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9845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动力柜,所述动力柜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安装有桨叶,所述动力轴穿过检测箱竖直设置,所述动力轴与检测箱之间设置有对心稳定机构,所述动力轴上安装有放大盘,所述动力柜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动力轴上还设置有模拟平衡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心稳定机构消除了夹紧套以及夹紧螺栓安装误差产生的不平衡量加剧动力轴的振动幅度,结合检测机构中的光线发射器在光敏电阻条上移动改变光敏电阻条阻值来快速转化计算得到桨叶的动不平衡量,结合模拟平衡机构对配重球进行增加或者减少,实现快速模拟桨叶的动平衡,提升动平衡检测效率以及提升容错率。提升动平衡检测效率以及提升容错率。提升动平衡检测效率以及提升容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桨动平衡检测
,具体是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在其出厂前,都需要做动平衡试验,以测定其高速旋转时是否能实现平衡旋转;动平衡试验是在动平衡试验机上进行的,将螺旋桨放置到动平衡机的旋转支架上,对其进行旋转测定,根据测得的数据,在螺旋桨桨轴的两个端面上进行打眼去重或加重处理,使其达到动平衡。
[0003]现有的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设备需要进行反复上架安装检测动平衡以及下架进行打眼去重或加重处理,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桨叶的拆装上,导致螺旋桨的动平衡检测效率低下,进而影响螺旋桨叶的生产出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动力柜,所述动力柜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安装有桨叶,所述动力轴穿过检测箱竖直设置,所述动力轴与检测箱之间设置有对心稳定机构,所述动力轴上安装有放大盘,所述放大盘与动力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柜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动力轴两侧的检测盒,所述检测盒上插接有检测柱,所述检测柱的末端设置有接触球,所述接触球与放大盘的边缘接触安装,所述检测柱的另一侧与滑板相连,所述滑板与检测盒的内部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滑板的侧边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板通过滑块与检测盒之间滑动安装,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设置有光线发射器,所述检测盒的内侧壁上对应光线发射器的高度设置有光敏电阻条;所述动力轴上还设置有模拟平衡机构,所述模拟平衡机构包括沿着桨叶方向设置的平衡架,所述平衡架内设置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内均匀放置有配重球。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拟平衡机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通过插接柱与平衡架之间插接,所述插接柱上设置有张紧弹簧,所述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把手。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轴插接在动力柜上,所述动力轴的端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轴的端部悬空设置,所述动力柜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另一侧设置有配合齿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心稳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动力箱上的支撑座,所述动力轴穿过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滚珠,所述滚珠滚动镶嵌安装在
支撑座的内部,所述动力轴朝向桨叶的方向设置有夹紧平面,所述夹紧平面的外侧设置有夹紧套,所述夹紧套与夹紧平面之间设置有夹紧螺栓,所述夹紧螺栓与对心组件连接,所述夹紧套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滚珠相互配合。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心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夹紧套底部的测量架,所述测量架上设置有指示槽,所述指示槽的边缘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指示槽与夹紧螺栓轴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所述夹紧螺栓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上设置有指示针,所述指示针的末端与指示槽相互配合。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衡架的端部设置有插接块,所述动力轴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平衡架通过插接块与安装槽相互配合,所述放大盘设置在模拟平衡机构的上侧,所述放大盘的内圈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衡架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动力轴的两侧,所述配重球设置在动力轴的半径延长线上,所述配重球的分布长度与桨叶的长度相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放大盘将动力轴转动过程中因为动不平衡产生的振动幅度进行放大,结合检测机构中的检测柱以及接触球采集振动量,振动量最终传递转化为检测盒内的滑板移动量,利用滑板上设置的定位凹槽,进行安装光线发射器,光线发射器对准光敏电阻条,滑板在检测柱推动下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光线发射器在光敏电阻条上移动,从而改变光敏电阻条的阻值,根据阻值变化的最大幅度来确定桨叶的动不平衡量,提升桨叶不平衡量的检测效率;(2)、通过设置模拟平衡机构,在动力轴上设置与桨叶相同方向的平衡架进行收纳配重球,在检测机构计算得到动不平衡量后,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平衡架内的配重球来模拟对桨叶的打眼去重或加重处理,提升动平衡速度以及提升容错率,降低桨叶报废率;(3)、通过设置对心稳定机构,提升动力轴的安装稳定度,结合对心组件避免夹紧套以及夹紧螺栓安装误差产生的不平衡量加剧动力轴的振动幅度,保证动平衡检测过程中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中动力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中对心稳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中放大盘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6为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中模拟平衡机构的拆分示意图。
[0019]图7为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中光线发射器与光敏电阻条的布置示意图。
[0021]图中:1、检测箱;2、动力柜;21、从动齿轮;22、主动齿轮;23、驱动电机;24、配合齿轮;3、动力轴;30、夹紧平面;31、安装槽;4、对心稳定机构;40、夹紧套;41、定位槽;42、支撑座;420、滚珠;43、测量架;430、指示槽;44、刻度线;45、夹紧螺栓;46、限位块;47、套环;48、
指示针;5、模拟平衡机构;50、平衡架;51、插接块;52、配重槽;53、配重球;54、盖板;55、插接柱;56、张紧弹簧;57、把手;6、放大盘;60、固定套;61、固定螺栓;7、检测机构;70、检测柱;71、接触球;72、滑板;73、回位弹簧;74、滑块;75、定位凹槽;76、光线发射器;77、光敏电阻条;78、检测盒;8、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所述检测箱(1)内设置有动力柜(2),所述动力柜(2)连接有动力轴(3),所述动力轴(3)上安装有桨叶(8),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3)穿过检测箱(1)竖直设置,所述动力轴(3)与检测箱(1)之间设置有对心稳定机构(4),所述动力轴(3)上安装有放大盘(6),所述放大盘(6)与动力轴(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柜(2)上设置有检测机构(7),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对称设置在动力轴(3)两侧的检测盒(78),所述检测盒(78)上插接有检测柱(70),所述检测柱(70)的末端设置有接触球(71),所述接触球(71)与放大盘(6)的边缘接触安装,所述检测柱(70)的另一侧与滑板(72)相连,所述滑板(72)与检测盒(78)的内部设置有回位弹簧(73),所述滑板(72)的侧边设置有滑块(74),所述滑板(72)通过滑块(74)与检测盒(78)之间滑动安装,所述滑板(72)上设置有定位凹槽(75),所述定位凹槽(75)内设置有光线发射器(76),所述检测盒(78)的内侧壁上对应光线发射器(76)的高度设置有光敏电阻条(77);所述动力轴(3)上还设置有模拟平衡机构(5),所述模拟平衡机构(5)包括沿着桨叶(8)方向设置的平衡架(50),所述平衡架(50)内设置有配重槽(52),所述配重槽(52)内均匀放置有配重球(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平衡机构(5)还包括盖板(54),所述盖板(54)通过插接柱(55)与平衡架(50)之间插接,所述插接柱(55)上设置有张紧弹簧(56),所述盖板(54)的另一侧设置有把手(5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桨叶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3)插接在动力柜(2)上,所述动力轴(3)的端部设置有从动齿轮(21),所述动力轴(3)的端部悬空设置,所述动力柜(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与主动齿轮(22)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应彤赵昌霞付应勤常金星周星刘传超吴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羲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