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现海专利>正文

一种中空壁玻纤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45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空壁玻纤管材,包括:内管,内部具有空腔,空腔用于削减内管的承压力。玻纤加固层,设置在内管的外壁上。外管,设置在玻纤加固层的表面上,玻纤加固层分别与内管、外管连接,玻纤加固层可用于同时增加内管与外管的承压能力,以增加玻纤管材的环刚度。将内管设置成空腔,由空腔削减内管承受的压力,在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上设置玻纤夹固层,可同时增强外管和内管的承压能力,最终提高管材的环刚度。提高管材的环刚度。提高管材的环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壁玻纤管材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供排水管
,尤其涉及一种中空壁玻纤管材。

技术介绍

[0002]市政供排水管成为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必须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合格的水质,充裕的水压,来供应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随着经济发展,给水系统对埋地给排水管有着更高的要求。
[0003]给排水管材的种类和结构多样,基本能满足城市或工矿企业给水需求。其中水管的内部结构是在管体内增加钢丝,构成钢丝网,具备一定的刚性和承压能力。对于结构壁管来说,通常情况下,结构壁管的管壁厚度较薄,当遇到较大的外压力时,管壁由于薄壁收到冲击会出现爆管的现象,存在很大隐患,表现出水管的内承压强度低,抗冲击力低,刚性差。
[0004]所以,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壁管由于薄壁收到较大压力冲击时容易出现爆管的现象,存在很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空壁玻纤管材,通过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玻纤夹固层提高外管的环刚度。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中空壁玻纤管材,包括:
[0008]内管,内部具有空腔,空腔用于削减内管的承压力。
[0009]玻纤加固层,设置在内管的外壁上。
[0010]外管,设置在玻纤加固层的表面上,玻纤加固层分别与内管、外管连接,玻纤加固层可用于同时增加内管与外管的承压能力,以增加玻纤管材的环刚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将内管设置成空腔,由空腔削减内管承受的压力,在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上设置玻纤夹固层,可同时增强外管和内管的承压能力,最终提高管材的环刚度。
[0012]进一步优选为,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梁,支撑梁用于支撑内管承受外压负载能力。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腔内设置支撑梁,支撑内管承受外压负载的压力,实现从内管提高管材的环刚度。
[0014]进一步优选为,支撑梁呈环形阵列于空腔内,用于支撑内管整体承受外压负载能力。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内管进行均匀支撑,实现均匀提高内管承压能力的目的。
[0016]进一步优选为,支撑梁内设置有钢带层,钢带层用于增加支撑梁在横向、纵向的承载能力,进而增加内管承受径向的外压负载能力。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带层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将钢带层设置在支撑梁内,实
现分别从支撑梁的横向和纵向抵抗受到的压力的冲击,减少内管或外管因为强大的冲击力而出现径向破裂或轴向断裂的现象,同时提高了内管或外管抵抗压力冲击的能力。
[0018]进一步优化为,钢带层的材质为高碳钢丝。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钢带层具有抗外压能力强的特点。
[0020]进一步优化为,玻纤加固层的厚度为0.3mm。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玻纤的厚度,将预浸塑连续性玻纤束制成厚度为0.3mm的玻纤夹固层,可以既增强内管的承压能力,还能增强外管的承压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外管材的性能。
[0022]进一步优化为,玻纤加固层的材质为预浸塑连续性玻纤带。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既增强内管的承压能力,还能增强外管的承压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外管材的性能。
[0024]进一步优化为,预浸塑连续性玻纤带的宽度范围为10mm-630mm。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范围内的预浸塑连续性玻纤带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需求的管材,还能保证不增加生产成本。
[0026]进一步优化为,内管的材质为氯化聚乙烯预聚乙烯共混改性而成的树脂。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树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性、耐寒性以及耐高温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内管;11-空腔;12-支撑梁;13-钢带层;2-玻纤加固层;3-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给排水管材的种类和结构多样,基本能满足城市或工矿企业给水需求。其中水管的内部结构是在管体内增加钢丝,构成钢丝网,具备一定的刚性和承压能力。对于结构壁管来说,通常情况下,结构壁管的管壁厚度较薄,当遇到较大的外压力时,管壁由于薄壁收到冲击会出现爆管的现象,存在很大隐患,表现出水管的内承压强度低,抗冲击力低,刚性差。
[0032]所以,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壁管由于薄壁收到较大压力冲击时容易出现爆管的现象,存在很大隐患。
[0033]针对上述及问题,本申请进行了以下设计构想:通过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增设玻纤带材,同时从管材的内部与外部一起提高抗冲击的能力。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0034]一种中空壁玻纤管材,如图1所示,包括:
[0035]内管1,内部具有空腔11,空腔11用于削减内管1的承压力。内管1是选用氯化聚乙烯为原料,其中氯含量为大于等10%,使内管1具有极佳的阻燃性能
[0036]玻纤加固层2,设置在内管1的外壁上。玻纤加固层2是选用预浸塑连续玻纤束,经加压和热熔后缠绕在内管1的外壁上。
[0037]外管3,设置在玻纤加固层2的表面上,玻纤加固层2分别与内管1、外管3连接,具体
是将外管3以热熔的方式缠绕在玻纤加固层2上,与玻纤加固层2热熔在一起,因此,玻纤加固层2同时增加内管1与外管3的承压能力,从整体上增加玻纤管材的环刚度。
[0038]将内管1设置成空腔11,由空腔11削减内管1承受的压力,在内管1的外壁与外管3的内壁上设置玻纤夹固层,可同时增强外管3和内管1的承压能力,最终提高管材的环刚度,具体是环刚度提高到25级以上。
[0039]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腔11内设置有支撑梁12,支撑梁12用于支撑内管1承受外压负载能力。通过在空腔11内设置支撑梁12,支撑内管1承受外压负载的压力,实现从内管1提高管材的环刚度。
[004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梁12呈环形阵列于空腔11内,用于支撑内管1整体承受外压负载能力。实现对内管1进行均匀支撑,实现均匀提高内管1承压能力的目的。
[004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梁12内设置有钢带层13,钢带层13用于增加支撑梁12在横向、纵向的承载能力,进而增加内管1承受径向的外压负载能力。钢带层13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将钢带层13设置在支撑梁12内,实现分别从支撑梁12的横向和纵向抵抗受到的压力的冲击,减少内管1或外管3因为强大的冲击力而出现径向破裂或轴向断裂的现象,同时提高了内管1或外管3抵抗压力冲击的能力。
[004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钢带层13的材质为高碳钢丝。使钢带层13具有抗外压能力强的特点。
[004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玻纤加固层2的厚度为0.3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壁玻纤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内部具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用于削减所述内管(1)的承压力;玻纤加固层(2),设置在所述内管(1)的外壁上;外管(3),设置在所述玻纤加固层(2)的表面上,所述玻纤加固层(2)分别与所述内管(1)、所述外管(3)连接,所述玻纤加固层(2)可用于同时增加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3)的承压能力,以增加玻纤管材的环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壁玻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内设置有支撑梁(12),所述支撑梁(12)用于支撑所述内管(1)承受外压负载能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壁玻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2)呈环形阵列于所述空腔(11)内,用于支撑所述内管(1)整体承受外压负载能力。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现海郁昌辉王延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现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