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48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1
本申请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物本体;储水箱,设置在建筑物本体顶部的外侧上;光伏板,设置在储水箱远离建筑物本体的一侧上;雨水收集盒,设置在建筑物本体上,雨水收集盒位于光伏板边缘处的下方;雨水收集管,一端与雨水收集盒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收集水泵,设置在雨水收集管上,收集水泵用于将水引至储水箱中。本申请具有在提升隔热效果的同时,不易对建筑物本体的顶部造成损坏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0001]本申请涉及节能环保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热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其中绿色建筑会充分地利用太阳以及雨水,以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监控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热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0003]相关技术中,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建筑物本体以及雨水收集盒,雨水收集盒安装在建筑物本体顶部的外侧上,并且雨水收集盒的盒口朝向上方,则在下雨时,雨水便能够在雨水收集盒内存留,而因水是一种良好的导热流体,所以便能够起到为建筑物本体进行隔热的效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为了提升隔热效果则便需要加大水的深度,所以建筑物本体的顶部所承受的负载会加大,从而导致建筑物本体的顶部容易出现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在提升隔热效果的同时,不易对建筑物本体的顶部造成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建筑物本体;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建筑物本体顶部的外侧上;光伏板,设置在所述储水箱远离所述建筑物本体的一侧上;雨水收集盒,设置在所述建筑物本体上,所述雨水收集盒位于所述光伏板边缘处的下方;雨水收集管,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盒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收集水泵,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管上,所述收集水泵用于将水引至所述储水箱中。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因光伏板的设置,则太阳光照射在光伏板上时,一部分太阳光吸收转化为电能,另一部分太阳光被光伏板反射,其次光伏板会对太阳光进行折射,折射之后太阳光衰减,以起到隔热的效果,同时相比于通过水来进行隔热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在相同隔热效果下,光伏板对建筑物本体的顶部所施加的载荷会小得多,从而不易对建筑物本体的顶部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因雨水收集盒、雨水收集管以及收集水泵的设置,则可通过收集水泵将雨水收集盒中暂存的雨水,引入储水箱中,则既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回收,也能通过水来进行隔热,从而能和光伏板相配合进一步提升对建筑物本体的隔
热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光伏板的截面形状呈倒V形,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储水箱之间形成有热通道;所述储水箱靠近所述热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吸热面以及阻热面。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热通道的设置,则太阳光所产生的热辐射会热通道处积攒有热量,则在夏天时,可使得储水箱靠近热通道的一侧为阻热面,接着通过外部环境中的风将热通道中积攒的热量带走,从而也能起到对建筑物本体进行隔热的效果;而在冬天时,可使储水箱靠近热通道的一侧为吸热面,以将热通道中的热量吸附至储水箱中,接着储水箱中的水便会升温,从而能够起到对建筑物本体进行保温的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储水箱靠近所述热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可拆式设置有由吸收或阻挡热辐射材质制成的热传递块,以形成所述吸热面以及所述阻热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由吸收或阻挡热辐射材质制成的热传递块来形成吸热面以及阻热面的方式,既能使储水箱靠近热通道的一侧在具有吸热面与阻热面之间的切换更加方便,同时在热传递块从安装孔上拆下后,也能使储水箱的内壁显露出来,从而能便于对储水箱的内壁进行清洁工作。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孔沿平行于所述热通道的连通方向的两端开口设置,所述安装孔相对的两个内壁上设置有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安装孔上两个开口处的连线方向;所述热传递块相对的两端上设置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插设在所述安装通槽中。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安装凸块以及安装通槽的设置,所以在安装热传递块时,只需要将热传递块从安装孔的开口处插入,同时让安装凸块插入安装通槽中即可,从而能通过更简单的结构使热传递块固定在安装孔中。
[0014]优选的,还包括:净化机构,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管上;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中,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光伏板相连接;制冷器,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中,所述制冷器与所述光伏板相连接;雾化器,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中,所述雾化器与所述光伏板相连接;导热管,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建筑物本体内部的下方;气泵,设置在所述导热管上,所述气泵用于将水雾引入所述导热管中;一进双出阀,所述一进双出阀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热管远离所述储水箱的一端连通连接;冬季输出管,一端与所述一进双出阀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用于排出高温的带有水雾的气体;夏季输出管,一端与所述一进双出阀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夏季输出管上设置有除湿组件,所述夏季输出管的另一端用于排出低温的干燥气体。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收集水泵启动时,雨水会先被净化机构进行净化处理,接着才会进入到储水箱中,以使储水箱内存储有洁净水;另一方面,在夏天时,先通过制冷器对储水箱中的水进行降温处理,接着通过雾化器使储水箱内产生水雾,然后通过气泵使低温的水雾混合气沿着导热管流至夏季输出管处,最后再通过除湿组件,以使夏季输出管中排出低温干燥的空气,所以既能通过导热管对建筑物本体内部上方的热空气进行
降温处理,也能通过夏季输出管在建筑物本体内部的下方释放低温干燥的空气,以能对室内进行降温处理,从而能适配夏季南方的室内生活,同时低温的储水箱也能对建筑物本体进行降温处理,进而能使建筑物本体的降温方式更多元化;而在冬天时,先通过加热器对储水箱中的水进行降温处理,接着通过雾化器使储水箱内产生水雾,然后通过气泵使高温的水雾混合气沿着导热管流至冬季输出管处,以使冬季输出管输出高温的水雾混合气,从而能适配冬季南方的室内生活。
[0016]优选的,所述导热管包括竖直延伸部以及水平延伸部,所述竖直延伸部竖直设置在所述建筑物本体的内部,所述竖直延伸部与所述一进双出阀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水平延伸部供所述气泵设置,所述水平延伸部连通连接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建筑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凝水收集组件,所述冷凝水收集组件位于所述水平延伸部上所述负压管所在位置的下方。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因负压管以及单向阀的设置,所以在水平延伸部中有高速的水雾混合气经过时,会产生文丘里效应,以使建筑物本体内部上方的空气向水平延伸部靠近,则在夏季时,处于上方的一部分热空气会从负压管流入水平延伸部中,以被降温,另一部分热空气则会接触到水平延伸部的外壁,以使空气中的水被冷凝成水珠,从而能为南方的室内进行降温以及除湿处理,同时该种降温方式也会更加柔和,有助于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而在冬季时,处于上方的一部分热空气会从负压管流入水平延伸部中,以被升温以及加湿,然后再从冬季输出管直接排至室内的下方,此时下方的空气温度会短暂地略高于上方的空气温度,最后再通过热对流的平衡来提升室内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物本体(1);储水箱(2),设置在所述建筑物本体(1)顶部的外侧上;光伏板(3),设置在所述储水箱(2)远离所述建筑物本体(1)的一侧上;雨水收集盒(11),设置在所述建筑物本体(1)上,所述雨水收集盒(11)位于所述光伏板(3)边缘处的下方;雨水收集管(12),一端与所述雨水收集盒(1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箱(2)相连通;收集水泵(13),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管(12)上,所述收集水泵(13)用于将水引至所述储水箱(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3)的截面形状呈倒V形,所述光伏板(3)与所述储水箱(2)之间形成有热通道(31);所述储水箱(2)靠近所述热通道(31)的一侧设置有吸热面以及阻热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靠近所述热通道(3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21),所述安装孔(21)处可拆式设置有由吸收或阻挡热辐射材质制成的热传递块(22),以形成所述吸热面以及所述阻热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1)沿平行于所述热通道(31)的连通方向的两端开口设置,所述安装孔(21)相对的两个内壁上设置有安装通槽(211),所述安装通槽(2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安装孔(21)上两个开口处的连线方向;所述热传递块(22)相对的两端上设置有安装凸块(221),所述安装凸块(221)插设在所述安装通槽(211)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机构(4),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管(12)上;加热器(23),设置在所述储水箱(2)中,所述加热器(23)与所述光伏板(3)相连接;制冷器(24),设置在所述储水箱(2)中,所述制冷器(24)与所述光伏板(3)相连接;雾化器(25),设置在所述储水箱(2)中,所述雾化器(25)与所述光伏板(3)相连接;导热管(5),一端与所述储水箱(2)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建筑物本体(1)内部的下方;气泵(51),设置在所述导热管(5)上,所述气泵(51)用于将水雾引入所述导热管(5)中;一进双出阀(52),所述一进双出阀(52)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热管(5)远离所述储水箱(2)的一端连通连接;冬季输出管(53),一端与所述一进双出阀(52)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用于排出高温的带有水雾的气体;夏季输出管(54),一端与所述一进双出阀(52)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夏季输出管(54)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燕石琼辉张月民张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