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三轮车
,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后靠背,特指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三轮电动车是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三轮电动车主要由车架、车把、前轮、两个后轮和乘员座组成,乘员座一般设置前座和后座,后座后部设置靠背,目前的三轮电动车靠背和后座都是采用固定式安装结构,靠背不可前后调节,这样会存在一个问题,当后座无人乘坐,前座的驾驶员就没有靠背的支撑保护,不但导致乘坐舒适性下降,还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此外现有三轮电动车一般没有设置宝宝座,孩子乘坐是需要置于后座,非常不安全,目前市面上虽然通过在乘员座前部固定设置宝宝座,但是这样的宝宝座无法移动,当没有孩子乘坐时驾驶员腿部空间仍然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并且靠背前后移动稳定的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构,包括车架(1)和带有扶手的后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组件(3),所述后靠背(2)的左右两侧部的下方设置有与滑轨组件(3)配合使用的滑座(4),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四个定位座(11),四个定位座(11)两两一组,且分别位于每个滑轨组件(3)的前后两端的下方,且所述每个定位座(11)上均设置有定位部(12),所述每个滑座(4)上分别设置有定位装置(6),后靠背(2)内设置有与定位装置(6)配合使用的拉线装置(5),通过拉动拉线装置(5)可控制定位装置(6)卡入或脱离定位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定位支架(61)、定位柱(62)和顶压弹簧(63),所述定位支架(61)固定在滑座(4)的一侧,所述定位柱(62)穿设在定位支架(61)上,所述顶压弹簧(63)套设在定位柱(62)上,顶压弹簧(6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定位支架(61)和定位柱(62)上,且定位柱(62)的下端部借助顶压弹簧(63)的弹力时刻伸出定位支架(61)外,定位柱的上端与拉线装置(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滑轨组件(3)均包括两个滑轨座(31)和两根滑轨(32),所述两个滑轨座(31)固定在车架(1)的一侧,所述两根滑轨(32)位于两个滑轨座(31)之间,且两根滑轨(32)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座(31)为L形支撑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可调节后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2)为定位孔或定位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思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朗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