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透明膜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89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透明膜包装机,包括机架组件、外罩壳组件、上下烫组件、轨道成型组件、主体组件、滚膜组件、机头组件、输送组件、主轴组件,所述外罩壳组件固定装设在机架组件上方,所述上下烫组件设置在外罩壳组件左端,所述轨道成型组件设置在外罩壳组件上方,所述主体组件设在外罩壳组件内,所述滚膜组件架设在机架组件上方后侧,所述机头组件设置在外罩壳组件上方中部,所述输送组件架设在外罩壳组件上,输出端与机头组件衔接,所述主轴组件设置在外罩壳组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机械传动为主、气动元件为辅的动力传输结构,各组件动力均由三相异步变频电机提供,主体组件采用特有的圆柱凸轮结构,传动平稳可靠、生产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透明膜包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是一种包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透明膜包装机。

技术介绍

[0002]透明膜包装机又称三维包装机,三维透明膜包装机,是以BOPP膜或PVC膜为包装材料,将被包装物形成三维六面体折叠封包的中包设备,广泛用于化妆品、药品、食品、保健用品、音像制品、文具用品、日用品以及其它的盒外透明膜三维贴体包装,起到防伪、防潮、防尘、防擦、美化等作用,深受众多产品厂商的青睐,并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0003]膏霜水乳类产品或相类似中等尺寸产品的包装,常常采用包装范围更大一级的透明膜包装机进行包装覆膜,而大机器的整机结构以及各执行机构行程相对于此类产品来说又过大,导致机器工作效率低;此类机器又常以气动元件作为执行元件,机器稳定性因气源压力不稳定而受限,而气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又为后期保养和维护产生不少的成本;机器内部动力传递结构十分复杂,使得机器各动作稳定性不高、故障率较高、日常维护困难,动力转换结构、传递精度和传递顺畅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此,需要开发一款以机械传动为主、气动元件为辅的工作效率高、转产快、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的透明膜包装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透明膜包装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透明膜包装机,包括机架组件、外罩壳组件、上下烫组件、轨道成型组件、主体组件、滚膜组件、机头组件、输送组件、主轴组件,所述外罩壳组件固定装设在机架组件上方,所述上下烫组件设置在外罩壳组件左端,所述轨道成型组件设置在外罩壳组件上方,左端与下烫组件衔接,所述主体组件设在外罩壳组件内,所述滚膜组件架设在机架组件上方后侧,且位于上下烫组件、轨道成型组件上方,所述机头组件设置在外罩壳组件上方中部,左侧与轨道成型组件衔接,所述输送组件架设在外罩壳组件上,输出端与机头组件衔接,所述主轴组件设置在外罩壳组件内;
[0006]所述机架组件包括主框架、电机带轮、三相异步电机、电机座、电机调节座、拉簧座、万向轮、支撑地脚,所述主框架,包括下底板、内框架,下底板与内框架固定连接,内框架横向设置在下底板的中心区域,所述电机座装设在内框架内,所述电机调节座设置在电机座上,可根据需要调整安装位置,所述三相异步电机固定装设在电机座上,所述三相异步电机为变频电机,所述拉簧座设置在内框架上,四个所述支撑地脚分别与下底板四角螺接,可调节下底板与地面之间的净高,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装设在下底板阴角位置,调节支撑地脚伸长量可移动或停放整机,通过设置机架组件,主动力采用三相异步变频电机,各组件动力均由三相异步变频电机提供,仅需外部少量供气,即可保障运行,具有传动平稳可靠、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0007]所述外罩壳组件包括框架、前上盖、手轮封门、副控制面板、主控制面板、电箱、后上盖,所述框架固定装设在下底板上,所述前上盖设置在框架顶面前缘,所述后上盖设置在框架顶面后缘,所述手轮封门设置在框架中部前侧,所述副控制面板设置在前上盖右端,用于控制机器启停、连续运行、点动调试,所述电箱设置在框架右侧,所述主控制面板设置在电箱上端斜面上,用于机器启停、单点调试外还包括各加热区温度设置、主机速度调节、故障报警等功能,通过设置外罩壳组件,主框架为铝型材,其余各覆盖件由优质不锈钢加工而成,整机外观简洁大方,便于清洁保养,各防护门采用钥匙锁门扣,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08]所述上下烫组件包括穿线软管连接板、上烫板支角撑、上烫板调节块、上烫板固定板、上下整形轴、下整形板、下烫板隔柱、下烫板支撑垫板、销钉、下烫联板、上烫板铜套、上整形板、上烫板隔柱、上烫板调节板、滚动轴承,所述穿线软管连接板固定装设在上烫板固定板上,向左呈悬臂状,用以固定电气软管,所述上烫板支角撑,纵剖面呈倒T型,其竖直端与上烫板调节块连接,所述上烫板调节块设置在上烫板固定板中部,上下移动连接在上烫板固定板左侧中部,所述上烫板固定板两端固定装设在一对上下整形轴顶端,一对所述上下整形轴分别贯穿对应的上烫板铜套延伸至主体组件,所述下烫联板两端分别与一对上下整形轴下端固定套接,一对所述销钉分别贯穿下烫联板与上下整形轴套接处,将两者卡接,一对所述上烫板调节板固定装设在上烫板支角撑平直段底面前后两缘,所述上烫板隔柱固定装设在上烫板调节板底面两端,所述上整形板与上烫板隔柱固定连接,一对所述上烫板铜套分别固定装设在前上盖、后上盖左段面板上,所述下整形板设置在一对上烫板铜套之间,所述下烫板隔柱对称固定装设在下整形板底面,一对所述下烫板支撑垫板两端固定装设在左右两侧的两下烫板隔柱上,所述滚动轴承栓接在下烫联板中心,所述滚动轴承下方设有一个上烫凸轮,通过设置上下烫组件,当包装盒进入上下烫组件时,受上烫凸轮驱动,带动上整形板上下移动,与下整形板对包装盒上下两面施压热烫熨平;
[0009]所述轨道成型组件包括后折膜板、压包条、可调式压包固定座、前折膜板、中折膜板、压板、纵向线槽、前折膜板安装板、限位杆、压包隔套、限位杆锁圈、限位杆座、压包板隔柱、导膜板、座板、点烫轴承安装板、导杆、直线轴承、左右热烫板、轨道面板、限位挡条、第二穿线软管连接板、下整形板安装孔、导杆座,所述轨道面板固定在前上盖、后上盖之间的框架上,所述下整形板安装孔设置在轨道面板左端,用于装设下整形板,一对所述限位挡条,均呈L型,分别装设在对应座板的左侧,且分别位于下整形板前后两侧,一对所述座板分别活动装设在轨道面板的中部两侧,根据包装盒规格,沿轨道面板前后滑移,以调整间距,一对所述点烫轴承安装板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座板左段外侧,一对所述第二穿线软管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点烫轴承安装板外侧,一对所述左右热烫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座板内侧前方,左端与相应的限位挡条的纵向条相邻,一对所述导杆座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点烫轴承安装板的外侧的轨道面板内缘,两组所述直线轴承分别活动贯穿对应的点烫轴承安装板、座板,前端分别与左右热烫板固定连接,后端与导杆座固定连接,一对所述后折膜板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座板内侧,左端分别与对应的左右热烫板相邻,右端设有外斜面,一对所述中折膜板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座板内侧,左、右端分别设有内斜面,且左段内斜面与对应的后折膜板外斜面齐平相邻,一对所述前折膜板安装板分别向内装设在对应的座板右端顶面,一对所述前折膜板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前折膜板安装板上,左端设有外斜面
与中折膜板右段内斜面齐平相邻,一对所述可调式压包固定座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座板内侧,一对所述压包条固定装设在对应可调式压包固定座上,位于左右热烫板、后折膜板、中折膜板、前折膜板内侧面上方,且右端倾斜向上,可根据包装盒高度调整其高度,以便包装盒经顶推折膜,一对导膜板设置在对应侧中折膜板、前折膜板内侧,可上下滑移固定,对包装盒前后侧的透明膜的下折膜进行引导,所述限位杆座设置在前侧座板右端的轨道面板上,所述限位杆装设在限位杆座上,所述限位杆锁圈装设在限位杆上,可根据需要调整、固定限位杆,一对所述压包隔套固定装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透明膜包装机,包括机架组件(1)、外罩壳组件(2)、上下烫组件(3)、轨道成型组件(4)、主体组件(5)、滚膜组件(6)、机头组件(7)、输送组件(8)、主轴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组件(2)固定装设在机架组件(1)上方,所述上下烫组件(3)设置在外罩壳组件(2)左端,所述轨道成型组件(4)设置在外罩壳组件(2)上方,左端与下烫组件3衔接,所述主体组件(5)设在外罩壳组件(2)内,所述滚膜组件(6)架设在机架组件(1)上方后侧,且位于上下烫组件(3)、轨道成型组件(4)上方,所述机头组件(7)固定设置在外罩壳组件(2)上方中部,左侧与轨道成型组件(4)衔接,所述输送组件(8)架设在外罩壳组件(2)上方右侧,输出端与机头组件(7)衔接,所述主轴组件(9)设置在外罩壳组件(2)内;所述机架组件(1),包括主框架(11)、电机带轮(12)、三相异步电机(13)、电机座(14)、电机调节座(15)、拉簧座(16)、万向轮(17)、支撑地脚(18),所述主框架(11)包括下底板(111)、内框架(112),下底板(111)与内框架(112)固定连接,内框架(112)横向设置在下底板(111)的中心区域,所述电机座(14)装设在内框架(112)内,所述电机调节座(15)设置在电机座(14)上,所述三相异步电机(13)固定装设在电机座(14)上,所述三相异步电机(13)为变频电机,所述拉簧座(16)设置在内框架(112)上,四个所述支撑地脚(18)分别与下底板(111)四角螺接,用于调节下底板(111)与地面之间的净高,四个所述万向轮(17)分别固定装设在下底板(111)阴角位置;所述外罩壳组件(2),包括框架(21)、前上盖(22)、手轮封门(23)、副控制面板(24)、主控制面板(25)、电箱(26)、后上盖(27),所述框架(21)固定装设在下底板(111)上,所述前上盖(22)设置在框架(21)顶面前缘,所述后上盖(27)设置在框架(21)顶面后缘,所述手轮封门(23)设置在框架(21)中部前侧,所述副控制面板(24)设置在前上盖(22)右端,所述电箱(26)设置在框架(21)右侧,所述主控制面板(25)设置在电箱(26)上端斜面上;所述上下烫组件(3),包括穿线软管连接板(301)、上烫板支角撑(302)、上烫板调节块(303)、上烫板固定板(304)、上下整形轴(305)、下整形板(306)、下烫板隔柱(307)、下烫板支撑垫板(308)、销钉(309)、下烫联板(310)、上烫板铜套(311)、上整形板(312)、上烫板隔柱(313)、上烫板调节板(314)、滚动轴承(315),所述穿线软管连接板(301)固定装设在上烫板固定板(304)上,向左呈悬臂状,所述上烫板支角撑(302),纵剖面呈倒T型,其竖直端与上烫板调节块(303)连接,所述上烫板调节块(303)设置在上烫板固定板(304)中部,上下移动连接在上烫板固定板(304)左侧中部,所述上烫板固定板(304)两端固定装设在一对上下整形轴(305)顶端,一对所述上下整形轴(305)分别贯穿对应的上烫板铜套(311)延伸至主体组件(5),所述下烫联板(310)两端分别与一对上下整形轴(305)下端固定套接,一对所述销钉(309)分别贯穿下烫联板(310)与上下整形轴(305)套接处,将两者卡接,一对所述上烫板调节板(314)固定装设在上烫板支角撑(302)平直段底面前后两缘,所述上烫板隔柱(313)固定装设在上烫板调节板(314)底面两端,所述上整形板(312)与上烫板隔柱(313)固定连接,一对所述上烫板铜套(311)分别固定装设在前上盖(22)、后上盖(27)左段面板上,所述下整形板(306)设置在一对上烫板铜套(311)之间,所述下烫板隔柱(307)对称固定装设在下整形板(306)底面,一对所述下烫板支撑垫板(308)两端固定装设在左右两侧的两下烫板隔柱(307)上,所述滚动轴承(315)栓接在下烫联板(310)中心,所述滚动轴承下方设有一个上烫凸轮;所述轨道成型组件(4),包括后折膜板(401)、压包条(402)、可调式压包固定座(403)、
前折膜板(404)、中折膜板(405)、压板(406)、前折膜板安装板(407)、限位杆(408)、压包隔套(409)、限位杆锁圈(410)、限位杆座(411)、压包板隔柱(412)、导膜板(413)、座板(414)、点烫轴承安装板(415)、导杆(416)、直线轴承(417)、左右热烫板(418)、轨道面板(419)、限位挡条(420)、第二穿线软管连接板(421)、下整形板安装孔(422)、导杆座(423),所述轨道面板(419)固定在前上盖(22)、后上盖(27)之间的框架(21)上,所述下整形板安装孔(422)设置在轨道面板(419)左端,用于装设下整形板(306),一对所述限位挡条(420),均呈L型,分别装设在对应座板(414)的左侧,且分别位于下整形板(306)前后两侧,一对所述座板(414)分别活动装设在轨道面板(419)的中部两侧,一对所述点烫轴承安装板(415)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座板(414)左段外侧,一对所述第二穿线软管连接板(421)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点烫轴承安装板(415)外侧,一对所述左右热烫板(418)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座板(414)内侧前方,左端与相应的限位挡条(420)的纵向条相邻,一对所述导杆座(423)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点烫轴承安装板(415)的外侧的轨道面板(419)内缘,两组所述直线轴承(417)分别活动贯穿对应的点烫轴承安装板(415)、座板(414),前端分别与左右热烫板(418)固定连接,后端与导杆座(423)固定连接,一对所述后折膜板(401)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座板(414)内侧,左端分别与对应的左右热烫板(418)相邻,右端设有外斜面,一对所述中折膜板(405)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座板(414)内侧,左、右端分别设有内斜面,且左段内斜面与对应的后折膜板(401)外斜面齐平相邻,一对所述前折膜板安装板(407)分别向内装设在对应的座板(414)右端顶面,一对所述前折膜板(404)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前折膜板安装板(407)上,左端设有外斜面与中折膜板(405)右段内斜面齐平相邻,一对所述可调式压包固定座(403)分别固定装设在对应的座板(414)内侧,一对所述压包条(402)固定装设在对应可调式压包固定座(403)上,位于左右热烫板(418)、后折膜板(401)、中折膜板(405)、前折膜板(404)内侧面上方,且右端倾斜向上,一对所述导膜板(413)设置在对应侧中折膜板(405)、前折膜板(404)内侧,所述限位杆座(411)设置在前侧座板(414)右端的轨道面板(419)上,所述限位杆(408)装设在限位杆座(411)上,所述限位杆锁圈(410)装设在限位杆(408)上,用于调整、固定限位杆(408),一对所述压包隔套(409)固定装设在轨道面板(419)上,且位于对应的限位杆座(411)右边,用于支撑压板(406),且与包装盒高度匹配,所述压板(406)前后两端分别装设在压包板隔柱(412)上,且左侧与前折膜板(404)衔接,前后两侧均设有夹层,中部设有纵向线槽(406a),若干所述压包板隔柱(412)等距间隔装设在压板(406)的夹层之间;所述主体组件(5),包括第一传动链轮(501)、平烫凸轮(502)、墙板(503)、折角凸轮(504)、前摆杆(505)、手盘轮(506)、长侧封摆杆(507)、长侧封凸轮(508)、从动带轮(509)、长侧封导轨安装座(510)、下折膜摆杆(511)、下折膜连接板(512)、折角连接块(513)、长侧封烫板(514)、推包圆柱凸轮(515)、推包滑块(516)、料仓内圆弧板(517)、链轮罩壳(518)、同步带(519)、第二传动链轮(520)、下折膜凸轮(521)、左右封顶块(522)、驱动杆(523)、手盘轮轴(524)、从动轮轴(525)、推包带轮(526),一对所述墙板(503)上缘分别与轨道面板(419)底面前后两侧边缘固定连接,下缘与主框架(11)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轮(501)纵向设置在轨道面板(419)左段底面正下方,所述平烫凸轮(502)固定装设在第一传动链轮(501)右侧,一对所述折角凸轮(504)对称设置在墙板(503)外侧上方,一对所述前摆杆(505)对称设置在墙板(503)外侧上方,分别与对应的折角凸轮(504)相抵,其水平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文张国召肖剑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军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