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88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该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包括铜氧化物超导体,所述铜氧化物超导体外部设置有硼化镁超导体,所述硼化镁超导体外部设置有陶瓷超导体,所述陶瓷超导体外部设置有铌钛合金超导体,所述铌钛合金超导体外表面涂覆有氮化铌覆膜,所述铜氧化物超导体、硼化镁超导体、陶瓷超导体和铌钛合金超导体上设置有密布的微孔。通过将铜氧化物超导体、硼化镁超导体、陶瓷超导体和铌钛合金超导体相组合应用在电子烟上,几种不同特性的超导材料组合,保证了超导材料不易断裂,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通过氮化铌薄膜还可避免烟油从其外部渗入,保证了吸食的口感。保证了吸食的口感。保证了吸食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电子烟主要由烟油、加热系统、电源和过滤嘴四部分组成,通过加热雾化产生具有特定气味的气溶胶供烟民使用,电子烟主要通过其内部的雾化芯,由电池杆供电,将烟弹内的液态尼古丁转变成雾气,从而让使用者在吸时有一种类似吸烟的感觉。
[0003]目前市面上的电子烟使用的雾化芯普遍都是陶瓷超导体,但是陶瓷材料的强度都不高,很容易出现脆性断裂的情况,并且陶瓷材料很容易发生渗液的现象,导致电子烟在吸食时会有部分烟油出现渗出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目前电子烟使用的都是陶瓷超导体,但是陶瓷材料很容易出现脆性断裂的情况,并且陶瓷材料很容易发生渗液现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包括铜氧化物超导体,所述铜氧化物超导体外部设置有硼化镁超导体,所述硼化镁超导体外部设置有陶瓷超导体,所述陶瓷超导体外部设置有铌钛合金超导体,所述铌钛合金超导体外表面涂覆有氮化铌覆膜,所述铜氧化物超导体、硼化镁超导体、陶瓷超导体和铌钛合金超导体上设置有密布的微孔。
[0006]优选的,所述铜氧化物超导体、硼化镁超导体、铌钛合金超导体、铌钛合金超导体和氮化铌覆膜的原料重量比为1:1:6:1:1。
[0007]优选的,所述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原料为钇钡铜氧粉末,首先将钇钡铜氧粉末倒入模具一中,并放入焙烧炉中以1500

1800℃进行焙烧,并向焙烧炉内加压至40

60Mpa,烧制30min后取出冷却得到铜氧化物胚体;
[0009]步骤二、首先将硼化镁粉末放入模具二内,并将模具二放入冷压成型机内,以60

80Mpa的压力压制成型,再将成型后的硼化镁胚体放入焙烧炉中,以2000

2500℃的温度烧制2

3h,烧制完成后取出冷却得到硼化镁胚体;
[0010]步骤三、将陶瓷粉末放入模具三内,并按照步骤二的操作将陶瓷粉末经冷压、焙烧制得陶瓷胚体;
[0011]步骤四、首先将铌钛合金放入铁水桶中并置于回转窑内以1800

1900℃的温度烧制,铌钛合金开始熔化,烧制30

60min后将完全熔化的液体铌钛合金倒入模具四内,冷却成型后得到铌钛合金胚体;
[0012]步骤五、将上述得到的四个胚体套设在一起,由内至外依次为铜氧化物胚体、硼化镁胚体、陶瓷胚体和铌钛合金胚体,在套设的过程中,在相邻的两个胚体之间均匀的撒上硝酸铵粉末,然后将套设好的半成品放入模具五内并放入回转窑中,以1000

1200℃煅烧30

45min,待硝酸铵完全受热分解后取出冷却;
[0013]步骤六、采用磁控溅射法将氮化铌溅射并沉积在胚体外表面形成氮化铌薄膜。
[0014]优选的,所述胚体的形状均为内部空心的矩形柱状长条,所述铜氧化物胚体的外表面宽度为0.5mm,内表面宽度为0.4mm,所述硼化镁胚体的外表面宽度为0.6mm,内表面宽度为0.5mm,所述陶瓷胚体的外表面宽度为0.9mm,内表面宽度为0.6mm,所述铌钛合金的外表面宽度为1.0mm,内表面宽度为0.9mm。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铜氧化物超导体、硼化镁超导体、陶瓷超导体和铌钛合金超导体相组合应用在电子烟上,硼化镁成本低廉,加工容易,可降低制造时的经济投入,通过为钇钡铜氧可增强单纯使用陶瓷的超导材料强度较低的问题,不易发生脆性断裂,在加工制备的过程中可降低损耗,铌钛合金在加工时具有良好的塑性,强度较高,通过将几种不同特性的超导材料组合,保证了超导材料不易断裂,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在超导材料的外部覆上了一层氮化铌薄膜,通过氮化铌薄膜还可避免烟油从其外部渗入,保证了吸食的口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超导体结构图。
[0018]其中,1、铜氧化物超导体;2、硼化镁超导体;3、陶瓷超导体;4、铌钛合金超导体;5、氮化铌覆膜;6、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包括铜氧化物超导体1,铜氧化物超导体1外部设置有硼化镁超导体2,硼化镁超导体2外部设置有陶瓷超导体3,陶瓷超导体3外部设置有铌钛合金超导体4,铌钛合金超导体4外表面涂覆有氮化铌覆膜5,铜氧化物超导体1、硼化镁超导体2、陶瓷超导体3和铌钛合金超导体4上设置有密布的微孔6,通过将铜氧化物超导体、硼化镁超导体、陶瓷超导体和铌钛合金超导体相组合应用在电子烟上,硼化镁成本低廉,加工容易,可降低制造时的经济投入,通过为钇钡铜氧可增强单纯使用陶瓷的超导材料强度较低的问题,不易发生脆性断裂,在加工制备的过程中可降低损耗,铌钛合金在加工时具有良好的塑性,强度较高,通过将几种不同特性的超导材料组合,保证了超导材料不易断裂,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在超导材料的外部覆上了一层氮化铌薄膜,通过氮化铌薄膜还可避免烟油从其外部渗入,保证了吸食的口感。
[0022]铜氧化物超导体1、硼化镁超导体2、铌钛合金超导体4、铌钛合金超导体4和氮化铌
覆膜5的原料重量比为1:1:6:1:1。
[0023]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一、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原料为钇钡铜氧粉末,首先将钇钡铜氧粉末倒入模具一中,并放入焙烧炉中以1800℃进行焙烧,并向焙烧炉内加压至60Mpa,烧制30min后取出冷却得到铜氧化物胚体;
[0025]步骤二、首先将硼化镁粉末放入模具二内,并将模具二放入冷压成型机内,以80Mpa的压力压制成型,再将成型后的硼化镁胚体放入焙烧炉中,以2500℃的温度烧制3h,烧制完成后取出冷却得到硼化镁胚体;
[0026]步骤三、将陶瓷粉末放入模具三内,并按照步骤二的操作将陶瓷粉末经冷压、焙烧制得陶瓷胚体;
[0027]步骤四、首先将铌钛合金放入铁水桶中并置于回转窑内以1900℃的温度烧制,铌钛合金开始熔化,烧制60min后将完全熔化的液体铌钛合金倒入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包括铜氧化物超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氧化物超导体(1)外部设置有硼化镁超导体(2),所述硼化镁超导体(2)外部设置有陶瓷超导体(3),所述陶瓷超导体(3)外部设置有铌钛合金超导体(4),所述铌钛合金超导体(4)外表面涂覆有氮化铌覆膜(5),所述铜氧化物超导体(1)、硼化镁超导体(2)、陶瓷超导体(3)和铌钛合金超导体(4)上设置有密布的微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氧化物超导体(1)、硼化镁超导体(2)、铌钛合金超导体(4)、铌钛合金超导体(4)和氮化铌覆膜(5)的原料重量比为1:1:6: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超导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原料为钇钡铜氧粉末,首先将钇钡铜氧粉末倒入模具一中,并放入焙烧炉中以1500

1800℃进行焙烧,并向焙烧炉内加压至40

60Mpa,烧制30min后取出冷却得到铜氧化物胚体;步骤二、首先将硼化镁粉末放入模具二内,并将模具二放入冷压成型机内,以60

80Mpa的压力压制成型,再将成型后的硼化镁胚体放入焙烧炉中,以2000

2500℃的温度烧制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米瑞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