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栖勘探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勘探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机器,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机器人可与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000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探索环境有了更进一步地需求,水陆两栖机器人应运而生。因水陆两栖机器人需同时兼顾水中推进及陆地推进,因而其上分别设置了两套推进系统,其中一套为水中推进系统,如螺旋桨式推进系统等,另一套为陆上推进系统,如轮式推进系统或者履带式推进系统等,然而,将这两套推进系统同时设置在同一机器人上,使机器人的体积较大,结构繁杂,且成本高。如中国专利驮载式水下机器人,其由机器人背部平台、水下工具、上手臂、关节、前手臂、机器人本体、两条履带行走系统、4个垂直推进器、4个水平推进器、分布于不同位置的四套摄像照明系统及尾部拖缆组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勘探机器人,包括机身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机身本体(1)底面连接有多根兼顾转动及摆动的连接轴(2),在每根连接轴(2)的底端均连接有可转动的叶片(31)轮(3);所述叶片(31)轮(3)包括可转动地的轮毂,在轮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可伸缩地叶片(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勘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轮毂上按环形阵列间隔设置有个数与叶片(31)个数一致的多个气缸,所述叶片(31)铰接在气缸的伸缩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陆两栖勘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机身本体(1)前端设置有垃圾回收仓,在位于机身本体(1)前端的连接轴(2)底部还铰接有将垃圾放入垃圾回收仓的捕捞装置(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勘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回收仓包括设置在机身本体(1)前端的密封仓室(8),在密封仓室(8)开口处设置有可开合地仓门(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陆两栖勘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机身本体(1)底部设置有连通密封仓室(8)的排水口,且在排水口处设置有排水格栅板(10),在排水格栅板(10)上设置有过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陆两栖勘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排水格栅板(10)的板体面向密封仓室(8)的一面上设置有滑轨,还包括两个遮挡板,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文,曹蕊蕊,黄振凯,邱佳欣,丁垤涛,杨翠怡,陈卓婷,巫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