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04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涉及转子机油泵领域,针对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转子机油泵,由于其未设置任何的排量空着设备,因此导致现有的转子机油泵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求进行排量的调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泵体出油端进行控制的出口调节机构,所述出口调节机构为挤压式调节结构,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泵体进油端进行控制的入口调节机构,所述入口调节机构为分散式调节结构。该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通过设置入口调机构与出口调节机构,便于在不同位置对泵体的排量进行调节,同时,也可通过入口调机构与出口调节机构相结合,共同对泵体的排量进行调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来更加方便。来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转子机油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

技术介绍

[0002]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成本低,在中、小型发动机上应用广泛,然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转子机油泵在使用时,由于现有的本体未设置排量控制设备,进而导致骑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
[0003]针对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转子机油泵,由于其未设置任何的排量空着设备,因此导致现有的转子机油泵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求进行排量的调节,不能更加全面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且为使用者带来困扰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解决了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转子机油泵,由于其未设置任何的排量空着设备,因此导致现有的转子机油泵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求进行排量的调节,不能更加全面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且为使用者带来困扰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泵体出油端进行控制的出口调节机构,所述出口调节机构为挤压式调节结构,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泵体进油端进行控制的入口调节机构,所述入口调节机构为分散式调节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出口调节机构包括出油管、调节箱、电动推杆、弹片与安装板,所述出油管与泵体的出油端相连接,且所述出油管为软管。
[0008]优选的,所述出油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为桶状,所述调节箱的两端与出油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与泵体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呈弧形,且所述弹片与出油管的侧壁相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直角状,电动推杆通过安装板与调节箱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入口调节机构包括进油管、伺服电机、固定板、运输槽、调节盘、调节槽、调节孔、运输管、分油管、主管、第一电动阀、分管与第二电动阀,所述进油管与泵体的进油端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进油管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呈圆形,所述调节盘的上半部贯穿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盘的下半部均匀开设有调节孔。
[0013]优选的,所述调节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调节盘相接触,且所述固定板的下半部贯穿设置有运输槽。
[0014]优选的,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伺服电机,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调节盘相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运输管的底部垂直设置有分油管,所述分油管的底部贯穿设置有主管,所述主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所述分油管的两侧贯穿设置有分管,且所述分管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第二电动阀,所述主管与分管均贯穿进油管的侧壁延伸至其内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该装置通过设置出口调节机构与入口调节机构两种不同的调节方式,便于对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泵体的排量进行调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18]2、入口调节机构内部设置的调节盘设置有调节槽与调节孔两种出油方式,并配合固定板内部设置的运输槽便于进行排量调节,与此同时,通过分别启闭第一电动阀与第二电动阀,也可对本体的排量进行调节。
[0019]综上所述,该装置通过设置入口调机构与出口调节机构,便于在不同位置对泵体的排量进行调节,同时,也可通过入口调机构与出口调节机构相结合,共同对泵体的排量进行调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出口调节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入口调节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调节盘的连接结构爆炸图。
[0024]图中标号:1、泵体;2、出口调节机构;201、出油管;202、调节箱;203、电动推杆;204、弹片;205、安装板;3、入口调节机构;301、进油管;302、伺服电机;303、固定板;304、运输槽;305、调节盘;306、调节槽;307、调节孔;308、运输管;309、分油管;310、主管;311、第一电动阀;312、分管;313、第二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图4所示,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泵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泵体1出油端进行控制的出口调节机构2,出口调节机构2为挤压式调节结构,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泵体1进油端进行控制的入口调节机构3,入口调节机构3为分散式调节结构。
[0027]如图2所示,出口调节机构2包括出油管201、调节箱202、电动推杆203、弹片204与安装板205,出油管201与泵体1的出油端相连接,且出油管201为软管,出油管201的圆周外壁设置有调节箱202,调节箱202为桶状,调节箱202的两端与出油管201的外壁固定连接,调节箱202与泵体1相连接,调节箱202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电动推杆203,电动推杆203的输出端设置有弹片204,弹片204呈弧形,且弹片204与出油管201的侧壁相接触,调节箱20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05,安装板205呈直角状,电动推杆203通过安装板205与调节箱202相连接;
[0028]调节箱202的底部自带支撑轴,并与泵体1相连接,电动推杆203与弹片204组成挤压结构。
[0029]如图3、图4所示,入口调节机构3包括进油管301、伺服电机302、固定板303、运输槽304、调节盘305、调节槽306、调节孔307、运输管308、分油管309、主管310、第一电动阀311、分管312与第二电动阀313,进油管301与泵体1的进油端相连接,进油管30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盘305,调节盘305呈圆形,调节盘305的上半部贯穿设置有调节槽306,调节盘305的下半部均匀开设有调节孔307,调节盘30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303,固定板303与调节盘305相接触,且固定板303的下半部贯穿设置有运输槽304,进油管301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延伸的伺服电机302,且伺服电机302的输出端与调节盘305相连接,运输管308的底部垂直设置有分油管309,分油管309的底部贯穿设置有主管310,主管310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第一电动阀311,分油管309的两侧贯穿设置有分管312,且分管312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第二电动阀313,主管310与分管312均贯穿进油管301的侧壁延伸至其内部;
[0030]主管310与分管312组成分散结构,调节槽306与调节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泵体(1)出油端进行控制的出口调节机构(2),所述出口调节机构(2)为挤压式调节结构,所述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泵体(1)进油端进行控制的入口调节机构(3),所述入口调节机构(3)为分散式调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调节机构(2)包括出油管(201)、调节箱(202)、电动推杆(203)、弹片(204)与安装板(205),所述出油管(201)与泵体(1)的出油端相连接,且所述出油管(201)为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201)的圆周外壁设置有调节箱(202),所述调节箱(202)为桶状,所述调节箱(202)的两端与出油管(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202)与泵体(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202)的一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电动推杆(203),所述电动推杆(203)的输出端设置有弹片(204),所述弹片(204)呈弧形,且所述弹片(204)与出油管(201)的侧壁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20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05),所述安装板(205)呈直角状,电动推杆(203)通过安装板(205)与调节箱(202)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排量的转子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调节机构(3)包括进油管(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海张宁董红李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丹江口市十诚汽车零部件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