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926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变距机构,所述变距机构包括槽口穴、变距移动组件,所述槽口穴设置于第二底板上;所述变距移动组件设置于第一底板上,变距移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底板在Y方向上移动;归中机构,所述归中机构包括V型滚轮组件、归中移动组件、归中推板,所述V型滚轮组件、归中移动组件、归中推板位于槽口穴内,所述归中移动组件用于驱动归中推板在X方向上移动;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分别设置于V型滚轮组件沿Y方向上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换电站兼容性困扰,可以做到不同大小车辆的兼容,可以为车辆做到车身定位。定位。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换电
,尤其涉及了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不可再生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传统的燃油汽车尾气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增加,而且燃油汽车存在噪声较大、能源效率低、结构复杂等问题。逐渐地,发展起来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其具有无污染、噪音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以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等优点,很好的解决了燃油汽车存在的问题。
[0003]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因此如何像给燃油汽车加油一样给电动汽车电量不足的电池有效的补给电量,已成为重大问题。目前普遍的电量供给模式有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其中充电模式主要有快速充电和充电桩两种,快速充电电流较大,将严重损害电池的寿命,充电桩充电时间过长,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而换电模式是以换代充,非常高效的完成电量补给,很好的避免了目前充电模式引起的电池寿命缩短和充电时间过长等问题,而且也省去了车主大笔购买电池的费用。
[0004]目前以换电模式形成的换电站有底盘式、后备箱式、两侧、集装箱式等,但这些换电站存在如下缺陷:(1)在新能源汽车换电过程中,因车辆尺寸差异偏大,重载偏大,型号种类繁多,为了给车辆换电需要不同种类的换电站给车身定位换电;(2)单一换电站兼容单一汽车车型或兼容性很小,普遍情况是一种汽车型式对应于一种换电站型式,均不能兼容多种汽车车型;目前轻卡物流车等车辆电动化也日益增多,小型汽车至轻卡物流车的车轴距变化较大,对换电站兼容性要求更高,且轻卡物流车在满载情况下换电对换电站的要求更高;(3)现有的换电站在使用时,无法满足小型汽车至轻卡物流车换电车轮定位变距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有效解决了换电站兼容性困扰,可以做到不同大小车辆的兼容,可以为车辆做到车身定位。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包括:
[0007]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
[0008]变距机构,所述变距机构包括槽口穴、变距移动组件,所述槽口穴设置于第二底板上;所述变距移动组件设置于第一底板上,变距移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底板在Y方向上移动;
[0009]归中机构,所述归中机构包括V型滚轮组件、归中移动组件、归中推板,所述V型滚轮组件在X方向上呈V形状并用于承载车辆车轮,车辆车轮的径向在V型滚轮组件的Y方向上,车辆车轮的轴向在V型滚轮组件的X方向上;所述V型滚轮组件、归中移动组件、归中推板位于槽口穴内,所述归中移动组件用于驱动归中推板在X方向上移动;
[0010]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分别设置于V型滚轮组件沿Y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移动组件、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移动组件设置于第一底板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支撑移动组件上,支撑移动组件驱动支撑组件在Y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变距机构包括第一变距侧板、第二变距侧板,所述第一变距侧板、第二变距侧板形成槽口穴,第一变距侧板、第二变距侧板位于槽口穴沿X方向上的两端。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变距移动组件包括变距电机、第一变距丝杆、第二变距丝杆,所述变距电机通过变距同步带与第一变距丝杆、第二变距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变距丝杆、第二变距丝杆均连接有变距连接块,所述第二底板与变距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变距轨道,所述第二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有变距滑块,所述变距滑块的下部滑动连接于变距轨道上。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V型滚轮组件包括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若干第一滚轮、第一滚轮框架,若干所述第一滚轮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若干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滚轮框架内;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若干第二滚轮、第二滚轮框架,若干所述第二滚轮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若干第二滚轮设置于第二滚轮框架内;所述第一滚轮框架、第二滚轮框架设置于第二底板上,若干所述第一滚轮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若干第二滚轮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呈V形。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归中移动组件包括归中电机、归中丝杆、归中驱动块,所述归中电机的驱动轴与归中丝杆在轴向上相连接,所述归中驱动块套设于所述归中丝杆上,所述归中推板设置于归中驱动块上。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移动组件包括支撑电机、支撑丝杆、支撑驱动块,所述支撑电机的驱动轴与支撑丝杆在轴向上相连接,所述支撑驱动块套设于所述支撑丝杆上;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支撑驱动轨道,所述支撑驱动轨道上设置有支撑驱动滑块。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板、支撑座、支撑滚,所述支撑座的下部与支撑驱动块相连接,支撑座的上部设置于支撑面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滚通过滚座设置于第二底板上,支撑滚的外弧面与支撑面板的下表面相抵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有效解决了换电站兼容性困扰,具备小型轻卡、乘用车辆等共同结构的车身定位;
[0019](2)可以做到不同大小尺寸、负载车辆的兼容,可以为2.7

3.7米的轴距、宽度1.35

1.7米轮距、1

8吨的车辆做到车身定位;
[0020](3)减少换电站类型,降低换电站成本,加强换电兼容性;
[0021](4)解决拥有不同数量电池(三包及三包以下)的车辆进行车身定位换电,车辆换电平台降低,有效的为换电车辆提供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5]其中附图标识列表:底座1、第一底板2、第二底板3、变距机构4、槽口穴5、变距移动组件6、归中机构7、V型滚轮组件8、归中移动组件9、归中推板10、第一支撑机构11、第二支撑机构12、支撑移动组件13、支撑组件14、第一变距侧板15、第二变距侧板16、变距电机17、第一变距丝杆18、第二变距丝杆19、变距同步带20、变距连接块21、变距轨道22、变距滑块23、第一滚轮组24、第二滚轮组25、第一滚轮26、第一滚轮框架27、第二滚轮28、第二滚轮框架29、归中电机30、归中丝杆31、归中驱动块32、归中驱动滑块33、归中驱动轨道34、支撑电机35、支撑丝杆36、支撑驱动块37、支撑驱动轨道38、支撑驱动滑块39、支撑面板40、支撑座41、支撑滚42、滚座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变距机构,所述变距机构包括槽口穴、变距移动组件,所述槽口穴设置于第二底板上;所述变距移动组件设置于第一底板上,变距移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底板在Y方向上移动;归中机构,所述归中机构包括V型滚轮组件、归中移动组件、归中推板,所述V型滚轮组件在X方向上呈V形状并用于承载车辆车轮,车辆车轮的径向在V型滚轮组件的Y方向上,车辆车轮的轴向在V型滚轮组件的X方向上;所述V型滚轮组件、归中移动组件、归中推板位于槽口穴内,所述归中移动组件用于驱动归中推板在X方向上移动;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分别设置于V型滚轮组件沿Y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移动组件、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移动组件设置于第一底板上,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支撑移动组件上,支撑移动组件驱动支撑组件在Y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机构包括第一变距侧板、第二变距侧板,所述第一变距侧板、第二变距侧板形成槽口穴,第一变距侧板、第二变距侧板位于槽口穴沿X方向上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站车身归中变距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移动组件包括变距电机、第一变距丝杆、第二变距丝杆,所述变距电机通过变距同步带与第一变距丝杆、第二变距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变距丝杆、第二变距丝杆均连接有变距连接块,所述第二底板与变距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宝牟东孔超群冯子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