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黏膜粘液乳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01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黏膜粘液乳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筛选出了一株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776。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具有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缓解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个体的体重、肝脏重量、附睾脂肪及肾周脂肪重量增加;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肝脏的脂肪累积,减小脂肪细胞大小;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个体血脂水平;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个体葡萄糖抵抗;调节肝脏组织炎症;调节血清内毒素水平;改善肠道菌群。改善肠道菌群。改善肠道菌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黏膜粘液乳杆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黏膜粘液乳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饮食结构向高脂高蛋白转变,由此所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逐年提高,且呈低龄化发展,NAFL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如美国NAFLD患病率近年来显著升高,现已占总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在肥胖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更高。有研究发现,NAFLD患者人群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NAFLD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如肝硬化和肝癌等。由于NAF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案。
[0003]NAFLD的发病过程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由于肝脏脂肪堆积而造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过度堆积后引起炎症,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随后肝脏发生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
[0004]肠道微生物包括多种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有助于消化、能量提取和拮抗病原菌定植,还可以通过竞争性摄取营养和空间来刺激胃肠道的免疫系统,从而减少病原体。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肥胖、NAFLD等代谢类疾病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的失调,而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会引起肠道屏障受损,导致一些由肠道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如脂多糖LPS经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诱发肝脏进一步发生炎症。因此使用益生菌修复肠屏障,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益生菌可通过恢复肠道屏障,降低肝脏炎症来缓解NAFLD。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 113265361A公开了一种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但未研究单菌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缓解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单种益生菌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缓解作用,得到了一株缓解作用较好的黏膜粘液乳杆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经过动物实验体内研究获得一株具备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其具备降低体重、肝脏重量、附睾及肾周脂肪重量,减少肝脏内脂质沉积,减小脂肪细胞大小,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降低肝脏中促因子IL

1β和TNF

α,以及降低血清中内毒素,改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
[0007]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黏膜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mucosae)CCFM1276,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776,已于2022年9月2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具有下述生物学特性:
[0009]菌体特征:呈乳黄色;
[0010]菌落特征:在MRS固体平板上菌落乳黄色凸起,边缘不规则,革兰氏阳性菌;
[0011]生长特性:在37℃恒温有氧的条件下,在MRS培养基中培养约16h达到对数末期。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中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的活菌数不低于1
×
10
10
CFU/g。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含有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在制备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有助于维持血脂健康水平和/或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的保健品中的应用。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保健品含有活菌数不低于1
×
10
10
CFU/g或1
×
10
10
CFU/mL的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的产品。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中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的活菌数不低于1
×
10
10
CFU/g。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为发酵剂。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剂是将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细胞培养液中的菌体细胞,直接作为发酵剂或对菌体细胞进行处理后获得发酵剂。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洗涤、添加保护剂、干燥等处理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按照占培养基总质量1~5%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中,于37℃下培养18h,得到培养液;将培养液离心,得到菌体;将菌体用生理盐水重悬,得到发酵剂。
[00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基为MRS培养基。
[00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包含食品或药品。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含有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00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包括含有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的保健食品。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包括使用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的发酵剂生产得到的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或果蔬制品。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在食品添加剂中的用途,所述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作为食品发酵剂。
[002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在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个体体重、肝脏重量、附睾及肾周脂肪重量,减少肝脏内脂质沉积,减小脂肪细胞大小,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缓解葡萄糖抵抗,降低肝脏中促因子IL

1β和TNF

α,降低血清中内毒素水平,改善肠道菌群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黏
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表现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更好的治疗或预防效果,可以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益生菌产品,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0030]生物材料保藏
[0031]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分类命名为Limosilactobacillus mucosae,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776,已于2022年9月2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附图说明
[0032]图1表示各组造模期间体重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黏膜粘液乳杆菌 (Limosilactobacillus mucosae) CCFM1276,已于2022年9月2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776。2.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在制备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有助于维持血脂健康水平和/或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的保健品中的应用。4.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的发酵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剂是将所述黏膜粘液乳杆菌CCFM1276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细胞培养液中的菌体细胞,直接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党丹婷刘小鸣陈海琴赵建新张灏陈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