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048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5
在纺纱机中纺纱纱线断开的情况下,利用吸引装置可靠地捕捉卷装侧的纺纱纱线。纺纱机具备纱线蓄留装置、吸引装置和纱线脱离杆。纱线蓄留装置配置于形成在纺纱装置与卷绕装置之间的纱线路径。吸引装置能够在比纱线蓄留装置靠纱线行进下游侧的位置吸引纺纱纱线,被固定地设置。纱线脱离杆能够变更纱线路径。纱线蓄留装置具备纱线蓄留罗拉及纱线钩挂部件。在纺纱装置与纱线蓄留装置之间纺纱纱线断开后,纺纱纱线残留于纱线蓄留罗拉,并且通过一边使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一边使纱线脱离杆向纱线脱离位置移动而使纺纱纱线从纱线钩挂部件脱离。在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且纱线脱离杆位于纱线脱离位置的期间,吸引装置为吸引状态。吸引装置为吸引状态。吸引装置为吸引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纱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一种将被供给的纱线在纱线蓄留装置中暂时蓄留后再在卷绕装置中卷绕而形成卷装的纺纱机。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这种纺纱机的精纺机。
[0003]在专利文献1的精纺机中,在纱线蓄留装置设有纱线蓄留罗拉。通过将纱线缠绕于纱线蓄留罗拉的外周面而能够暂时蓄留纱线。在比纱线蓄留罗拉靠下游侧的位置设有吸引装置。在比纱线蓄留装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发生了断纱时,残留于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被吸引装置吸引而被除去。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1253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吸引装置只不过是在比纱线蓄留装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发生了断纱时除去残留于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的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纺纱机中纺纱纱线断开的情况下利用吸引装置可靠地捕捉卷装侧的纺纱纱线。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以上,接下来说明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方案及其效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纺纱机。即,纺纱机具备纺纱装置、卷绕装置、纱线蓄留装置、吸引装置和纱线作用部件。上述纺纱装置能够通过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纱线并供给该纱线。上述卷绕装置卷绕从上述纺纱装置供给的纱线而形成卷装。上述纱线蓄留装置配置于形成在上述纺纱装置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的纱线路径。上述吸引装置能够在比上述纱线蓄留装置靠纱线行进下游侧的位置吸引纱线,被固定地设置。上述纱线作用部件能够通过在待机位置与纱线脱离位置之间移动而变更上述纱线路径。上述纱线蓄留装置具备纱线蓄留罗拉和纱线钩挂部件。上述纱线蓄留罗拉能够将纱线缠绕于外周而蓄留该纱线。上述纱线钩挂部件能够旋转地构成,通过钩挂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退绕的纱线而对该纱线施加张力。上述纱线作用部件能够通过从上述待机位置向上述纱线脱离位置移动而使纱线从上述纱线钩挂部件脱离。在上述纺纱装置与上述纱线蓄留装置之间纱线断开后,在纱线残留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且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与上述卷装之间纱线相连的状态下,通过一边使上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一边使上述纱线作用部件向上述纱线脱离位置移动而使纱线从上述纱线钩挂部件脱离。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且上述纱线作用部件位于上述纱线脱离位置的期间,上述吸引装置为吸引状态。
[0011]由此,在纱线断开后,能够利用吸引装置可靠地捕捉卷装侧的纱线。
[0012]在上述的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的结构。即,在上述纺纱装置与上述纱线蓄留装
置之间纱线断开且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与上述卷装之间纱线也断开的状态、并在纱线残留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状态下,通过一边使上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一边使上述纱线作用部件向上述纱线脱离位置移动而使纱线从上述纱线钩挂部件脱离。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且上述纱线作用部件位于上述纱线脱离位置的期间,通过使上述吸引装置成为吸引状态而利用上述吸引装置吸引除去残留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
[0013]在纱线蓄留罗拉与卷装之间纱线断开的情况下,无法通过卷装的卷绕从纱线蓄留罗拉引出纱线。但是,通过设为上述的结构,能够利用吸引装置捕捉残留于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并恰当地除去。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纺纱机。即,纺纱机具备纺纱装置、卷绕装置、纱线蓄留装置、吸引装置和纱线作用部件。上述纺纱装置能够通过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纱线并供给该纱线。上述卷绕装置卷绕从上述纺纱装置供给的纱线而形成卷装。上述纱线蓄留装置配置于形成在上述纺纱装置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的纱线路径。上述吸引装置能够在比上述纱线蓄留装置靠纱线行进下游侧的位置吸引纱线,被固定地设置。上述纱线作用部件变更纱线路径。上述纱线蓄留装置具备纱线蓄留罗拉和纱线钩挂部件。上述纱线蓄留罗拉能够将纱线缠绕于外周而蓄留该纱线。上述纱线钩挂部件能够旋转地构成,通过钩挂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退绕的纱线而对该纱线施加张力。上述纱线作用部件与纺纱的中断动作相关联地变更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退绕的纱线的纱线路径。
[0015]由此,在纱线断开后,能够利用吸引装置可靠地捕捉卷装侧的纱线。
[0016]在上述的纺纱机中,优选设为以下的结构。即,纺纱机具备多个纺纱单元。各个上述纺纱单元具备上述纺纱装置、上述纱线蓄留装置及上述卷绕装置。上述纱线作用部件以及驱动上述纱线作用部件的驱动部均在各个上述纺纱单元中设置。
[0017]由此,纱线作用部件能够相对于其他的纺纱单元的纱线作用部件独立地动作。因此,能够在不依存于其他的纺纱单元的纱线作用部件的动作的时刻驱动纱线作用部件。
[0018]在上述的纺纱机中,优选的是,在上述纺纱装置进行纱线引出纺纱的情况下,上述纱线作用部件移动至用于将卷绕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废弃的位置。
[0019]由此,能够通过纱线作用部件实现可利用吸引装置容易地捕捉卷装侧的纱线的功能、和在纱线引出纺纱时将纺纱装置侧的纱线废弃的功能这两个功能。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0020]在上述的纺纱机中,优选的是,在纱线全部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退绕、且该纱线被上述吸引装置吸引的时刻以后,上述纱线作用部件返回至解除纱线路径变更的位置。
[0021]由此,能够利用吸引装置可靠地捕捉卷装侧的纱线。若使纱线作用部件返回至待机位置的时刻早,则也会存在纱线没有全部从纱线蓄留罗拉退绕而残留于纱线蓄留罗拉的情况。
[0022]在上述的纺纱机中,优选的是,在中断纺纱后,在将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旋转速度减速之后,上述纱线作用部件为了变更纱线路径而移动。
[0023]由此,在中断纺纱后、且纱线作用部件移动之前的期间,能够将残留于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卷绕于卷装。其结果为,能够削减在纺纱机中产生的碎纱的量。另外,由于使纱线作用部件移动的时刻在将纱线蓄留罗拉的旋转速度减速之后,所以能够利用吸引装置容易地捕捉卷装侧的纱线。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纺纱机。即,纺纱机具备纺纱装置、卷绕装置、纱线蓄留罗拉、第1驱动部、纱线钩挂部件和吸引装置。上述纺纱装置能够通过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纱线并供给该纱线。上述卷绕装置卷绕从上述纺纱装置供给的纱线而形成卷装。上述纱线蓄留罗拉配置于形成在上述纺纱装置与上述卷绕装置之间的纱线路径。上述第1驱动部旋转驱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上述纱线钩挂部件与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退绕的纱线接触而对该纱线施加张力。上述吸引装置能够在比上述纱线蓄留罗拉靠纱线行进下游侧的位置吸引纱线,被固定地设置。与纺纱的中断动作相关联地,在纱线残留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且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与上述卷装之间纱线相连的状态下,进行以下动作中的至少某一个。(1)使上述纱线钩挂部件的旋转停止。(2)通过使上述第1驱动部的驱动停止而使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旋转停止,使上述纱线钩挂部件向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退绕纱线的方向旋转。(3)通过缩短上述纱线钩挂部件的长度或使上述纱线钩挂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纺纱装置,所述纺纱装置能够通过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纱线并供给该纱线;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卷绕从所述纺纱装置供给的纱线而形成卷装;纱线蓄留装置,所述纱线蓄留装置配置于形成在所述纺纱装置与所述卷绕装置之间的纱线路径;吸引装置,所述吸引装置能够在比所述纱线蓄留装置靠纱线行进下游侧的位置吸引纱线,所述吸引装置被固定地设置;和纱线作用部件,所述纱线作用部件能够通过在待机位置与纱线脱离位置之间移动而变更所述纱线路径,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具备:纱线蓄留罗拉,所述纱线蓄留罗拉能够将纱线缠绕于外周而蓄留所述纱线;和纱线钩挂部件,所述纱线钩挂部件能够旋转地构成,通过钩挂从所述纱线蓄留罗拉退绕的纱线而对该纱线施加张力,所述纱线作用部件能够通过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纱线脱离位置移动而使纱线从所述纱线钩挂部件脱离,在所述纺纱装置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之间纱线断开后,在纱线残留于所述纱线蓄留罗拉、且在所述纱线蓄留罗拉与所述卷装之间纱线相连的状态下,通过一边使所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一边使所述纱线作用部件向所述纱线脱离位置移动而使纱线从所述纱线钩挂部件脱离,在所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且所述纱线作用部件位于所述纱线脱离位置的期间,所述吸引装置为吸引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纱装置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之间纱线断开、且在所述纱线蓄留罗拉与所述卷装之间纱线也断开的状态、并在纱线残留于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的状态下,通过一边使所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一边使所述纱线作用部件向所述纱线脱离位置移动而使纱线从所述纱线钩挂部件脱离,在所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且所述纱线作用部件位于所述纱线脱离位置的期间,通过使所述吸引装置成为吸引状态,利用所述吸引装置吸引除去残留于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3.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纺纱装置,所述纺纱装置能够通过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纱线并供给该纱线;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卷绕从所述纺纱装置供给的纱线而形成卷装;纱线蓄留装置,所述纱线蓄留装置配置于形成在所述纺纱装置与所述卷绕装置之间的纱线路径;吸引装置,所述吸引装置能够在比所述纱线蓄留装置靠纱线行进下游侧的位置吸引纱线,所述吸引装置被固定地设置;和纱线作用部件,所述纱线作用部件变更纱线路径,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具备:纱线蓄留罗拉,所述纱线蓄留罗拉能够将纱线缠绕于外周而蓄留所述纱线;和
纱线钩挂部件,所述纱线钩挂部件能够旋转地构成,通过钩挂从所述纱线蓄留罗拉退绕的纱线而对该纱线施加张力,所述纱线作用部件与纺纱的中断动作相关联地变更从所述纱线蓄留罗拉退绕的纱线的纱线路径。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纺纱单元,各个所述纺纱单元具备所述纺纱装置、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及所述卷绕装置,所述纱线作用部件以及驱动所述纱线作用部件的驱动部均在各个所述纺纱单元中设置。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纱装置进行纱线引出纺纱的情况下,所述纱线作用部件移动至用于将卷绕于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废弃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目片努重山昌澄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