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752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钢丝圈包胶系统包括鼓装置,所述鼓装置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未充气的胶囊,其包括条带压板、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鼓装置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条带压板固定连接;当将条带的条带头输送至胶囊的表面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通过物理方式固定连接或者磁性耦合方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巧妙地设置条带压板、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结构及位置关系,以实现将条带头压紧于条带压板与胶囊之间,并可使其跟随鼓装置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将条带均匀地缠绕至胶囊表面的技术效果。条带均匀地缠绕至胶囊表面的技术效果。条带均匀地缠绕至胶囊表面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申请人于2020年6月12日递交一件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2010532824.9,专利名称为:一种钢丝圈包胶系统及其包胶方法,通过该钢丝圈包胶系统制造的覆胶钢丝圈,胶片(即橡胶材质的条带)包覆钢丝圈的效果较好,质量较佳,但客户反馈条带的料头(即条带头)在输送至鼓装置2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的气囊23(即胶囊)时不易固定,如采用在气囊23的表面设置粘性物质方式固定条带头,则在卸载覆胶钢丝圈时分离粘性物质较为困难,操作不便,如通过吸真空方式固定条带头,则固定效果不佳,且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钢丝圈包胶系统包括鼓装置,所述鼓装置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未充气的胶囊,其包括条带压板、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鼓装置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条带压板固定连接;当将条带的条带头输送至胶囊的表面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通过物理方式固定连接或者磁性耦合方式固定连接,以将条带头压紧于条带压板与胶囊之间。
[0004]优先地,所述钢丝圈包胶系统还包括机械抓手,所述条带压板组件还包括机械抓手夹座,所述机械抓手夹座设置有定位孔,且所述机械抓手夹座与所述条带压板相固定连接。
[0005]优先地,所述条带压板进一步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与压片,所述压片设置于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
[0006]优先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鼓装置的侧壁上。
[0007]优先地,第二固定件为可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吸合的第二磁性元件或者金属元件。
[0008]优先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夹持元件,设置于鼓装置的侧壁上。
[0009]优先地,所述压片为弹性压片。
[0010]优先地,所述压弹性压片可以是金属弹性压片或者塑料弹性压片。
[0011]优先地,所述压片固定设置于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的中间位置。
[0012]优先地,所述压片突出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的侧边设置。
[0013]本技术公开的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通过巧妙地设置条带压板、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结构及位置关系,以实现将条带头压紧于条带压板与胶囊之间,并可使其跟随鼓装置同步转动以实现将条带均匀地缠绕至胶囊表面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整体示意图。
[0015]附图2为条带压板组件部分示意图。
[0016]附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钢丝圈包胶系统包括鼓装置10,所述鼓装置1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未充气的胶囊20,所述条带压板组件包括条带压板30、第一固定件40与第二固定件50;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40设置于鼓装置10上,所述第二固定件50与所述条带压板30固定连接;当将条带的条带头(未图示)输送至胶囊20的表面时,所述第一固定件40与第二固定件50通过物理方式固定连接或者磁性耦合方式固定连接,以将条带头压紧于条带压板30与胶囊20之间,当所述鼓装置10转动时,所述第一固定件40、第二固定件50、条带压板30、以及压紧于条带压板30与胶囊20之间的条带头共同与鼓装置10同步转动,以实现将条带缠绕至胶囊20的表面。本技术通过条带压板组件方式固定条带头可以很好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且条带头固定稳固,使用方便。需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述的钢丝圈包胶系统与202010532824.9号专利申请中的完全相同,具体结构及原理不再赘述。
[0019]此外,本技术中所述条带压板30进一步包括:第一压板301、第二压板302与压片303,所述压片303设置于第一压板301与第二压板302之间。较佳地,所述压片303为弹性压片,以避免压片刮伤条带或者使条带变形;具体而言,所述压弹性压片可以是金属弹性压片或者塑料弹性压片。另外,在结构上,所述压片303固定设置于第一压板301与第二压板302的中间位置处,且与条带相对应设置,如图1中所述的中间位置处的压片303,同时省略其两侧的压片303,但设置于中间位置处的压片303宽度需可覆盖条带的宽度;较佳地,所述压片303可以突出于所述第一压板301和/或第二压板302的侧边设置。
[0020]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固定件40可以为第一磁性元件,具有磁性,如磁铁等,其设置于鼓装置10的侧壁上;第二固定件50为可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吸合的第二磁性元件,如与第一磁性元件极性相反的磁铁,或者是可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吸合金属元件,如铁质元件。通过上述设置后,当条带头输送至预定位置时,可以人工操作将第二固定件50及与其相固定连接的条带压板30放置于条带头上,进而通过第二固定件50与第一固定件40相吸合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二固定件50、条带压板30与第一固定件40相配合将条带头压紧于条带压板30与胶囊20之间并与鼓装置10同步转动,实现将条带缠绕至胶囊20的表面。
[0021]可选择地,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固定件40还可以为夹持元件,如夹子结构,设置于鼓装置的侧壁上。此时,第二固定件50可以是任何具有与夹子结构相匹配的构件。通过上述设置后,当条带头输送至预定位置时,可以人工操作将将第二固定件50及与其相固定连接的条带压板30放置于条带头上,进而通过第一固定件40将第二固定件50夹紧以固定连
接,实现第二固定件50、条带压板30与第一固定件40相配合将条带头压紧于条带压板30与胶囊20之间并与鼓装置10同步转动,实现将条带缠绕至胶囊20的表面。
[0022]优先地,本技术中所述钢丝圈包胶系统还可以设置一机械抓手(未图示),同时在所述条带压板组件上设置机械抓手夹座60,所述机械抓手夹座60设置有定位孔601与所述机械抓手相配合,实现机械抓手对机械抓手夹座60的抓取或释放动作,以及将所述机械抓手夹座60与所述条带压板30相固定连接。通过上述配置后,当条带头输送至预定位置时,通过机械抓手抓紧或释放机械抓手夹座60以实现将第二固定件50与第一固定件40分离或者固定连接动作,实现固定条带头或者释放条带头的自动化作业,可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力成本,且作业效率高,操作准确度高。具体原理简述如下:先通过机械抓手将机械抓手夹座60抓紧,即将与机械抓手夹座60固定的第二固定件50、条带压板30固定连接,然后当条带头被输送至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钢丝圈包胶系统包括鼓装置,所述鼓装置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未充气的胶囊,所述条带压板组件的特征在于:包括条带压板、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于鼓装置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条带压板固定连接;当将条带的条带头输送至胶囊的表面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通过物理方式固定连接或者磁性耦合方式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圈包胶系统还包括机械抓手,所述条带压板组件还包括机械抓手夹座,所述机械抓手夹座设置有定位孔,且所述机械抓手夹座与所述条带压板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压板进一步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与压片,所述压片设置于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圈包胶系统用的条带压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
申请(专利权)人: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