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190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2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该有机化合物通过金刚烷的刚性结构与稠环芳烃形成稳定的螺环结构,与一般的平面螺芴结构不同,金刚烷与六元环的螺环是一个大共轭曲面结构,由该结构形成的三芳基胺结构既表现出与平面结构相当的高空穴迁移率,又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该化合物材料在制备成电子元件时表现出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和非结晶性,从而使器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为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通过旋涂或者真空蒸镀沉积一层有机材料制备而成的器件,一个经典的三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由阳极产生的空穴经空穴传输层跟由阴极产生的电子经电子传输层结合在发光层形成激子,而后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改变发光层的材料来调节发射各种需要的光。
[0003]目前,基于OLED发光与显示技术的商品,已经实现产业化。与液晶类显示技术相比,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无辐射、质量轻、厚度薄、广视角、宽色域、颜色稳定、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强、可实现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因此,OLED显示技术正在获得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相应的技术投入。
[0004]许多芳香胺化合物可供用作用于空穴传输层中的空穴传输材料。例如,用杂芳环在芴基的9位处取代的一元胺衍生物已被报道作为有用的材料,用于提高有OLED器件的寿命。然而,仍有与解决装置的发光效率和寿命相关的问题,并且声称使用该材料的OLED器件具有的寿命有待改善。
[0005]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用于具有长寿命的OLED器件的材料以及使用该材料的OLED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使用其的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使用寿命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
[0008][0009]其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20的取
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0010]n1表示R1的数量,选自0、1、2、3、4、5或6;任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R1形成5

15元环;
[0011]n2表示R2的数量,选自0、1、2或3;任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R2形成5

15元环;
[0012]L1和L2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

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0013]Ar1、Ar2、Ar3和Ar4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地,Ar1和Ar2相互连接形成环;任选地,Ar3和Ar4相互连接形成环;
[0014]n3表示基团的数量,选自0、1或2;表示连接键;
[0015]n4表示基团的数量,选自0、1或2,且n3+n4=2;
[0016]R1、R2、L1、L2、Ar1、Ar2、Ar3和Ar4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3

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5

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1

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8

24的三芳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硫基。
[0017]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0018]优选地,所述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包含所述有机化合物。
[0019]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元件。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金刚烷螺环结构的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中,金刚烷的刚性结构与稠环芳烃形成稳定的螺环结构,与一般的平面螺芴结构不同,金刚烷与六元环的螺环是一个大共轭曲面结构,由该结构形成的双三芳基胺结构既表现出与平面结构相当的高空穴迁移率,又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该化合物材料在制备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表现出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和非结晶性,从而使器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0021]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光电转化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阳极;200、阴极;300、功能层;310、空穴注入层;321、空穴传输层;322、电子阻
挡层;330、有机发光层;340、空穴阻挡层;350、电子传输层;360、电子注入层;370、光电转化层;400、第一电子装置;500、第二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0030]用语“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具有”和“含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0031]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
[0032][0033]其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0034]n1表示R1的数量,选自0、1、2、3、4、5或6;任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R1形成5

15元环;
[0035]n2表示R2的数量,选自0、1、2、3或4;任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R2形成5

15元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1所示:其中,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n1表示R1的数量,选自0、1、2、3、4、5或6;任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R1形成5

15元环;n2表示R2的数量,选自0、1、2、3或4;任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R2形成5

15元环;L1和L2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

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Ar1、Ar2、Ar3和Ar4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地,Ar1和Ar2相互连接形成环;任选地,Ar3和Ar4相互连接形成环;n3表示基团的数量,选自0、1或2;表示连接键;n4表示基团的数量,选自0、1或2,且n3+n4=2;R1、R2、L1、L2、Ar1、Ar2、Ar3和Ar4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卤素基团、碳原子数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3

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5

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1

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18

24的三芳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硫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如下式1

1或式1

2所示的结构:
其中,Ar1和Ar2不相互连接形成环,且Ar3和Ar4不相互连接形成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所述L1和L2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16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

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可选地,所述L1和L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氰基、氟、碳原子数为1

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5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富民张鹤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