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431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包括带窗洞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叶板、保温层、现浇空腔、内叶板;保温层、现浇空腔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上贴附一防水透气膜;现浇空腔、内叶板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上贴附一防水隔气膜;防水透气膜、防水隔气膜外侧涂覆一层覆盖外叶板、保温层、现浇空腔、内叶板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的抹灰层;现浇空腔内靠近防水透气膜处埋设一节能副框。防水透气膜处埋设一节能副框。防水透气膜处埋设一节能副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墙节点,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属于窗墙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外围护体系包括了硅墨烯反打保温、夹心保温实心剪力墙体系等,已在一些项目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当前超低能耗窗墙节点仍多采用外挂式的安装方式,安全性有一定隐患。
[0003]如何针对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体系,提供一种超低能耗的窗墙节点,同时要满足构造合理性与防水、保温及气密性要求,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填补基于超低能耗要求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构造的空白,同时解决系统窗外挂安装及传统预埋附框所存在的防水、气密性及安全性问题。
[0005]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包括带窗洞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所述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叶板1、保温层3、现浇空腔、内叶板2;所述保温层3、现浇空腔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上贴附一防水透气膜6;所述现浇空腔、内叶板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上贴附一防水隔气膜12;所述防水透气膜6、防水隔气膜12外侧涂覆一层覆盖外叶板1、保温层3、现浇空腔、内叶板2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的抹灰层7;所述现浇空腔内靠近所述防水透气膜6处埋设一节能副框5。
[0007]优选的,所述保温层3为80m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外叶板1厚60mm,现浇空腔厚140mm,内叶板厚80mm。
[0009]优选的,所述窗框为带中置遮阳的三玻两腔并填惰性气体的系统窗。
[0010]优选的人,所述节能副框5为木塑复合材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节能副框5的外端相对于现浇空腔的端面向内嵌入5mm。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节能副框5在现浇空腔完成浇筑但未凝固时,嵌入所述现浇空腔之中。
[0013]优选的,所述窗框为内置遮阳断桥隔热铝合金窗9。
[0014]进一步的,抹灰层7与所述内置遮阳断桥隔热铝合金窗9交接之处设有耐候密封胶14。
[0015]优选的,所述抹灰层7的厚度为15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基于双面叠合保温夹心墙体构造及窗墙节点构造实现了超低能耗要求。
[0018]2)利用双面叠合体系现浇空腔的后浇段实现节能附框免额外封边措施的现场一
体化预埋浇筑。
[0019]3)节能附框5mm内,配合防水隔汽膜与防水透气膜,很好解决了节能附框、隔热垫块与窗框衔接处防水、气密性问题。
[0020]4)通过在现浇段现场一体化预埋浇筑,确保了窗墙系统的可靠连接,有效避免了传统外挂安装的安全隐患与耐久性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的立面剖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的俯视剖视图。
[0023]图中,1.外叶板,2.内叶板,3.聚氨酯保温层,4.现浇混凝土,5.节能副框,6.防水透气膜,7.抹灰层,8.耐候密封胶,9.内置遮阳断桥隔热铝合金窗,11.三钢化中空玻璃,12.防水隔气膜,14.耐候密封胶,15.底部填塞防水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参见图1

2,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包括带窗洞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所述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叶板1、保温层3、现浇空腔、内叶板2;所述保温层3、现浇空腔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上贴附一防水透气膜6;所述现浇空腔、内叶板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上贴附一防水隔气膜12;所述防水透气膜6、防水隔气膜12外侧涂覆一层覆盖外叶板1、保温层3、现浇空腔、内叶板2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的抹灰层7;所述现浇空腔内靠近所述防水透气膜6处埋设一节能副框5。
[0026]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保温层3为80m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
[0027]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外叶板1厚60mm,现浇空腔厚140mm,内叶板厚80mm。
[0028]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窗框为带中置遮阳的三玻两腔并填惰性气体的系统窗。
[0029]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节能副框5为木塑复合材质。
[0030]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节能副框5的外端相对于现浇空腔的端面向内嵌入5mm。节能副框5配合防水隔汽膜与防水透气膜,具备很好的防水及气密性性能,节能附框与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后浇段实现现场一体化预埋浇筑。
[0031]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节能副框5在现浇空腔完成浇筑但未凝固时,嵌入所述现浇空腔之中。
[0032]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窗框为内置遮阳断桥隔热铝合金窗9。
[0033]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抹灰层7与所述内置遮阳断桥隔热铝合金窗9交接之处设有耐候密封胶14。
[0034]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抹灰层7的厚度为15mm。
[0035]本技术首次完整构建符合超低能耗要求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体构造及窗墙节点构造;利用双面叠合体系后浇段实现节能附框免额外封边措施的现场一体化预埋浇筑;节能附框5mm内嵌创新构造,配合防水隔汽膜与防水透气膜,很好解决了节能附框、隔热垫块与窗框衔接处防水、气密性问题;通过在现浇段现场一体化预埋浇筑,确保了窗墙系统的可靠连接,有效避免了传统外挂安装的安全隐患与耐久性问题。
[0036]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窗洞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所述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叶板(1)、保温层(3)、现浇空腔、内叶板(2);所述保温层(3)、现浇空腔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上贴附一防水透气膜(6);所述现浇空腔、内叶板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上贴附一防水隔气膜(12);所述防水透气膜(6)、防水隔气膜(12)外侧涂覆一层覆盖外叶板(1)、保温层(3)、现浇空腔、内叶板(2)靠近窗框一侧的端面的抹灰层(7);所述现浇空腔内靠近所述防水透气膜(6)处埋设一节能副框(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为80m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板(1)厚60mm,现浇空腔厚140mm,内叶板厚8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体系的低能耗窗墙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恽燕春程亮徐爽成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紫宝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