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的低碳钢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829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7
本申请涉及钢材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的低碳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铸坯进行第一加热、粗轧前除鳞、粗轧、第二加热、精轧前除鳞和精轧,得到热轧卷;对所述热轧卷进行层流冷却,再进行卷取,得到低温轧制的低碳钢;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的前后温度差<250℃,所述第二加热的前后温度差<100℃;所述低碳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S,P,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第一加热和第二加热,不仅能使铸坯的金相组织完成预期的变化,还能分别降低粗轧和精轧的轧制难度,并且结合两次加热的方式,保证第一加热的前后温度差<250℃,第二加热的前后温度差<100℃,能有效的降低轧制过程中的能耗,降低轧制产线的生产成本。的生产成本。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的低碳钢及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钢材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的低碳钢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采用多模式连铸连轧产线采用低温轧制工艺生产低碳钢,既不属于单纯的奥氏体区轧制, 也不属于单纯的铁素体区轧制,但是多模式连铸连轧产线和其他类型的无头轧制产线一样,在 精轧前需要保温加热设备进行加热保温。
[0003]目前在生产低碳钢阶段,在开始轧制前,一般需要采用隧道炉或者感应加热炉这类保温加 热设备加热板坯,使板坯内的金相组织开始变化,形成预期的金相组织结构,从而降低轧制的 难度,但是由于目前的隧道炉或者感应加热的升温阶段,都需要升温150℃~300℃,导致加热 后再轧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提高轧制产线的生产成本;因此如何降轧制产线 的生产成本,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的低碳钢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轧制产线的生 产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低碳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对铸坯进行第一加热、粗轧前除鳞、粗轧、第二加热、精轧前除鳞和精轧,得到热轧卷;
[0007]对所述热轧卷进行层流冷却,再进行卷取,得到低温轧制的低碳钢;
[0008]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的前后温度差<250℃,所述第二加热的前后温度差<100℃。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的入口温度为900℃~950℃,所述第一加热的出口温度为1050℃~ 1150℃;
[0010]所述第二加热的入口温度为900℃~950℃,所述第二加热的出口温度为900℃~1030℃。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的时间<20min,所述第二加热的时间<10s。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和所述第二加热的加热模式包括隧道加热和感应加热中的至少一 种。
[0013]可选的,所述精轧包括以N组机架进行精轧,N≥3且N为正整数;
[0014]其中,第一组机架的压下率>40%,第二组机架至第N

1组机架的压下率<30%,第N组机 架的压下率>25%。
[0015]可选的,所述精轧的终点温度为750℃~830℃。
[0016]可选的,所述卷取的温度为650℃~700℃。
[0017]可选的,所述对铸坯进行第一加热、粗轧前除鳞、粗轧、第二加热、精轧前除鳞和精轧, 得到热轧卷之前,还包括:
[0018]对钢水进行浇注,得到铸坯。
[0019]可选的,所述浇注包括以预设拉速进行浇注,所述预设拉速>5.2m/min。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低碳钢,所述低碳钢由第一方面所述的方 法制备得到,以质量分数计,所述低碳钢的化学成分包括:
[0021]C:0.01%~0.08%,Si:0.01%~0.1%,Mn:0.1%~0.3%,S<0.01%,P<0.1%,其余为Fe和 不可避免的杂质。
[00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低碳钢的方法,通过在粗轧前除鳞的阶段之前 采用第一加热,使铸坯的金相组织初步变化,从而降低粗轧的轧制难度,提高粗轧的轧制效 率,再在精轧前除鳞的阶段之前采用第二加热,使铸坯的金相组织完成变化,达到预期标准, 从而能降低精轧的轧制的难度,提高精轧的轧制效率,结合两次加热的方式,将轧制所需的温 度分阶段的进行提升,同时保证第一加热的前后温度差<250℃,第二加热的前后温度差< 100℃,能有效的降低轧制过程中的能耗,降低轧制产线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 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 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 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模式连铸连轧产线生产2mm的SPHC产品的金相组织的结果示 意图;
[002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连轧产线生产2mm的SPHC产品的金相组织的结果示意图;
[002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模式连铸连轧产线生产1.5mm的SPHC产品的金相组织的结果 示意图;
[003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半连轧产线生产2mm的SPHC产品的金相组织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 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 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2]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 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 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0033]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 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0034]本申请的创造性思维为:目前针对低碳钢的轧制工序包括ESP产线、CSP产线和半
连轧产线 三种,其中,ESP产线轧制阶段要求精轧入口温度为950℃~1050℃、精轧出口温度为740℃~ 800℃、带钢在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间的累积压下率为60%~70%,第三机架至第五机架间的累计 压下率为50%~65%;而CSP产线要求板坯出炉温度在1000

1050℃、F4机架的入口温度不大于 870℃、F7机架终轧温度控制在780℃~820℃,并且F1、F2、F3机架的道次压下率为40%~65%, F4机架的压下率小于10%;半连轧产线要求粗轧末道次温度为820℃~860℃的低温奥氏体温度 区、精轧入口温度为800℃~850℃、终轧温度720℃~750℃、卷取温度为630℃

660℃,并且采 用此工艺DC01的r值1.5~1.8,SPCC的r值1.2~1.4。
[0035]因此ESP产线、CSP产线和半连轧产线都不同于多模式连铸连轧产线,因此在采用多模式连 铸连轧产线进行低碳钢的轧制过程中,目前还未有相关的措施降低轧制前加热的前后温差,以 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低碳钢的方法,所述方 法包括: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轧制工艺制备低碳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铸坯进行第一加热、粗轧前除鳞、粗轧、第二加热、精轧前除鳞和精轧,得到热轧卷;对所述热轧卷进行层流冷却,再进行卷取,得到低温轧制的低碳钢;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的前后温度差<250℃,所述第二加热的前后温度差<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的入口温度为900℃~950℃,所述第一加热的出口温度为1050℃~1150℃;所述第二加热的入口温度为900℃~950℃,所述第二加热的出口温度为900℃~1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的时间<20min,所述第二加热的时间<10s。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和所述第二加热的加热模式包括隧道加热和感应加热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包括以N组机架进行精轧,N≥3且N为正整数;其中,第一组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旬徐海卫缪成亮肖宝亮于孟李继新吕博李生存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