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544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属于运输车领域,解决现有运输车尾部加长容易造成运输车平衡性不足的问题。它包括车体和车厢,所述的车厢包括底板和两个对称分布在底板两侧的防护板,其中一个所述的防护板内侧设有左延伸板,另一个所述的防护板内侧设有右延伸板,所述的右延伸板滑动设置在底板的顶面,所述的左延伸板滑动设置在右延伸板的顶面,所述的底板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车体的大梁上,所述左延伸板对应的防护板与固定组件之间滑动设有左导向组件,所述右延伸板对应的防护板与左导向组件之间滑动设有右导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能够满足调节车厢容积的同时,运输车的平衡性又得以保证。证。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车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运输车作为搬运货物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当用于农业上时,主要用于运输木材、农产品等。现有的运输车一般包括车体和车厢,车厢固定在车体后方的大梁上。有些运输车,为了方便卸货,车厢与大梁尾部一般是铰接的安装方式,车厢与大梁前部通过液压缸连接,卸货时,液压缸带动车厢抬起使其倾斜即可卸货。有些运输车,为了能够多拉一些货物,车厢的容积一般为可调式的结构,即车厢可变形拓展承载面积,现有的这种可变形运输车,大多是在车厢尾部增加伸缩板,在调节车厢容积时,伸缩板往运输车尾部伸长,即可调节车厢容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车厢容积,形成多功能运输车。但是现有的这种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其是单向向运输车尾部伸长增加容积,这样在装好货物后,容易导致运输车前后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亟需研发设计一种新型的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包括车体(1)和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2)包括底板(21)和两个对称分布在底板(21)两侧的防护板(22),其中一个所述的防护板(22)内侧设有左延伸板(23),另一个所述的防护板(22)内侧设有右延伸板(24),所述的右延伸板(24)滑动设置在底板(21)的顶面,所述的左延伸板(23)滑动设置在右延伸板(24)的顶面,所述的底板(21)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车体(1)的大梁(3)上,所述左延伸板(23)对应的防护板(22)与固定组件之间滑动设有左导向组件,所述右延伸板(24)对应的防护板(22)与左导向组件之间滑动设有右导向组件,所述底板(21)下方的车体(1)上铰接安装有两个液压缸(4),两个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防护板(22)的底部铰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套(5),多个所述的固定套(5)均匀固定在大梁(3)上,所述的底板(21)固定在多个固定套(5)的顶部,所述的左导向组件包括多个左固定管(6),多个所述左固定管(6)的一端均匀固定在左延伸板(23)下方的防护板(22)内侧,另一端一一对应的滑动插接在固定套(5)内,所述的右导向组件包括多个右固定管(7),多个所述右固定管(7)的一端均匀固定在右延伸板(24)下方的防护板(22)内侧,另一端一一对应的滑动插接在左固定管(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车厢多功能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勤陈国龙丘献娟黎霞李作勇陈军明文雪妮蒋进林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新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