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齿端面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43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端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齿端面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放置槽,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底部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端设有转盘,转盘底部外圈边缘处固定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呈对角设置的两组支撑杆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共同支撑连接有抛光盘,抛光盘的两端面分别设有第一抛光盘和第二抛光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抛光盘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抛光盘和第二抛光盘,通过对第二插杆的插拔限位,实现对第一抛光盘和第二抛光盘的替换,替换过程快捷方便,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齿端面抛光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端齿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端齿端面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端齿是一种与直齿轮或者是斜齿轮成90度轴交角度的配合的一种齿轮,该类型齿轮小齿轮和端面齿轮的中心轴线是垂直的,两垂直的中心轴线之间可以是相交也可以有偏置距离,端面齿轮主要应用于直升飞机,鱼线轮,钟表,以及自行车等行业,其重载,平稳的传动特性,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空间。
[0003]端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端齿进行抛光,而端齿的两端面中一端面为齿轮端面,另一端面为平滑端面,常规的抛光设备对端齿进行抛光过程中,待端齿一面加工完成后,需要先将抛光盘拆卸下来,再替换不同的抛光盘后实现对端齿的另一面进行加工,安装拆卸步骤繁琐,且更换抛光盘后需要对端齿进行定位加工,较为繁琐,在此基础上,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新型抛光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端齿端面抛光设备,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5]2.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端齿端面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端齿放置的放置槽,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底部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外圈边缘处固定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呈对角设置的两组支撑杆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共同支撑连接有抛光盘,所述抛光盘的顶面设有用于抛光齿轮端面的第一抛光盘,所述抛光盘的底面设有用于抛光平滑端面的第二抛光盘,通过第二插杆的插拔,实现对第一抛光盘和第二抛光盘的替换。
[0006]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抛光盘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相适配的插槽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端与第一卡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块,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开设有与之相互连通的牵引槽,所述第二插杆的底端依次设有插接在牵引槽内部的压紧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插杆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抛光盘的中部开设有压槽,所述压槽的内部设有压柱,所述牵引绳贯穿牵引槽的槽底并与压柱上端外侧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压槽的槽底开设有与之相互连通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二卡槽的槽底和压柱的顶端相连,所述压柱的底端固定贴合有压块,所述压槽的槽口开设有与之相互连通的通槽,所
述通槽的内部设有与之相适配的限位块。
[0008]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交叉错位插接在四个支撑杆底端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插杆远离安装孔的一端固定插接在插槽的内部。
[0009]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插杆的底端到牵引槽槽底的直线距离等于第二插杆的顶端到第一卡槽槽口的直线距离。
[0010]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卡槽槽口外圈的两侧设有销轴,且销轴的底端与牵引绳贯穿牵引槽槽底所形成的通孔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1]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块插接在通槽内,且限位块与通槽之间阻尼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底端设有第二抛光盘。
[0012]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抛光盘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抛光齿轮端面的第一抛光盘以及用于抛光平滑端面的第二抛光盘,通过第二插杆的插拔,实现对第一抛光盘和第二抛光盘的替换,替换过程快捷方便,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抛光盘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抛光盘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转盘;2、工作台;21、放置槽;3、支撑杆;31、插槽;32、第一插杆;4、抛光盘;41、第一抛光盘;42、第二抛光盘;43、第一卡槽;431、第二插杆;432、第一弹簧;433、压紧块;434、牵引绳;44、牵引槽;45、压槽;451、压柱;452、压块;453、第二弹簧;46、第二卡槽;47、通槽;471、限位块;5、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齿端面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台2,工作台2上设有用于端齿放置的放置槽21,工作台2的顶部设有横梁,横梁底部设有转动电机5,转动电机5输出端设有转盘1,转盘1底部外圈边缘处固定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杆3,四个所述支撑杆3的下端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一插杆32和第二插杆431,呈对角设置的两组支撑杆3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插杆32和第二插杆431共同支撑连接有抛光盘4,抛光盘4的顶面设有用于抛光齿轮端面的第一抛光盘41,抛光盘4的底面设有用于抛光平滑端面的第二抛光盘42,通过第二插杆431的插拔,实现对第一抛光盘41和第二抛光盘42的替换,转动电机5转动过程中,带动抛光盘4随之转动,从而对端齿表面进行打磨。
[0022]本实施中,抛光盘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插杆32和第二插杆431相适配的插槽31和第一卡槽43,第一卡槽43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432,第一弹簧432底端与第一卡槽43的槽底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块433,第一卡槽43的槽底开设有与之相互连通的牵引槽44,第二插杆431的底端依次设有插接在牵引槽44的内部的压紧块433和第一弹簧432,第二插杆431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434,抛光盘4的中部开设有压槽45,压槽45的内部设有压柱451,牵引绳434贯穿牵引槽44的槽底与压柱451上端外侧固定连接,压压块452,压柱451向第二卡槽46的槽底方向移动,带动牵引绳434的一端向槽底方向移动,使得第二插杆431收缩在第一卡槽43的内部,使得抛光盘4能够根据第一插杆32翻转,从而使得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齿端面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用于端齿放置的放置槽(21),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底部设有转动电机(5),所述转动电机(5)输出端设有转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底部外圈边缘处固定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支撑杆(3),四个所述支撑杆(3)的下端一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部活动插接有第一插杆(32)和第二插杆(431),呈对角设置的两组支撑杆(3)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插杆(32)和第二插杆(431)共同支撑连接有抛光盘(4),所述抛光盘(4)的顶面设有用于抛光齿轮端面的第一抛光盘(41),所述抛光盘(4)的底面设有用于抛光平滑端面的第二抛光盘(42),通过第二插杆(431)的插拔,实现对第一抛光盘(41)和第二抛光盘(42)的替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齿端面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盘(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插杆(32)和第二插杆(431)相适配的插槽(31)和第一卡槽(43),所述第一卡槽(43)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432),所述第一弹簧(432)底端与第一卡槽(43)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块(433),所述第一卡槽(43)的槽底开设有与之相互连通的牵引槽(44),所述第二插杆(431)的底端依次设有插接在牵引槽(44)内部的压紧块(433)和第一弹簧(432),所述第二插杆(431)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434),所述抛光盘(4)的中部开设有压槽(45),所述压槽(45)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十强王培勇石得林
申请(专利权)人:雄名航空科工芜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