骤四:制备成液;步骤五:制备颗粒;步骤六:制膜;通过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布置,采用了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刷镀镍、银等稳定金属而是蒸镀活性金属铜的工艺,一方面大大加强了金属与膜的结合力,同时增加车窗玻璃的抗划伤能力,同时在氯化钙的作用下,可以在车窗膜的表面形成致密的耐磨层,可以有效的增加车窗膜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的增加车窗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窗加热膜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窗加热膜制作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窗加热膜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车窗膜具备以下优点:隔热防晒,贴膜能很好的阻隔红外线产生的大量热量。隔紫外线,紫外线中的中波、长波能穿透很厚的玻璃,贴上隔热膜能隔断大部分紫外线,防止皮肤受伤害,也能减轻汽车饰老化。安全与防爆。膜的基层为聚酯膜,有非常耐撕拉防击穿的功能,加上膜的胶层,贴膜后玻璃强度能防止玻璃意外破碎对司乘人员造成的伤害。然而现有的车窗膜用两年就会颜色暗淡、褪色,容易出现泛黄的情况,导致车窗膜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而且易被锐器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窗加热膜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过程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窗加热膜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有机溶液30

50%、纳米陶瓷隔热液10

19%、光敏剂3

8%、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6

12%、月桂酸钠10

17%、硫酸氢钠12

18%、氯化钙20

30%、光引发剂2

4%、热引发剂1

3%以及足量的铜。
[0006]步骤二:制备隔热复合液;混合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利用搅拌器对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进行常温搅拌,并且持续搅拌十分钟;
[0007]步骤三:制备预制液;将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月桂酸钠、硫酸氢钠与氯化钙混合加入化学反应釜当中,并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230℃,持续搅拌反应4h,随后清理尾气,即可获得预制液;
[0008]步骤四:制备成液;把混合隔热复合液与预制液1∶1混合,持续搅拌二十分钟,取得成液;
[0009]步骤五:制备颗粒;在成液的内部加入光引发剂以及热引发剂,同时把成液放置在微波发生装置中,对成液进行加热加压,即可挤出颗粒,并利用颗粒制备待处理车窗膜;
[0010]步骤六:制膜;把待处理车窗膜放置到金属蒸镀设备当中,把准备的铜为原材料双面蒸镀在待处理车窗膜上,随后即可获得成型的车窗膜。
[0011]优选的,所述有机溶液由甲醇、乙酯、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组成。
[0012]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采用阳离子光引发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布置,采用了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刷镀镍、银等稳定金属而是蒸镀活性金属铜的工艺,一方面大大加强了金属与膜的结合力,同时增加车窗玻璃的抗划伤能力,同时在氯化钙的作用下,可以在车窗膜的表面形成致密的耐磨层,可以有效的增加车窗
膜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有机溶液30%、纳米陶瓷隔热液10%、光敏剂5%、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8%、月桂酸钠10%、硫酸氢钠12%、氯化钙20%、光引发剂3%、热引发剂2%以及足量的铜。
[0018]步骤二:制备隔热复合液;混合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利用搅拌器对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进行常温搅拌,并且持续搅拌十分钟;
[0019]步骤三:制备预制液;将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月桂酸钠、硫酸氢钠与氯化钙混合加入化学反应釜当中,并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230℃,持续搅拌反应4h,随后清理尾气,即可获得预制液;
[0020]步骤四:制备成液;把混合隔热复合液与预制液1∶1混合,持续搅拌二十分钟,取得成液;
[0021]步骤五:制备颗粒;在成液的内部加入光引发剂以及热引发剂,同时把成液放置在微波发生装置中,对成液进行加热加压,即可挤出颗粒,并利用颗粒制备待处理车窗膜;
[0022]步骤六:制膜;把待处理车窗膜放置到金属蒸镀设备当中,把准备的铜为原材料双面蒸镀在待处理车窗膜上,随后即可获得成型的车窗膜。
[0023]实施例2
[0024]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有机溶液31%、纳米陶瓷隔热液10%、光敏剂4%、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8%、月桂酸钠10%、硫酸氢钠12%、氯化钙20%、光引发剂3%、热引发剂2%以及足量的铜。
[0025]步骤二:制备隔热复合液;混合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利用搅拌器对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进行常温搅拌,并且持续搅拌十分钟;
[0026]步骤三:制备预制液;将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月桂酸钠、硫酸氢钠与氯化钙混合加入化学反应釜当中,并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230℃,持续搅拌反应4h,随后清理尾气,即可获得预制液;
[0027]步骤四:制备成液;把混合隔热复合液与预制液1∶1混合,持续搅拌二十分钟,取得成液;
[0028]步骤五:制备颗粒;在成液的内部加入光引发剂以及热引发剂,同时把成液放置在微波发生装置中,对成液进行加热加压,即可挤出颗粒,并利用颗粒制备待处理车窗膜;
[0029]步骤六:制膜;把待处理车窗膜放置到金属蒸镀设备当中,把准备的铜为原材料双面蒸镀在待处理车窗膜上,随后即可获得成型的车窗膜。
[0030]实施例3
[0031]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有机溶液32%、纳米陶瓷隔热液10%、光敏剂3%、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8%、月桂酸钠10%、硫酸氢钠12%、氯化钙20%、光引发剂3%、热引
发剂2%以及足量的铜。
[0032]步骤二:制备隔热复合液;混合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利用搅拌器对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进行常温搅拌,并且持续搅拌十分钟;
[0033]步骤三:制备预制液;将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月桂酸钠、硫酸氢钠与氯化钙混合加入化学反应釜当中,并使得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230℃,持续搅拌反应4h,随后清理尾气,即可获得预制液;
[0034]步骤四:制备成液;把混合隔热复合液与预制液1∶1混合,持续搅拌二十分钟,取得成液;
[0035]步骤五:制备颗粒;在成液的内部加入光引发剂以及热引发剂,同时把成液放置在微波发生装置中,对成液进行加热加压,即可挤出颗粒,并利用颗粒制备待处理车窗膜;
[0036]步骤六:制膜;把待处理车窗膜放置到金属蒸镀设备当中,把准备的铜为原材料双面蒸镀在待处理车窗膜上,随后即可获得成型的车窗膜。
[0037]实施例4
[0038]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有机溶液30%、纳米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加热膜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有机溶液30

50%、纳米陶瓷隔热液10

19%、光敏剂3

8%、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6

12%、月桂酸钠10

17%、硫酸氢钠12

18%、氯化钙20

30%、光引发剂2

4%、热引发剂1

3%以及足量的铜。步骤二:制备隔热复合液;混合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利用搅拌器对有机溶液、纳米陶瓷隔热液与光敏剂进行常温搅拌,并且持续搅拌十分钟;步骤三:制备预制液;将硅烷改性聚环氧丙烯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志凌伟业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