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及应用其的测序样本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236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及应用其的测序样本制备方法。该芯片包括一块顶板和一块底板,顶板放置在底板上并且能够相对滑动;顶板的底面前部形成有一行并排排列的上凹槽,后部形成有一条长条形的上通槽,上通槽的两端均延伸出一条向后侧倾斜弯折的边槽;底板的顶面前部形成有一条长条形的下通槽,后部形成有一行并排排列的下凹槽;其中,各上凹槽位于各直槽之间的正上方,上通槽位于各下凹槽的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单细胞测序芯片设置有能够分别通入细胞以及微球和裂解液的顶板和底板,并且使两者相对滑动进行交错,从而使细胞以及微球和裂解液进行混合反应,从而实现便捷高效的单细胞测序工作,并且还降低了细胞受到污染的风险。的风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及应用其的测序样本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及应用其的测序样本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细胞核酸进行测序的生物实验中,需要将细胞与微球以及裂解液混合使其裂解,从而使用微球捕获细胞中的mRNA等成分,以实现测序样本的制备。在现有的实验方法中,一般是设计单独的空间逐个对单细胞进行实验操作,然而限于细胞本身的较小的尺寸、较大的数量以及容易受到污染的特性,不仅操作非常不方便,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此外,还会增加细胞受到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及应用其的测序样本制备方法。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包括一块顶板和一块底板,所述顶板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且能够相对滑动;
[0005]所述顶板的底面前部形成有一行并排排列的上凹槽,后部形成有一条长条形的上通槽;
[0006]所述底板的顶面前部形成有一条长条形的下通槽,后部形成有一行并排排列的下凹槽,所述下通槽由多个直槽和弯槽相互交替连通组成;
[0007]其中,各所述上凹槽位于各所述直槽之间的正上方,所述上通槽位于各所述下凹槽的正上方,并且所述上凹槽的数量和间距均与所述下凹槽一致。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通槽的两端均连接有圆形的下前槽。由此,通过上前槽能够方便向下通槽中注入细胞上样等。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的底面前部形成有两个圆形的上前槽,两个所述上前槽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下前槽的正上方。由此,设置上前槽能够配合下前槽提高注入细胞上样的效率和稳定性。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通槽的两端均延伸出一条向后侧倾斜弯折的边槽,两条所述边槽的末端均连接有圆形的后槽。由此,通过后槽和边槽能够方便向上通槽中注入微球和裂解液上样等。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槽的两端的前侧面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弯槽相连通,并且所述直槽的其中一端的末端延伸出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位于与该所述直槽相邻的所述上凹槽的其中一侧。由此,描述了直槽的具体结构。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凹槽的另一侧延伸出一条细槽,所述细槽的末端延伸到相邻的另一条所述直槽的正上方。由此,设置细槽能够方便液体的流通。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上具有多行所述上凹槽,所述底板上具有多行所述
下凹槽,其中,各行所述上凹槽分别位于相邻的两行所述下凹槽之间的正上方,并且各行所述下凹槽分别位于相邻的两行所述上凹槽之间的正下方。由此,顶板和底板配合能够同时进行多组样本制备工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了上述单细胞测序芯片的测序样本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将所述顶板放置在所述底板上,其中各所述上凹槽位于各所述下通槽的正上方并且相互连通,所述上通槽位于各所述下凹槽的正上方并且相互连通;
[0016]2)将含有多个单细胞的细胞上样注入所述下通槽,使各所述单细胞被捕获到各所述上凹槽中;
[0017]3)将含有多个微球的微球和裂解液上样注入所述上通槽,使各所述微球被捕获到各所述下凹槽中;
[0018]4)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滑动,使各所述上凹槽分别滑动到各所述下凹槽的正上方;
[0019]5)各所述单细胞分别与各所述微球在裂解液中混合,使所述单细胞裂解并且其中的mRNA被所述微球捕获。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步骤:6)将清洗试剂注入所述下通槽中,重复步骤4)进行清洗。由此,描述了进行清洗的步骤,可以根据需要重复进行多次清洗。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步骤:7)将RT试剂注入所述下通槽中,重复步骤4)进行RT反应。由此,描述了进行RT反应的步骤,可以根据需要重复进行多次RT反应。
[0022]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及应用其的测序样本制备方法通过使用能够分别通入细胞以及微球和裂解液的顶板和底板,并且使两者相对滑动进行交错,从而使细胞以及微球和裂解液进行混合反应,从而实现便捷高效的单细胞测序工作,并且还降低了细胞受到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的顶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的底板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所示下通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a)为图1所示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的在放置时的顶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b)为图1所示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的在放置时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a)为图1所示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在注入细胞上样以及微球和裂解液上样时的顶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5(b)为图1所示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在注入细胞上样以及微球和裂解液上样时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6(a)为图1所示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在顶板和底板滑动后的顶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6(b)为图1所示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在顶板和底板滑动后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顶板1,底板2,上凹槽3,上通槽4,下通槽5,下凹槽6,上前槽7,单细胞8,微球
9,细槽31,边槽41,后槽42,直槽51,弯槽52,下前槽53,突出部54。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4]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的顶板的底面结构,图2显示了图1中的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的底板的顶面结构,图3显示了图2中的下通槽的部分结构,图4显示了图1所示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在放置时的结构;其中图4(a)显示了其顶面剖面结构,图4(b)显示了其侧面剖面结构。如图1

4所示,该芯片包括相互分离的一块顶板1和一块底板2,其中,顶板1和底板2尺寸大致相同并且均呈长方形,而在组合成芯片时,顶板1放置在底板2上,并且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滑动。
[0035]顶板1的底面的其中一侧部(称为前部)形成有多个上凹槽3,各上凹槽3形状一致、并排排列、被物理隔离开并且间距相同。其中,上凹槽3大致呈圆形,并且其一侧延伸出一条细槽31。
[0036]顶板1的底面的另一侧部(称为后部)形成有一条上通槽4,上通槽4与各上凹槽3物理隔离开。其中,上通槽4呈长条形,其延伸方向与各上凹槽3的排列方向一致,并且长度不小于各上凹槽3的总距离。
[0037]上通槽4的两端均延伸出一条向后侧倾斜弯折的边槽41,而在两条边槽41的末端均连接有截面呈圆形的后槽42。
[0038]底板2的顶面前部形成有一条下通槽5,下通槽5与各下凹槽6物理隔离开。其中,下通槽5呈长条形并且具有多处弯曲。而在底板2的顶面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顶板(1)和一块底板(2),所述顶板(1)放置在所述底板(2)上并且能够相对滑动;所述顶板(1)的底面前部形成有一行并排排列的上凹槽(3),后部形成有一条长条形的上通槽(4);所述底板(2)的顶面前部形成有一条长条形的下通槽(5),后部形成有一行并排排列的下凹槽(6),所述下通槽(5)由多个直槽(51)和弯槽(52)相互交替连通组成;其中,各所述上凹槽(3)位于各所述直槽(51)之间的正上方,所述上通槽(4)位于各所述下凹槽(6)的正上方,并且所述上凹槽(3)的数量和间距均与所述下凹槽(6)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槽(5)的两端均连接有圆形的下前槽(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面前部形成有两个圆形的上前槽(7),两个所述上前槽(7)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下前槽(53)的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槽(4)的两端均延伸出一条向后侧倾斜弯折的边槽(41),两条所述边槽(41)的末端均连接有圆形的后槽(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51)的两端的前侧面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弯槽(52)相连通,并且所述直槽(51)的其中一端的末端延伸出一个突出部(54),所述突出部(54)位于与该所述直槽(51)相邻的所述上凹槽(3)的其中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细胞测序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槽(3)的另一侧延伸出一条细槽(31),所述细槽(31)的末端延伸到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霞王坤琴李寅青陈琴陈彬超范璐范兆飞顾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