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318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首次打结的炉衬使用40~50炉次后,清理炉膛内侧浮渣;将坩埚置入炉内,使坩埚位于炉膛中心,并用木销定位坩埚;在坩埚与炉膛内壁之间加入100~150mm高的炉衬材料进行捣打震实,然后继续添加80~120mm高的炉衬材料并捣打震实,直到打满为止;将二次打结炉衬进行自然干燥,然后加盖板,并将炉体加热进行烘烤;烘烤后在坩埚内加入金属炉料,继续升温进行半烧结,出钢后完成烧结。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方便,能够有效降低炉衬修补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普通炉衬修补引起的钢液增磷问题,从而避免形成非金属夹杂。从而避免形成非金属夹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
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炉衬打结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
二、
技术介绍

[0002]中频感应炉是钢铁熔炼行业的重要设备,在铸造行业使用广泛。中频感应炉炼钢过程中,炉衬在高温钢液的侵蚀、冲刷等作用下会逐渐变薄,甚至造成局部剥层脱落,通常在炉衬寿命1/3~1/2炉次后,需要对炉衬局部损伤部位进行修补才能继续使用。这种局部修补方法需要每天使用专用材料进行修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与炉体结合不好,易于在钢液中形成非金属夹杂,使用寿命短,更为麻烦的是这种修补材料会引起钢液增磷,对高品质铸钢生产十分不利。因此,寻找新的炉衬修补方法对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目前炉衬修补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易于在钢液中形成非金属夹杂、使用寿命短,而且会引起钢液增磷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对中频感应炉进行二次打结,能够有效降低炉衬修补的劳动强度、避免普通炉衬修补引起钢液增磷问题,由此避免形成非金属夹杂;并且能够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所述打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首次打结的炉衬使用40~50炉次后,清理炉膛内侧浮渣;
[0007]b、将坩埚置入炉内,使坩埚位于炉膛中心,并用木销定位坩埚,坩埚外径比首次打结炉衬内径小60~130mm;
[0008]c、在坩埚与炉膛内壁之间加入100~150mm高的炉衬材料进行捣打震实,然后继续添加80~120mm高的炉衬材料并捣打震实,直到打满为止;
[0009]d、将二次打结炉衬放置10~40h进行自然干燥,然后加盖板,并将炉体加热至800~1000℃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1~5h;
[0010]e、烘烤后在坩埚内加入金属炉料,继续升温至1000~1400℃、保温1~3h,进行半烧结,然后继续升温至1550~1700℃、保温0.5~2h,出钢后完成烧结。
[0011]根据上述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步骤a中所述首次打结的炉衬材料为酸性炉衬、碱性炉衬或者中性炉衬。
[0012]根据上述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步骤b中所述坩埚的材质为碳钢,坩埚厚度为8~12mm。
[0013]根据上述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步骤c中所述炉衬材料与首次打结的炉衬材质成分相同。
[0014]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
[0015]1、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对中频感应炉炉衬进行二次打结,由此能够大幅提升炉衬的使用寿命,二次打结炉衬与无修补炉衬相比寿命增加一倍,与普通修补炉衬相比寿命增加10倍。
[0016]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简单方便,炉衬寿命周期内取消了补炉操作,可有效避免炉衬修补的劳动强度和补炉材料消耗,一个炉衬寿命周期可以节约10~15次补炉材料。
[0017]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普通炉衬修补引起钢液增磷问题,并且可以避免形成非金属夹杂。
四、附图说明:
[0018]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首次打结10T中频感应炉炉衬结构示意图;
[0019]由图1可见,首次打结10T中频感应炉炉衬厚度为210~360mm。
[0020]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二次打结10T中频感应炉炉衬结构示意图;
[0021]由图2可见,10T中频感应炉二次打结坩埚外径比首次打结炉衬内径小80~110mm。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本专利技术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所述打结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
[0025]a、首次打结的炉衬使用50炉次后,清理炉膛内侧浮渣;
[0026]b、将厚度为10mm碳钢坩埚置入炉内,使坩埚位于炉膛中心,并用木销定位坩埚,坩埚外径比首次打结炉衬内径小80~110mm;
[0027]c、在坩埚与炉膛内壁之间加入120mm高的碱性炉衬材料进行捣打震实,然后继续添加100mm高的碱性炉衬材料并捣打震实,直到打满为止;
[0028]d、将二次打结炉衬放置24h进行自然干燥,然后加盖板,并将炉体加热至900℃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2h;
[0029]e、烘烤后在碳钢坩埚内加入金属炉料,继续升温至1250℃、保温2h,进行半烧结,然后继续升温至1600℃、保温1h,出钢后完成烧结。
[0030]本实施例首次打结中频感应炉炉衬结构示意图详见附图1,二次打结中频感应炉炉衬结构示意图详见附图2,该二次打结炉衬可以继续运行50炉次以上。
[0031]实施例2:
[0032]本专利技术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所述打结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
[0033]a、首次打结的炉衬使用50炉次后,清理炉膛内侧浮渣;
[0034]b、将厚度为12mm碳钢坩埚置入炉内,使坩埚位于炉膛中心,并用木销定位坩埚,坩埚外径比首次打结炉衬内径小100~130mm;
[0035]c、在坩埚与炉膛内壁之间加入150mm高的碱性炉衬材料进行捣打震实,然后继续添加120mm高的碱性炉衬材料并捣打震实,直到打满为止;
[0036]d、将二次打结炉衬放置36h进行自然干燥,然后加盖板,并将炉体加热至1000℃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1h;
[0037]e、烘烤后在碳钢坩埚内加入金属炉料,继续升温至1350℃、保温1.5h,进行半烧结,然后继续升温至1700℃、保温0.5h,出钢后完成烧结。
[0038]实施例3:
[0039]本专利技术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所述打结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
[0040]a、首次打结的炉衬使用40炉次后,清理炉膛内侧浮渣;
[0041]b、将厚度为8mm碳钢坩埚置入炉内,使坩埚位于炉膛中心,并用木销定位坩埚,坩埚外径比首次打结炉衬内径小60~90mm;
[0042]c、在坩埚与炉膛内壁之间加入100mm高的碱性炉衬材料进行捣打震实,然后继续添加80mm高的碱性炉衬材料并捣打震实,直到打满为止;
[0043]d、将二次打结炉衬放置20h进行自然干燥,然后加盖板,并将炉体加热至800℃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4h;
[0044]e、烘烤后在碳钢坩埚内加入金属炉料,继续升温至1100℃、保温3h,进行半烧结,然后继续升温至1550℃、保温2h,出钢后完成烧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频感应炉炉衬的二次打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次打结的炉衬使用40~50炉次后,清理炉膛内侧浮渣;b、将坩埚置入炉内,使坩埚位于炉膛中心,并用木销定位坩埚,坩埚外径比首次打结炉衬内径小60~130mm;c、在坩埚与炉膛内壁之间加入100~150mm高的炉衬材料进行捣打震实,然后继续添加80~120mm高的炉衬材料并捣打震实,直到打满为止;d、将二次打结炉衬放置10~40h进行自然干燥,然后加盖板,并将炉体加热至800~1000℃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1~5h;e、烘烤后在坩埚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铎余健印鹏飞朱小龙黄宏林谢代海吴建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新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