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喂入效率高的拉茎辊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99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喂入效率高的拉茎辊组合,包括导入段和茎穗分离段,导入段整体轮廓为锥形,右短拉茎辊和左长拉茎辊的导入段之间形成楔形入口;还包括间距调节元件,其包括拉茎辊瓦盒和丝杆调节机构,拉茎辊瓦盒可相对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入段,丝杆调节机构分别连接拉茎辊瓦盒和摘穗机构的机架;右短拉茎辊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长度相等,右短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相等;其中,右短拉茎辊的后端与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580~730mm,左长拉茎辊的后端与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3为600~750mm,且L2<L3;所述导入段除了拉茎辊瓦盒的位置以外均设置有螺旋筋。整个导入段上均设置有螺旋导入筋,有利于秸秆的导入。有利于秸秆的导入。有利于秸秆的导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喂入效率高的拉茎辊组合


[0001]本技术涉及玉米收获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喂入效率高的拉茎辊组合。

技术介绍

[0002]摘穗机构是玉米收获机的核心部件,摘穗机构优劣决定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的质量和效率。
[0003]摘穗机构主要包括拉茎辊和摘穗板,摘穗时,玉米株在拉茎辊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玉米果穗位于摘穗板上方,且摘穗板之间的间隙大于玉米秸秆小于果穗,由于玉米株向下运动且果穗保持在摘穗板之上,果穗即被“拽”下来。
[0004]现有技术中的拉茎辊,其导入部外周的螺旋导入筋是不完整的,只有导锥头外周设置有螺旋导入筋,秸秆不容易进入一对拉茎辊之间的间隙,不利于秸秆的喂入。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秸秆高效喂入的拉茎辊组合为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喂入效率高的拉茎辊组合,包括导入段和茎穗分离段,导入段整体轮廓为锥形,右短拉茎辊和左长拉茎辊的导入段之间形成楔形入口;
[0008]还包括间距调节元件,其包括拉茎辊瓦盒和丝杆调节机构,拉茎辊瓦盒可相对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入段,丝杆调节机构分别连接拉茎辊瓦盒和摘穗机构的机架;
[0009]右短拉茎辊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长度相等,右短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相等;
[0010]其中,右短拉茎辊的后端与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580~730mm,左长拉茎辊的后端与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3为600~750mm,且L2<L3;
[0011]所述导入段除了拉茎辊瓦盒的位置以外均设置有螺旋筋。
[0012]进一步的,L2为585、585.5、595、595.5、605、605.5、615、615.5、625、625.5、635、635.5、645、645.5、655、655.5、665、665.5、675、675.5、685、685.5、695、695.5、705、705.5、715、715.5、725或725.5mm;
[0013]L3为600、600.5、610、610.5、620、620.5、630、630.5、640、640.5、650、650.5、660、660.5、670、670.5、680、680.5、690、690.5、700、700.5、710、710.5、720、720.5、730、730.5、740、740.5或750mm。
[0014]进一步的,右短拉茎辊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长度均为L1,且L1为700~910mm;
[0015]右短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均为L4,且L4为510~630mm。
[0016]进一步的,L1为708、708.5、728、728.5、748、748.5、768、768.5、788、788.5、808、808.5、828、828.5、848、848.5、868、868.5、888、888.5、908或908.5mm;
[0017]和/或,L4为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或621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茎穗分离段包括中间轴管和设置在中间轴管外周的拉茎元件;
[0019]茎穗分离段的后端还设置有球形接头元件。
[0020]进一步的,所述导入段包括前堵头和导锥头,所述前堵头固定安装于所述中间轴管的前端,导锥头通过轴头安装在前堵头的前端,且二者间隔布置,拉茎辊瓦盒设置于前堵头和导锥头之间;
[0021]其中,前堵头和导锥头的外周均设置有螺旋筋。
[0022]进一步的,L3

L2>D,其中,D为导锥头的后端与前堵头的前端之间距离。
[0023]进一步的,所述前堵头包括位于后端的尾柱和位于前端的锥台部,尾柱固定安装于中间轴管的内孔中,且锥台部的后端抵接中间轴管的前端,螺旋筋安装在锥台部的外周;
[0024]所述前堵头轴向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轴头后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
[0025]导锥头的后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轴头的前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导锥头的前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轴头的前端开设有螺纹盲孔,长螺栓穿过贯穿孔后螺纹连接于螺纹盲孔内。
[0026]进一步的,右短拉茎辊的锥台部的轴向长度L5为25~36mm,左长拉茎辊的锥台部的轴向长度L8为40~51mm,且L5<L8;
[0027]右短拉茎辊的导锥头的长度L6为135~156mm,左长拉茎辊的导锥头的长度L9为120~141mm,且L6>L9。
[0028]进一步的,L5为25、25.5、26、26.5、27、27.5、28、28.5、29、29.5、30、30.5、31、31.5、32、32.5、33、33.5、34、34.5、35、35.5或36mm;
[0029]L8为40、40.5、41、41.5、42、42.5、43、43.5、44、44.5、45、45.5、46、46.5、47、47.5、48、48.5、49、49.5、50、50.5或51mm。
[0030]进一步的,L6为135、135.5、137、137.5、139、139.5、141、141.5、143、143.5、145、145.5、147、147.5、149、149.5、151、151.5、153、153.5、155或155.5mm;
[0031]L9为120、120.5、122、122.5、124、124.5、126、126.5、128、128.5、130、130.5、132、132.5、134、134.5、136、136.5、138、138.5、140或140.5mm。
[003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33]本技术右短拉茎辊的后端与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580~730mm,左长拉茎辊的后端与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3为600~750mm,且L2<L3。通过该设置,一对拉茎辊的拉茎辊瓦盒位置交错,配合一对拉茎辊的导入段具有的螺旋筋,实现了导入段上螺旋筋的完整与连续。
[0034]左长拉茎辊的后端和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3,与右短拉茎辊的后端与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相比,二者的差大于导锥头的后端与前堵头的前端之间距离为D。使得左长拉茎辊的间距调节元件与右短拉茎辊的间距调节元件完全错开,也就是,左长拉茎辊的导入段无螺旋筋位置处与右短拉茎辊的导入段无螺旋筋位置处完全错开,实现了整个导入段上螺旋筋的完整与连续。
[0035]拉茎辊瓦盒安装在前堵头的锥台部和导锥头之间,通过设置右短拉茎辊的锥台部较短、导锥头较长,左长拉茎辊的锥台部较长、导锥头较短,使得一对拉茎辊的拉茎辊瓦盒位置交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喂入效率高的拉茎辊组合,包括导入段和茎穗分离段,导入段整体轮廓为锥形,右短拉茎辊和左长拉茎辊的导入段之间形成楔形入口;还包括间距调节元件,其包括拉茎辊瓦盒和丝杆调节机构,拉茎辊瓦盒可相对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导入段,丝杆调节机构分别连接拉茎辊瓦盒和摘穗机构的机架;右短拉茎辊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长度相等,右短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相等;其特征在于,右短拉茎辊的后端与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580~730mm,左长拉茎辊的后端与拉茎辊瓦盒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3为600~750mm,且L2<L3;所述导入段除了拉茎辊瓦盒的位置以外均设置有螺旋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茎辊组合,其特征在于:L2为585、585.5、595、595.5、605、605.5、615、615.5、625、625.5、635、635.5、645、645.5、655、655.5、665、665.5、675、675.5、685、685.5、695、695.5、705、705.5、715、715.5、725或725.5mm;L3为600、600.5、610、610.5、620、620.5、630、630.5、640、640.5、650、650.5、660、660.5、670、670.5、680、680.5、690、690.5、700、700.5、710、710.5、720、720.5、730、730.5、740、740.5或75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茎辊组合,其特征在于:右短拉茎辊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长度均为L1,且L1为700~910mm;右短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和左长拉茎辊的茎穗分离段的长度均为L4,且L4为510~63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茎辊组合,其特征在于:L1为708、708.5、728、728.5、748、748.5、768、768.5、788、788.5、808、808.5、828、828.5、848、848.5、868、868.5、888、888.5、908或908.5mm;和/或,L4为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或621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茎辊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茎穗分离段包括中间轴管和设置在中间轴管外周的拉茎元件;茎穗分离段的后端还设置有球形接头元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茎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衡李侠杨香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