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79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及工艺。所述挤出装置包括混合头、注射口、口模和芯棒,注射口连接混合头,注射口内设置有下料通道,口模与芯棒之间设置有模腔,下料通道与模腔贯通连接,口模外包覆有电加热套,模腔可拆卸连接有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混合头上方设置有送料箱,芯棒内设置有控温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氮气和压缩空气进行三段温度控制,克服现有技术控温不佳的技术缺陷,保证了聚双环戊二烯管材的成型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易于实现。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聚双环戊二烯(PDCPD)是双环戊二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为一种交联三维网状结构的工程塑料,其是在六氯化钨和一氯二乙基铝组成的催化剂存在下,由双环戊二烯开环歧化聚合制得。利用双环戊二烯反应注射成型可以制成多种聚双环戊二烯制品,广泛用于诸多
可用于汽车零部件,如保险杠、缓冲板、仪表板、挡泥板等,也可用作体育用品外壳、耐化学品容器等。
[0003]聚双环戊二烯制品在生产中一般采用RIM工艺,原料是包括A液和B液的双组分体系,其工艺过程为:(1)准备A液、B液,A液和B液均为低黏度液体,A液含有双环戊二烯、活化剂及添加剂,B液含有双环戊二烯、催化剂及添加剂;(2)准备模具,并将模具预热到40~80℃;(3)将A液、B液按照质量比1:1混合,然后注模;(4)将制得的聚双环戊二烯制品脱模。
[0004]现有技术中的双环戊二烯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往往在同一温度范围内进行混合、反应、挤出操作,因此具有以下缺陷。如易造成混合阶段的混合温度过高,制品应力集中导致混合的均匀性差;反应阶段的温度不易控制,制品会产生缺陷甚至报废;因粘度极低,在制品挤出时不易保持形状。所以在同一温度下进行反应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这也是现有设备存在的改进难点。
[0005]中国专利CN108466419A公开一种管材型胚挤出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挤压腔,壳体的一侧连接有口模,口模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通孔,通孔的内壁固定套接有成型管道,成型管道靠近壳体一端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固定板,固定板远离壳体的一侧焊接有位于通孔内部的芯模,口模远离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位于成型管道外圈的冷却腔,冷却腔开口的内壁焊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与成型管道的外圈固定套接,本装置通过各部件的协调配合,对成型管道与芯模之间的管材通过冷却腔内部流动的冷却水,使管材周圈均匀冷却,确保管材形变量一致,同时成型后的管材出口通过环形管对其进一步冷却,使其不易变形,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管材的质量。
[0006]中国专利CN112549483A公开一种用于双环戊二烯聚合反应的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及工艺,该装置根据双环戊二烯的聚合反应原理和特点,设置了金属圆柱环支持液态双环戊二烯原料形成保持管状的背压,并联合注射压力控制稳定挤出;按照反应特点,设置三段式温度控制方法,其中第一段隔绝热量预防提前固化,后面两段则依据反应特点,先以较高温度快速加热引发反应,然后以较低温度冷却以保证成型质量。
[0007]上述专利虽然实现了控温,但是其采用的是流动介质进行控温,流动介质选自水、热油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A液与B液进行反应时为瞬时放热反应,放热后温度能够达到200℃以上,此时通过流动介质进行控温的话,因流动介质的流速以及其存在的固有温度,很难及时对模腔内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此时模腔内反应阶段因温度控制不便,依然会使得
制品产生缺陷。基于此,需要一种更优的、便于控温的管材连续挤出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采用氮气和压缩空气进行三段温度控制,克服了现有技术控温不佳的技术缺陷,保证了聚双环戊二烯管材的成型质量;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使用上述挤出装置的工艺。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包括混合头、注射口、口模和芯棒,注射口连接混合头,注射口内设置有下料通道,口模与芯棒之间设置有模腔,下料通道与模腔贯通连接,口模外包覆有电加热套,口模与芯棒之间的模腔还可拆卸连接有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混合头上方设置有两个送料箱,混合头与两个送料箱贯通连接,两个送料箱共同通过第一管路与空压机贯通连接,第一管路还通过第二管路贯通连接有氮气瓶;且每个送料箱分别贯通连接有注射机,注射机与送料箱之间设置有计量泵;所述芯棒内设置有控温腔体,氮气瓶与控温腔体通过第三管路贯通连接,第三管路与混合头通过第四管路贯通连接;控温腔体还贯通连接有第五管路,第五管路的自由端贯穿导向管封闭端。
[0010]其中:所述送料箱分别设置有入料管,入料管的自由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混合头内,且入料管的自由端开口相对。
[0011]所述第五管路的自由端连接有储气瓶,所述储气瓶还能够与第一管路贯通连接。
[0012]所述导向管插入至模腔内,并与模腔螺接或抵接。
[0013]所述导向管的开口端连接有牵引环,牵引环延伸至模腔内。
[0014]所述第一管路内设置有第一温度控制器,位于第一温度控制器下方的第一管路设置有第一电动气压调节阀;第一管路靠近空压机出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电动气压调节阀;空压机、第三电动气压调节阀、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处、第一温度控制器、第一电动气压调节阀依次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动气压调节阀;所述第三管路内设置有第二温度控制器,第五管路内设置有第三温度控制器。
[0015]所述注射口设置有控制器和操作面板,控制器分别与操作面板、第一电动气压调节阀、第二电动气压调节阀、第三电动气压调节阀、第一温度控制器、第二温度控制器、第三温度控制器及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16]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感应温度为20

30℃,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和电加热套共同控制模腔的温度为65

75℃。
[0017]所述第三温度控制器感应温度为45

55℃。
[0018]本专利技术利用所述的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经由第二管路排出的氮气,以及经由空压机排出的压缩空气于第一管路内
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气体,第一混合气体经由第一管路排入至送料箱内,并作为载气携带送料箱内的原料排入至混合头内,于混合头内实现原料的混合;步骤2、混合头内的第一混合气体经由第四管路排入至第三管路内,并与第三管路内氮气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气体,第二混合气体经由第三管路排入至控温腔体内,通过第二温度控制器和电加热套共同控制模腔的温度;步骤3、反应结束后,关闭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的第二电动气压调节阀,关闭电加热套,经由第五管路排出第二混合气体,待第三温度控制器感应到第二混合气体排出温度为45

55℃,采用导向管将聚双环戊二烯管材经由模腔带出。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设置有空压机、氮气瓶,用于调控A液和B液的出料温度,同时便于A液和B液的混合;A液和B液先分别进入至不同的送料箱内,空压机会排出具有一定气压的压缩空气,氮气瓶能够提供氮气,压缩空气与氮气混合后形成第一混合气体进入至送料箱后,作为载气带动A液和B液排出,此时在载气的作用下,A液和B液为喷射状被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包括混合头(1)、注射口(2)、口模(3)和芯棒(4),注射口(2)连接混合头(1),注射口(2)内设置有下料通道,口模(3)与芯棒(4)之间设置有模腔(5),下料通道与模腔(5)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口模(3)外包覆有电加热套(6),口模(3)与芯棒(4)之间的模腔(5)还可拆卸连接有导向管(7),导向管(7)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混合头(1)上方设置有两个送料箱(8),混合头(1)与两个送料箱(8)贯通连接,两个送料箱(8)共同通过第一管路(11)与空压机(10)贯通连接,第一管路(11)还通过第二管路(12)贯通连接有氮气瓶(13);且每个送料箱(8)分别贯通连接有注射机,注射机与送料箱(8)之间设置有计量泵(9);所述芯棒(4)内设置有控温腔体(14),氮气瓶(13)与控温腔体(14)通过第三管路(15)贯通连接,第三管路(15)与混合头(1)通过第四管路(16)贯通连接;控温腔体(14)还贯通连接有第五管路(17),第五管路(17)的自由端贯穿导向管(7)封闭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箱(8)分别设置有入料管(21),入料管(21)的自由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混合头(1)内,且入料管(21)的自由端开口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路(17)的自由端连接有储气瓶,所述储气瓶还能够与第一管路(11)贯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7)插入至模腔(5)内,并与模腔(5)螺接或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7)的开口端连接有牵引环(25),牵引环(25)延伸至模腔(5)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反应的聚双环戊二烯管材连续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1)内设置有第一温度控制器(18),位于第一温度控制器(18)下方的第一管路(11)设置有第一电动气压调节阀(19);第一管路(11)靠近空压机(10)出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电动气压调节阀(26);空压机(10)、第三电动气压调节阀(26)、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连接处、第一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广军高军亮李辉阳张文文黄昊飞赵蓉蓉荣卫锋崔丽荣胡敬坤崔楷超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