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外壳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385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箱外壳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支架、驱动移载机构、升降机构及夹取翻转机构,夹取翻转机构用于夹取并翻转机箱外壳,升降机构与夹取翻转机构连接,驱动移载机构安装于支撑支架上并与升降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通过于支撑支架上设置驱动移载机构并于驱动移载机构上连接有升降机构,以驱动升降机构移动,从而驱动与升降机构连接的夹取翻转机构移动,实现夹取翻转机构可于机台和烘干线之间来回移动;夹取翻转机构用于夹取并翻转机箱外壳,升降机构和驱动移载机构可同步运行,配合升降机构,可驱动夹取翻转机构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便于上下料的执行,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减少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箱外壳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箱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机箱外壳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箱生产过程中,机箱外壳侧面需增加图文标示,涉及到移印及烘干工艺,现有技术中的移印及烘干工艺大多采用人工将机箱外壳侧面朝上放入于载具中,通过设备转盘旋转载具以使机箱外壳到达转印站点,转印工艺完成后,需人工将机箱外壳下料翻转至正面朝上以便后续烘干操作,如此往复循环工作,通过人工频繁上料下料翻转操作,人工投入大,生产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箱外壳下料装置以减少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机箱外壳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支架、驱动移载机构、升降机构及夹取翻转机构,所述夹取翻转机构用于夹取并翻转机箱外壳,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夹取翻转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夹取翻转机构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驱动移载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支架上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移动。
[0005]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升降机构通过固定架组件与所述驱动移载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架组件包括固定底板及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驱动移载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与所述固定底板垂直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固定连接板上。
[000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支架上设有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铰链支撑片、铰链条及铰链拖片,所述铰链支撑片位于所述驱动移载机构的上方,所述铰链条设于所述铰链支撑片上,所述铰链拖片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组件连接,所述铰链拖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铰链条的一端连接。
[0007]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连接板及升降气缸,所述支撑连接板与所述固定连接板连接,所述升降气缸通过安装架安装于所述支撑连接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夹取翻转机构连接。
[0008]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连接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夹取翻转机构通过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以沿所述滑轨滑动。
[000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夹取翻转机构的底端设有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包括缓冲连接架及油压缓冲器,所述缓冲连接架与所述支撑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油压缓冲器与所述缓冲连接架的末端连接。
[0010]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夹取翻转机构包括一翻转固定板及二分设于所述翻转固定板的两端的夹取翻转模块,所述翻转固定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夹取翻转模块
包括翻转组件及设于所述翻转组件上的夹取组件,所述翻转组件用于驱动控制所述夹取组件翻转,所述夹取组件用于夹取机箱外壳。
[0011]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气缸及翻转输出板,所述翻转气缸安装于所述翻转固定板上,所述翻转气缸的输出端通过翻转连接板与所述翻转输出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翻转输出板转动。
[0012]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夹取组件安装于所述翻转输出板上,所述夹取组件包括一夹取气缸及二夹持件,二所述夹持件分别与所述夹取气缸的两端的气缸输出驱动端连接,以使二所述夹持件随对应的气缸输出驱动端伸缩移动。
[0013]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机箱外壳下料装置还包括载具模块,所述载具模块设于所述支撑支架的靠近所述夹取翻转机构的一侧,所述载具模块包括载具承架,所述载具承架包括基板及垂直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基板相对且平行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设有机箱外壳固定板,所述机箱外壳固定板上设有用于与机箱外壳卡接的凸台,所述立板上设有用于与机箱外壳抵接的机箱支撑柱。
[0014]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一种机箱外壳下料装置通过于支撑支架上设置驱动移载机构并于驱动移载机构上连接有升降机构,以驱动升降机构移动,从而驱动与升降机构连接的夹取翻转机构移动,实现夹取翻转机构可于机台和烘干线之间来回移动,同时,夹取翻转机构用于夹取并翻转机箱外壳,升降机构和驱动移载机构可同步运行,配合升降机构,可驱动夹取翻转机构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便夹取翻转机构夹取放置机箱外壳,便于上料和下料的执行,无需大量人工手动操作,减少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的底面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的具体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的具体应用的主视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的具体应用的俯视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的载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的载具模块的具体应用
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识说明:10、机箱外壳下料装置;11、支撑支架;111、支架底板; 112、支架立板;113、驱动支板;114、支架侧板;12、驱动移载机构;121、驱动滑块;13、升降机构;131、支撑连接板;132、升降气缸;133、安装架;1331、安装底板;1332、安装侧板;134、驱动连接块;135、滑轨;14、夹取翻转机构;141、翻转固定板;142、夹取翻转模块;143、翻转组件;1431、翻转气缸; 1432、翻转输出板;1433、翻转连接板;144、夹取组件;1441、夹取气缸;1442、夹持件;1443、夹持块;15、固定架组件;151、固定底板;152、固定连接板; 153、固定侧板;16、铰链组件;161、铰链支撑片;162、铰链条;163、铰链拖片;17、缓冲模块;171、缓冲连接架;1711、缓冲连接底板;1712、缓冲连接侧板;172、油压缓冲器;18、载具模块;181、载具承架;182、基板;183、立板;1831、机箱支撑柱;184、承载板;185、机箱外壳固定板;186、连接夹板;20、机箱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箱外壳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支架、驱动移载机构、升降机构及夹取翻转机构,所述夹取翻转机构用于夹取并翻转机箱外壳,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夹取翻转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夹取翻转机构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驱动移载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支架上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通过固定架组件与所述驱动移载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架组件包括固定底板及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驱动移载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与所述固定底板垂直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固定连接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上设有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铰链支撑片、铰链条及铰链拖片,所述铰链支撑片位于所述驱动移载机构的上方,所述铰链条设于所述铰链支撑片上,所述铰链拖片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组件连接,所述铰链拖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铰链条的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连接板及升降气缸,所述支撑连接板与所述固定连接板连接,所述升降气缸通过安装架安装于所述支撑连接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夹取翻转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夹取翻转机构通过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以沿所述滑轨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箱外壳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翻转机构的底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湧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