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25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涉及抗震支吊架技术领域,包括: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两者共同使用一个活塞杆;滑槽装置,包括能够相对滑动的滑槽底板和滑槽垫片,滑槽垫片靠近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的一侧,活塞杆的中间部位与滑槽垫片固定连接;底板固定件,位于滑槽垫片的延伸方向上,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中的两者之一与底板固定件固定连接;保护壳,罩设在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的上方,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两者中与底板固定件连接的另一者与保护壳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共同使用一个活塞杆,使得该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初始刚度小,避免出现抗震固定件应力集中现象,缓冲地震力能力强。缓冲地震力能力强。缓冲地震力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支吊架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

技术介绍

[0002]综合抗震支吊架是对建筑设备及管线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抗震措施,是以主要承担地震荷载的抗震支撑系统。其构成主要有锚固件、竖向支撑、抗震斜杆、抗震固定件等。综合抗震支吊架将给排水、暖通、电气、消防等机电安装各专业的支吊架综合在一起,实现统筹规划设计,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支吊架系统。该系统为机电管线固定的牢固性及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设计选型与合理设置,进而实现复杂管线综合支吊架的高质量施工,确保管线布置的合理美观并最大限度地节省空间。
[0003]在传统的综合抗震支架系统中,抗震斜杆件主要是由C型槽钢通过抗震固定件刚性连接在楼板和门型承重支架之间,抗震固定件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抵御地震作用力的形式为“硬抗”,结构相对较刚使得震后易发生破坏且维修成本高。
[0004]因此,为了使抗震斜杆受力更加均匀,瞬时抵抗地震力效果更好,恢复能力更强,设计出了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目的在于让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起到有效缓冲地震力的作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包括:
[0008]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两者共同使用一个活塞杆;
[0009]滑槽装置,包括能够相对滑动的滑槽底板和滑槽垫片,所述滑槽垫片靠近所述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的一侧,所述活塞杆的中间部位与所述滑槽垫片固定连接;
[0010]底板固定件,位于所述滑槽垫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中的两者之一与所述底板固定件固定连接;
[0011]保护壳,罩设在所述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的上方,所述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两者中与所述底板固定件连接的另一者与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该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还包括传力连接件,所述活塞杆的中间部位与所述滑槽垫片通过所述传力连接件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壳、第一阻隔片和弹簧,所述第一阻隔片设置于所述液压壳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阻隔片的边缘与所述液压壳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伸入所述液压壳内并与所述第一阻隔片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伸入所述液压壳的部分上,所述第一阻隔片远离所述活塞杆一侧与所述液压壳的内壁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气压装置包括气压壳和第二阻隔片,所述气压壳具有气压内腔和
气道,所述气道位于所述气压内腔的外侧,所述第二阻隔片设置在所述气压内腔的内部,所述第二阻隔片与所述气压内腔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伸入所述气压内腔并与所述第二阻隔片连接,所述第二阻隔片将所述气压内腔分为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气道连通的气孔,所述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气道内均填充有惰性气体。
[0015]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壳与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气压壳与所述底板固定件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该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还包括斜拉杆固定件,所述斜拉杆固定件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斜拉杆固定件与所述滑槽底板远离所述底板固定件的一端铰接,另一个所述斜拉杆固定件与所述底板固定件远离所述滑槽底板的一端铰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底板与所述滑槽垫片通过滚珠机械咬合,以实现所述滑槽底板和滑槽垫片的相互滑动。
[0018]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底板靠近所述底板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滑槽垫片靠近所述滑槽底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滑槽限位件,在所述滑槽垫片与滑槽底板发生相对滑动过程中,所述挡板能够对所述滑槽限位件进行限位。
[0019]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通过将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共同使用一个活塞杆,使得该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初始刚度小,避免出现抗震固定件应力集中现象,缓冲地震力能力强,整体结构更安全,能实现综合抗震支架系统受到地震力后恢复到原位,能调节抵抗瞬时地震冲击力的能力,结构原理简单,替换方便,装置使用寿命长,获取容易,结构尺寸可自由调节,随安装环境变化而变化。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的爆炸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滑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为液压装置;11为液压壳;12为第一阻隔片;13为弹簧;2为气压装置;21为气压壳;22为第二阻隔片;3为活塞杆;4为滑槽装置;41为滑槽底板;42为滑槽垫片;5为底板固定件;6为保护壳;7为传力连接件;8为非牛顿流体;9为气压内腔;10为气道;20为惰性气体;30为斜拉杆固定件;40为挡板;50为滑槽限位件;60为楼板;70为门型承重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参见图1

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包括:
[0032]液压装置1和气压装置2,两者共同使用一个活塞杆3;
[0033]滑槽装置4,包括能够相对滑动的滑槽底板41和滑槽垫片42,滑槽垫片42靠近液压装置1和气压装置2的一侧,活塞杆3的中间部位与滑槽垫片42固定连接;
[0034]底板固定件5,位于滑槽垫片42的延伸方向上,液压装置1和气压装置2中的两者之一与底板固定件5固定连接;
[0035]保护壳6,罩设在液压装置1和气压装置2的上方,液压装置1和气压装置2两者中与底板固定件5连接的另一者与保护壳6固定连接。
[0036]其中,通过将液压装置1和气压装置2共用一个活塞杆3,在地震发生的情况下,液压装置1和气压装置2发生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两者共同使用一个活塞杆;滑槽装置,包括能够相对滑动的滑槽底板和滑槽垫片,所述滑槽垫片靠近所述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的一侧,所述活塞杆的中间部位与所述滑槽垫片固定连接;底板固定件,位于所述滑槽垫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中的两者之一与所述底板固定件固定连接;保护壳,罩设在所述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的上方,所述液压装置和气压装置两者中与所述底板固定件连接的另一者与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力连接件,所述活塞杆的中间部位与所述滑槽垫片通过所述传力连接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壳、第一阻隔片和弹簧,所述第一阻隔片设置于所述液压壳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阻隔片的边缘与所述液压壳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伸入所述液压壳内并与所述第一阻隔片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伸入所述液压壳的部分上,所述第一阻隔片远离所述活塞杆一侧与所述液压壳的内壁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支吊架抗震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装置包括气压壳和第二阻隔片,所述气压壳具有气压内腔和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明曹海莹彭颖付梓宴徐国贺武崇福朱伟龙叶全喜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