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AGV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87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6
一种新型AGV的充电装置,包括AGV充电设备本体、电动直线滑台、激光测距仪、电动伸缩杆、电源模块、固定壳,还具有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挡板设备;固定壳的上端设置导向槽、限位槽,电动直线滑台安装在固定壳内底部,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安装在电动直线滑台的滑动块上端;固定壳安装在AGV充电设备本体前端,挡板设备包括档杆和接触开关机构,档杆安装在电动伸缩杆上端,接触开关机构安装在档杆上且联动板朝向后端;电源模块、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激光测距仪安装在AGV充电设备本体内并电性连接。本新型能使AGV后端的触点和充电设备本体前端的接触片能有效接触并电性导通、进而有效为蓄电池充电,充完电后,全部机构回到初始状态,AGV能正常驶离充电工位。常驶离充电工位。常驶离充电工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AGV的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特别是一种新型AGV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AGV,意即"自动导引运输车",AGV装备有多种电磁或光学传感器(比如雷达、红外探测开关、激光测距仪等等不一而论)等自动导引装置,在内部控制电路板等作用下,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主要用于工业生产或者物流等领域的货物转运工作。目前的AGV和现有家用扫地人结构相近,都具有自动充电功能,内部控制电路板能在AGV搭载的蓄电池电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自动控制车辆行驶到配套的充电装置(电源输入端输入220V交流电源后,电源输出端输出直流24V电源经两只金属充电块输出电源,为AGV充电)附近,并控制车辆自身后外端位置处的两只金属接触片和充电器装置前端的两只金属充电块分别接触,然后充电装置输出的电源为蓄电池进行充电,蓄电池充满电后(充满电后,充电装置的主控板满电提示绿色发光二极管会发光提示蓄电池充满电),AGV控制电路板控制智能机器人小车(AGV)离开充电工位,完成充电作业。
[0003]虽然现有的AGV及充电装置智能化实现了充电管理,但是受到结构所限或多或少还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我国专利号“201921225598.9”、专利名称“一种AGV自动充电装置”的专利,其记载到“减小了控制电路的复杂度,使整个控制部分集成在一块PCB板上;充电之前采用相机光学对位的方法,提高定位精度;AGV充电刷头与充电桩的充电触头带有光电反馈提高了对位可靠性;AGV在不充电的时候充电刷头是不带电的,避免了因误充引发的短路后果;AGV充电刷头接触与充电桩充电触头在接触之前都是不带电的,避免产生电弧烧坏端子;整机使用寿命长”。上述可见,对比专利虽然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其和现有所有AGV充电装置工作方式一样,AGV是通过自身触点(充电刷头)与充电装置的充电接触片(充电桩充电触头)接触实现取电、充电目的;充电时,AGV后端的两个触点和充电装置充电接触片接触后,由于AGV在后端的触点接触到充电接触片后就会停止运动,当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合适时、或者因为各种原因AGV发生向前位移时,都有可能导致触点和接触片接触不良,进而对蓄电池充电效果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两者处于似接非接状态时,容易产生电弧导致触点和接触片烧蚀,造成充电装置或者AGV的损坏,上述问题在触点或者接触片表面脏污或者一定程度氧化、导电性能变差时更为突出。综上,提供一种能保证充电中触点和接触片有效接触且电性导通的充电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AGV的充电装置由于结构所限,存在无法可靠保证AGV蓄电池充电的弊端,本技术提供了基于AGV充电设备本体,应用中,在相关机构及电路共同作用下,AGV进入充电工位后,电动挡板设备等能自动将AGV前端向后推动,使AGV后端的触点和充电设备本体前端的接触片有效接触并电性导通、为蓄电池充电,充完电后,所有设备能自动回到初始状态,AGV能正常驶离充电工位,由此有效保证了AGV蓄电池充电效果的一种新型AGV
的充电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AGV的充电装置,包括AGV充电设备本体、电动直线滑台、激光测距仪、电动伸缩杆、电源模块、固定壳,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挡板设备;所述固定壳的上端设置导向槽及限位槽,电动直线滑台安装在固定壳内底部,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安装在电动直线滑台的滑动块上端;所述固定壳安装在AGV充电设备本体的前端充电工位处地面之下;所述挡板设备包括档杆和接触开关机构,档杆安装在电动伸缩杆的上端,接触开关机构包括常闭触点按钮电源开关、弹簧、导向管,电源开关安装在导向管内后端,电源开关前端导向管安装有导向板,导向管最前端安装有前盖,前盖及导向板的导向孔内活动套有活动杆,活动杆位于前盖后导向管内前位置处安装有限位板,弹簧位于限位板后端和导向板前端之间,活动杆位于导向管外端安装有形联动板,导向管安装在档杆上且联动板朝向后端;所述电源模块、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激光测距仪安装在AGV充电设备本体内,且激光测距仪探测头位于AGV充电设备本体的外壳前端外;所述激光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AGV充电设备本体的主控板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复位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复位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电动直线滑台、电动伸缩杆的电源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两个接线端电性串联在控制电路的其中一个电源输出端和电动直线滑台的其中一个电源输入端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处于一个垂直面,限位槽的长宽度大于挡杆的长宽度,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下降到止点时,档杆上端和固定壳上端处于一个水平面,限位槽到AGV充电设备本体前端之间的间距大于AGV的前后长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动直线滑台的滑动块侧端安装有磁铁,电动直线滑台的壳体侧端安装有常闭触点干簧管,干簧管两个接线端电性串联在复位电路的其中一路电源输出端和和电动直线滑台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阻、可调电阻、继电器和时控开关NPN三极管,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和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可调电阻一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电阻另一端和两套时控开关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端和两套时控开关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时间继电器模块和时控开关,时间继电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和两套时控开关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时间继电器模块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及负极控制电源输入端和两套时控开关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AGV充电设备本体,应用中,AGV充电行驶到AGV充电设备本体前部,激光测距仪探测到后,会经控制电路控制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带动挡杆升起,然后电动直线滑台带动挡杆后行,自动将AGV前端向后推动,使AGV后端的触点和充电设备本体前端的接触片能有效接触并电性导通、进而有效为蓄电池充电(由于向后压力,接触片和触点会有效接触)。充完电后,充电设备本体的绿色发光二极管得电发光后(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同样具有此功能),触发电路被输入触发信号,这样触发电路控制电动直线滑台带动挡杆前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带动挡杆降下全部机构回到初始状态,AGV能正常驶离充电工位。本新型有效保证了AGV安全可靠的充电。综上,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
景。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2所示,一种新型AGV的充电装置,包括AGV充电设备本体1、电动直线滑台M2、激光测距仪A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AGV的充电装置,包括AGV充电设备本体、电动直线滑台、激光测距仪、电动伸缩杆、电源模块、固定壳,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挡板设备;所述固定壳的上端设置导向槽及限位槽,电动直线滑台安装在固定壳内底部,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安装在电动直线滑台的滑动块上端;所述固定壳安装在AGV充电设备本体的前端充电工位处地面之下;所述挡板设备包括档杆和接触开关机构,档杆安装在电动伸缩杆的上端,接触开关机构包括常闭触点按钮电源开关、弹簧、导向管,电源开关安装在导向管内后端,电源开关前端导向管安装有导向板,导向管最前端安装有前盖,前盖及导向板的导向孔内活动套有活动杆,活动杆位于前盖后导向管内前位置处安装有限位板,弹簧位于限位板后端和导向板前端之间,活动杆位于导向管外端安装有形联动板,导向管安装在档杆上且联动板朝向后端;所述电源模块、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激光测距仪安装在AGV充电设备本体内,且激光测距仪探测头位于AGV充电设备本体的外壳前端外;所述激光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AGV充电设备本体的主控板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复位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复位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电动直线滑台、电动伸缩杆的电源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两个接线端电性串联在控制电路的其中一个电源输出端和电动直线滑台的其中一个电源输入端之间。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玉
申请(专利权)人:涌明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