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823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减速器封闭行星齿轮的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包括定轴行星轮系装配方法、设计要点、星轮齿面坐标点获取方法、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利用测量数据绘制齿形曲线的方法、星轮角向误差测量方法等。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以量化均载指标,并可通过安装调整达到合理的量化指标,保证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及其所装减速器的装配质量,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的装配效率,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振动过大等故障或其他问题,保证减速器工作的可靠性。保证减速器工作的可靠性。保证减速器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减速器封闭行星齿轮的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减速器通过封闭行星齿轮传动来实现同轴反向传扭。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大扭矩传递而空间尺寸及重量均可控制在较小范围。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由一级定轴行星齿轮传动和一级差动行星齿轮传动组成,各级行星齿轮间载荷分布是否均匀直接关系到行星轮系传动的稳定性,影响行星齿轮传动的振动水平。
[0003]对于行星齿轮传动,如果各行星轮间的载荷分布是均匀的,随着行星轮数的增加,其结构更加紧凑、承载能力更大。实际上,由于不可避免的制造和安装误差,以及构件的变形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行星齿轮间的载荷分布是不均匀的。有时载荷可能是集中在某一行星轮上,而其他的(n-1)个行星轮则被闲置,而不能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因此,解决行星轮间载荷分配的不均匀性问题,对于充分发挥行星齿轮传动的优越性并且避免减速器工作异常或出现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0004]所谓行星齿轮间载荷分布均匀(或称载荷均衡),就是指中心轮传递给行星轮的啮合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即在理想的制造精度和刚度的条件下,中心轮的轮齿与n个行星齿轮的轮齿同时相接触(啮合),各行星齿轮作用于中心轮的法向力合力为零,中心轮可达到无径向载荷地传递转矩。但是在没有采取任何均载措施的情况下,实际上行星齿轮间的载荷分布是不均匀的,原因主要包括齿轮本身的各种制造误差,轴承、行星架和机匣的制造和安装误差等。行星齿轮传动零件的制造误差将使轮齿工作齿廓间形成间隙或过盈,提高均载性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太阳齿轮/中心齿轮与各个星轮同时啮合,消除工作齿廓间的间隙或过盈。
[0005]现有技术中提高均载性的措施及方法主要包括:采用了浮动基本构件;采用薄壁构件;控制机匣安装孔加工精度等,对实现均载均有一定的作用。上述方法主要体现在设计及加工方面,无法应用于行星齿轮的实际工程装配,且没有可靠的装配及测量方法用于指导实际工程装配,不能够保证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在实际装配中的均载性。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装配及测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包括装配、调整、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使均载指标可量化,并可通过安装调整达到合理的量化指标,保证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及其所装减速器的装配质量,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的装配效率,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振动过大等故障或其他问题,保证减速器工作的可靠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装配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测量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各个星轮轴最大跳动,并在每个星轮轴最大跳动部位的齿端面做标记;
[0010]步骤2:选配调整垫,并将调整垫装配到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上;
[0011]步骤3:将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安装至机匣上;
[0012]步骤4:转动星轮轴组件,调整角向位置,使各星轮做标记的齿指向同一方向,检查各个星轮的标记是否同向,如果是执行步骤5,否则重新调整各个星轮的角向位置;
[0013]步骤5:将中央齿轮安装至机匣上,使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各个星轮啮合;
[0014]步骤6:转动中央齿轮,测量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每个星轮的啮合齿隙;
[0015]步骤7:将与啮合齿隙相当厚度的塞尺,塞在每个星轮非工作面位置,使每个星轮工作面与中央齿轮工作面同时啮合;
[0016]步骤8:扫描每个星轮齿面坐标点,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
[0017]步骤9:使用扫描数据绘制齿形曲线,检验齿形是否正确,如果是,执行步骤10,如果否,重新执行步骤8~9;
[0018]步骤10:计算星轮角向误差,如果星轮角向误差小于规定值,则该星轮角向误差合格,记录该星轮角向误差;如果星轮角向误差大于规定值,重新执行步骤2~10。
[0019]进一步,对于采取两级星轮传动的定轴行星轮系,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装配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大星轮和小星轮,测量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大星轮轴、小星轮轴最大跳动,并在每个星轮轴最大跳动部位的齿端面做标记;
[0021]步骤2:将大、小星轮装配在一起,形成星轮轴组件后,检查大、小星轮最大跳动部位的标记位置,如果大、小星轮最大跳动部位的标记位置在180
°
方向上,执行步骤3,否则,重新执行步骤1~2;
[0022]步骤3:选配调整垫,并将调整垫装配到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上;
[0023]步骤4:将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安装至机匣上;
[0024]步骤5:转动星轮轴组件,调整角向位置,使大星轮做标记的齿指向同一方向,检查各个大星轮的标记是否同向,如果是执行步骤6,否则重新调整各个大星轮的角向位置;
[0025]步骤6:将中央齿轮安装至机匣上,使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各个大星轮啮合;
[0026]步骤7:转动中央齿轮,测量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每个大星轮的啮合齿隙;
[0027]步骤8:将与啮合齿隙相当厚度的塞尺,塞在每个大星轮非工作面位置,使每个大星轮工作面与中央齿轮工作面同时啮合;
[0028]步骤9:扫描每个小星轮齿面坐标点,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
[0029]步骤10:使用扫描数据绘制齿形曲线,检验齿形是否正确,如果是,执行步骤11,如果否,重新执行步骤9~10;
[0030]步骤11:计算小星轮角向误差,如果小星轮角向误差小于规定值,则该小星轮角向误差合格,记录该小星轮角向误差;如果小星轮角向误差大于规定值,重新执行步骤3~11。
[0031]进一步,对于采取单级星轮传动的定轴行星轮系,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1:装配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单级星轮,测量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各单级星轮轴最大跳动,并在每个单级星轮最大跳动部位的齿端面做标记;
[0033]步骤2:选配调整垫,并将调整垫装配到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上;
[0034]步骤3:将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安装至机匣上;
[0035]步骤4:转动星轮轴组件,调整角向位置,使各单级星轮做标记的齿指向同一方向,检查各个单级星轮的标记是否同向,如果是执行步骤5,否则重新调整各个单级星轮的角向位置;
[0036]步骤5:将中央齿轮安装至机匣上,使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各个单级星轮啮合;
[0037]步骤6:转动中央齿轮,测量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每个单级星轮的啮合齿隙;
[0038]步骤7:将与啮合齿隙相当厚度的塞尺,塞在每个单级星轮非工作面位置,使每个单级星轮工作面与中央齿轮工作面同时啮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装配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测量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各个星轮轴最大跳动,并在每个星轮轴最大跳动部位的齿端面做标记;步骤2:选配调整垫,并将调整垫装配到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上;步骤3:将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安装至机匣上;步骤4:转动星轮轴组件,调整角向位置,使各星轮做标记的齿指向同一方向,检查各个星轮的标记是否同向,如果是执行步骤5,否则重新调整各个星轮的角向位置;步骤5:将中央齿轮安装至机匣上,使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各个星轮啮合;步骤6:转动中央齿轮,测量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每个星轮的啮合齿隙;步骤7:将与啮合齿隙相当厚度的塞尺,塞在每个星轮非工作面位置,使每个星轮工作面与中央齿轮工作面同时啮合;步骤8:扫描每个星轮齿面坐标点,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步骤9:使用扫描数据绘制齿形曲线,检验齿形是否正确,如果是,执行步骤10,如果否,重新执行步骤8~9;步骤10:计算星轮角向误差,如果星轮角向误差小于规定值,则该星轮角向误差合格,记录该星轮角向误差;如果星轮角向误差大于规定值,重新执行步骤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采取两级星轮传动的定轴行星轮系,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装配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大星轮和小星轮,测量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大星轮轴、小星轮轴最大跳动,并在每个星轮轴最大跳动部位的齿端面做标记;步骤2:将大、小星轮装配在一起,形成星轮轴组件后,检查大、小星轮最大跳动部位的标记位置,如果大、小星轮最大跳动部位的标记位置在180
°
方向上,执行步骤3,否则,重新执行步骤1~2;步骤3:选配调整垫,并将调整垫装配到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上;步骤4:将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安装至机匣上;步骤5:转动星轮轴组件,调整角向位置,使大星轮做标记的齿指向同一方向,检查各个大星轮的标记是否同向,如果是执行步骤6,否则重新调整各个大星轮的角向位置;步骤6:将中央齿轮安装至机匣上,使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各个大星轮啮合;步骤7:转动中央齿轮,测量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每个大星轮的啮合齿隙;步骤8:将与啮合齿隙相当厚度的塞尺,塞在每个大星轮非工作面位置,使每个大星轮工作面与中央齿轮工作面同时啮合;步骤9:扫描每个小星轮齿面坐标点,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步骤10:使用扫描数据绘制齿形曲线,检验齿形是否正确,如果是,执行步骤11,如果否,重新执行步骤9~10;步骤11:计算小星轮角向误差,如果小星轮角向误差小于规定值,则该小星轮角向误差
合格,记录该小星轮角向误差;如果小星轮角向误差大于规定值,重新执行步骤3~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封闭差动行星轮系均载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采取单级星轮传动的定轴行星轮系,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装配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单级星轮,测量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的各单级星轮轴最大跳动,并在每个单级星轮最大跳动部位的齿端面做标记;步骤2:选配调整垫,并将调整垫装配到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上;步骤3:将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安装至机匣上;步骤4:转动星轮轴组件,调整角向位置,使各单级星轮做标记的齿指向同一方向,检查各个单级星轮的标记是否同向,如果是执行步骤5,否则重新调整各个单级星轮的角向位置;步骤5:将中央齿轮安装至机匣上,使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各个单级星轮啮合;步骤6:转动中央齿轮,测量中央齿轮与定轴行星齿轮传动组件中每个单级星轮的啮合齿隙;步骤7:将与啮合齿隙相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晶莹付思远王伟斌何万发戴贺明杨俊涛张冰刘一鸣公健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