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板自动组框涂胶打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697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L型板自动组框涂胶打钉机,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一料仓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工作台、第二料仓机构、第二上料机构、钉枪机构、涂胶机构;钉枪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分别设置于第一料仓机构两侧。本申请的L型板自动组框涂胶打钉机。A板料在第一料仓机构中堆放,并在第一上料机构的推动下进行上料,B板料在第二料仓机构中堆放,并在第二上料机构的推动下进行上料,同时,在B板料上料过程中对B板料涂胶,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上料步骤执行后,A板料、B板料被推送并装夹定位后,钉枪机构对A板料和B板料进行打钉,使L型板加工过程中A板料和B板料的上料、定位、涂胶、打钉步骤衔接有序,确保了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确保了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确保了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型板自动组框涂胶打钉机


[0001]本申请涉及板材加工
,具体是L型板自动组框涂胶打钉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板材加工过程中,为了满足产品形状的需求,以及规避在整板上直接切割成型的难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将两块分体的板材进行组装成体积较大的结构作为为产品或产品的部件。常见的,如L型板材的加工工艺中,产线上常采用一块如图2所示的平直板(A板料)和一块较小型的如图3所示的L型板(B板料)相互胶粘打钉后成型为一块完整的、外形呈“L”形状的板材。但是,在传统的L型板生产工艺中,需要人工对A板料、B板料分别定位,然后再依次执行打胶、打钉步骤,由于各个步骤的分散性,存在整体加工工艺耗时较长,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板自动组框涂胶打钉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L型板加工工艺耗时较长、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型板自动组框涂胶打钉机,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一料仓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工作台、第二料仓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板自动组框涂胶打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台(1)、第一料仓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工作台(9)、第二料仓机构、第二上料机构、钉枪机构、涂胶机构;所述钉枪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料仓机构两侧;所述第二工作台(9)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1)的一侧;所述第一料仓机构包括一对端料架(2)、两个夹料板(3)、两个夹料架(4)、顶升组件,所述端料架(2)的底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工作台(1)的顶侧部上,且一对所述端料架(2)横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料板(3)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所述端料架(2)纵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料架(4)分别一一对应的安装于所述夹料板(3)上与所述端料架(2)相对的侧部上,且所述夹料架(4)的底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工作台(1)的顶侧部上,所述夹料板(3)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工作台(1)的顶侧部之间呈间距L设置,定义A板料(10)的高度为H,其中,H≤L≤2H;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安装于一对所述端料架(2)之间的顶升气缸、安装于所述顶升气缸伸缩端的顶升板(8),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设置有顶升槽,所述顶升气缸安装于所述顶升槽的下方;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设置有推料槽(17),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缸体端安装于所述推料槽(17)内的上料气缸(6)、安装于每个所述上料气缸(6)伸缩端上的上料推板(7),所述上料气缸(6)的伸缩端朝向所述钉枪机构设置,所述上料推板(7)顶侧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工作台(1)顶侧的设置高度,且所述上料推板(7)顶侧的设置高度小于所述夹料板(3)底部的设置高度;其中一个所述夹料板(3)与所述钉枪机构之间安装有定位气缸(5),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与所述定位气缸(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料仓机构最下方的一块A板料(10)在所述上料气缸(6)推动后朝向所述钉枪机构移出所述第一料仓机构后,在所述定位气缸(5)与所述定位块之间定位夹紧;同时,所述顶升板(8)在所述顶升气缸的驱动下自所述顶升槽伸出至所述第一工作台(1)顶侧的上方,并对该A板料(10)上方剩余的A板料(10)进行顶升支撑;所述钉枪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台(1)上方的横梁(25)、安装于所述横梁(25)上的直线导轨、多个滑动安装于所述直线导轨上的钉枪升降气缸(11)、一一对应安装于所述钉枪升降气缸(11)伸缩端上的自动组装打钉机(12),多个所述钉枪升降气缸(11)间距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钉枪升降气缸(11)的缸体部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钉枪移动气缸(35)的伸缩端相连,所述钉枪移动气缸(35)的缸体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梁(25)上;所述第二料仓机构包括两个相对且间距设置的夹仓组件,所述夹仓组件包括一对竖直夹板(14)、设置于两个所述竖直夹板(14)之间的挡条(15),所述挡条(15)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所述竖直夹板(14)相连,且靠近所述第一工作台(1)设置的所述挡条(15)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工作台(9)的顶侧之间呈间距D设置,定义B板料(16)的高度为G,其中,G≤D≤2G;所述第二工作台(9)的顶侧沿着一对所述夹仓组件的连线方向设置有上料移动槽(18),所述上料移动槽(18)的尾端贯穿所述第二工作台(9)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台(1)的一侧,远离所述第一工作台(1)一侧的所述夹仓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料移动槽(18)的首端和所述第一工作台(1)之间;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移动槽(18)下方的导杆组件(19)、配合安装于所述导杆组件(19)上的上料无杆气缸(20)、安装于所述上料无杆气缸(20)顶部的推动块组,所述导杆组件(19)安装于所述第二工作台(9)上,所述推动块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崇斌庞安明陈海俊陈海林廖锦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利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