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55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9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墙板本体依次包括抗压内板层、第一抗裂板层、第一保温板层、钢丝网格层、第二保温板层、第二抗裂板层和抗压外板层,抗压内板层、第一抗裂板层、第一保温板层、钢丝网格层、第二保温板层、第二抗裂板层和抗压外板层两两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墙板本体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多个支架,墙板本体的各拐角处均穿设有螺栓一,各螺栓一的端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本申请设置的墙板本体,墙板本体各层之间均可拆卸连接,不仅方便各层之间的搬运,而且各层之间拼接较方便,墙板本体通过螺栓一和螺母连接,进一步固定墙板本体的各层之间的连接,使墙体本体之间连接更稳固。连接更稳固。连接更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墙板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墙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不断扩建,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耗,而且建筑用能仍然在不断增加,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节能的重点领域之一,其中建筑物外墙板的节能保温是现阶段降低建筑节能的形式之一。
[0003]现有相关技术使用的节能建筑墙板,其结构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板、保温板和外板,内板与建筑外墙连接,保温板起到保温作用,外板用作装饰板,内板、保温板和外板之间通过粘结剂进行连接,进而固定外板与保温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粘结剂不环保,对于房屋具有粘结胶气味,而且各板之间连接为一体,不方便拆卸和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不方便拆卸和搬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节能墙板。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节能墙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依次包括抗压内板层、第一抗裂板层、第一保温板层、钢丝网格层、第二保温板层、第二抗裂板层和抗压外板层,所述抗压内板层、第一抗裂板层、第一保温板层、钢丝网格层、第二保温板层、第二抗裂板层和抗压外板层两两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墙板本体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多个支架,所述墙板本体的各拐角处均穿设有螺栓一,各所述螺栓一的端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层之间均可拆卸连接,不仅方便各层之间的搬运,而且各层之间拼接较方便,墙板本体通过螺栓一和螺母连接,进一步固定墙板本体的各层之间的连接,使墙体本体之间连接更稳固。
[0009]可选的,所述抗压内板层的一侧水平开设有两滑移槽一,所述第一抗裂板层靠近抗压内板层的一侧固接有两滑移块一,两所述滑移块一分别能够插入相应的两滑移槽一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滑移块一能够插入相应的两滑移槽一内,滑移槽一的设置对于滑移块一的运动具有导向作用。
[0011]可选的,各所述滑移槽一对应各滑移块一的两侧均滑移连接有滑块一,各所述滑块一均趋向靠近滑移块一的方向运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一能够夹紧滑移块一,进一步辅助滑移槽一和滑移块一的固定,进而固定第一抗裂板层。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抗裂板层远离抗压内板层竖直开设有两滑移槽二,所述第一保温板层靠近第一抗裂板层的一侧固接有能够插入相应的两滑移槽二内的两滑移块二,各所
述滑移槽二对应各滑移块二的两侧均滑移连接有滑块二,各所述滑块二均趋向靠近滑移块二的方向运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二趋向靠近滑移块二的方向运动,进而使滑块二夹紧滑移块二,进而固定第一保温板层。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板层远离第一抗裂板层的一侧固接有多个凸块一,所述第一保温板层的一侧设置有钢丝网格层,所述钢丝网格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温板层,所述第二保温板层的一侧固接有多个凸块二,各所述凸块一和凸块二均能够插入钢丝网格层内,且各凸块一与对应的凸块二能够抵接在一起。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凸块一均能够插入钢丝网格层,各凸块二均能够插入钢丝网格层,进而固定第一保温板层、钢丝网格层以及第二保温板层。
[0017]可选的,各所述凸块一靠近钢丝网格层的一侧固接有卡块,各所述凸块二靠近钢丝网格层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能够插入卡槽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进一步插入卡槽内,进一步加固第一保温板层、钢丝网格层以及第二保温板层。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保温板层远离钢丝网格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裂板层,所述第二保温板层远离钢丝网格层的一侧固接有竖直设置的滑移块三,两所述滑移块三分别能够插入相应的两滑移槽三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三能够插入滑移槽三内,滑移槽三的设置对于滑移块的插入具有导向作用。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抗裂板层远离第二保温板层的一侧固接有滑移块四,所述抗压外板层靠近第二抗裂板层的一侧开设有滑移槽四,两所述滑移块四分别能够插入相应的两滑移槽四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四能够插入滑移槽四内,进而方便第二抗裂板层与抗压外板层之间的连接。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本申请设置的墙板本体,墙板本体各层之间均可拆卸连接,不仅方便各层之间的搬运,而且各层之间拼接较方便,墙板本体通过螺栓一和螺母连接,进一步固定墙板本体的各层之间的连接,使墙体本体之间连接更稳固。
[0025]2.本申请设置的滑块一能够夹紧滑移块一,进一步辅助滑移槽一和滑移块一的固定,进而固定第一抗裂板层。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筑节能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筑节能墙板的剖视图。
[0028]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凸显螺母的剖视图。
[0030]图5是图4中B的放大图。
[003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凸显卡块的剖视图。
[0032]图7是图2中C的放大图。
[0033]图8是图4中D的放大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墙板本体;11、抗压内板层;111、滑移槽一;112、滑移块一;113、凹槽一;114、滑块一;115、弹簧一;12、第一抗裂板层;121、滑移槽二;122、滑移块二;123、凹槽二;124、滑块二;125、弹簧二;13、第一保温板层;131、凸块一;132、凸块二;133、卡块;134、卡槽;14、钢丝网格层;15、第二保温板层;151、滑移块三;152、滑移槽三;153、凹槽三;154、滑块三;155、弹簧三;16、第二抗裂板层;161、滑移块四;162、滑移槽四;163、凹槽四;164、滑块四;165、弹簧四;17、抗压外板层;18、支架;181、横杆;182、竖杆;19、螺栓一;191、螺母;2、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节能墙板。
[0037]参照图1,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1依次包括抗压内板层11、第一抗裂板层12、第一保温板层13、钢丝网格层14、第二保温板层15、第二抗裂板层16和抗压外板层17,抗压内板层11、第一抗裂板层12、第一保温板层13、钢丝网格层14、第二保温板层15、第二抗裂板层16和抗压外板层17两两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抗压内板层11为细石混凝土制备而成,第一保温板层13为泡沫混凝土板,第二保温板层15为聚苯乙烯泡沫板,第一抗裂板层12和第二抗裂板层16均为碳纤维布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本体(1),所述墙板本体(1)依次包括抗压内板层(11)、第一抗裂板层(12)、第一保温板层(13)、钢丝网格层(14)、第二保温板层(15)、第二抗裂板层(16)和抗压外板层(17),所述抗压内板层(11)、第一抗裂板层(12)、第一保温板层(13)、钢丝网格层(14)、第二保温板层(15)、第二抗裂板层(16)和抗压外板层(17)两两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墙板本体(1)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多个支架(18),所述墙板本体(1)的各拐角处均穿设有螺栓一(19),各所述螺栓一(19)的端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内板层(11)的一侧水平开设有两滑移槽一(111),所述第一抗裂板层(12)靠近抗压内板层(11)的一侧固接有两滑移块一(112),两所述滑移块一(112)分别能够插入相应的两滑移槽一(1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移槽一(111)对应各滑移块一(112)的两侧均滑移连接有滑块一(114),各所述滑块一(114)均趋向靠近滑移块一(112)的方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裂板层(12)远离抗压内板层(11)竖直开设有两滑移槽二(121),所述第一保温板层(13)靠近第一抗裂板层(12)的一侧固接有能够插入相应的两滑移槽二(121)内的两滑移块二(122),各所述滑移槽二(121)对应各滑移块二(122)的两侧均滑移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献清孔婧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