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百米在线热处理贝氏体钢轨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轨热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百米在线热处理贝氏体钢轨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铁路重载运输技术的进步,我国铁路重载运输能力在不断提高,重载货车轴重在逐步提高,重载铁路具有轴重大、运量大、发车密度高等特点,例如2021年太原局大秦线通货量达5.5亿吨/年。重载铁路用钢轨的迅猛发展,对钢厂的钢轨材料强韧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目前普遍使用的珠光体钢轨,由于其成分和组织结构的特点其强韧性基本发挥到极限,且冲击韧性、断裂韧性也较低,已无法完全满足重载铁路服役要求。在以上的背景下,促进了适合重载运输铁路钢轨的开发,贝氏体钢轨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耐磨性、耐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且贝氏体钢轨具有更优的焊接性,非常适合重载铁路道岔及正线铺设。
[0003]为了满足重载铁路用钢轨高强韧性、高耐磨性和优良的抗疲劳性,贝氏体钢轨采用在线控冷工艺来生产,在线控冷使钢轨组织比例发生改变,提高了马氏体的比例和下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百米在线热处理贝氏体钢轨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贝氏体钢轨材料生产工艺为:铁水预处理
→
复吹转炉冶炼
→
LF精炼
→
VD真空脱气
→
大方坯连铸
→
钢坯缓冷
→
钢坯加热
→
百米钢轨轧制
→
百米在线热处理
→
百米冷床冷却
→
复合矫直
→
探伤
→
加工、检查
→
百米回火;其中:大方坯轧制工艺路线:大方坯280mm
×
380mm断面铸坯加热
→
高压水除鳞
→
BD1粗轧机开坯
→
BD2粗轧机轧制
→
高压水除鳞
→
CCS精轧机轧制;钢轨经CCS高精度轧制后,终轧温度在930~980℃之间,钢轨轨头以1.0~2.0℃/s的冷速,空冷到710~780℃;百米钢轨进入在线热处理机组前,百米钢轨通长A
‑
E轨温度逐渐降低,百米钢轨前端温度在780~800℃之间,后端温度在690~710℃之间,百米钢轨前后端温度差在90~100℃左右;为进一步使百米在线热处理态钢轨通长性能稳定,且具有更优良平直度,更加均匀的通长残余应力,使用在线感应加热补偿设备对百米钢轨B
‑
E轨进行热补偿,保证百米钢轨通长温度均在780~800℃之间;百米钢轨B
‑
E轨进行热补偿后,通长温度在780~800℃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明,梁正伟,何建中,李智丽,刘岩军,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