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033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纱机,纱线存积装置(23)配置在形成于纺纱装置(22)与卷取装置(25)之间的纱线路径。在卷取中断动作中,在纱线存积辊(51)残留有细纱(5)的状态下,通过挂纱部件(53)对细纱(5)施加张力,并通过横动装置(73)以比卷取中断动作的开始前缩短的横动宽度(W2)进行细纱(5)的横动。(W2)进行细纱(5)的横动。(W2)进行细纱(5)的横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纱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机。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已知有在纺纱的纱线中检测到纱疵的情况下等中断纱线的纺纱以及卷取的纺纱机。日本特开2016

016957号公报公开了这种细纱机。
[0003]日本特开2016

016957号公报的细纱机具备供纱部、纱线存积装置以及卷取部。该细纱机在纱线的卷取中断时,在纱线断开之后且纱端卷取于卷装之前,停止卷装的旋转。
[0004]在日本特开2016

016957号公报中,想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因捕捉卷装的纱端的捕捉引导装置捕捉纱端失败而引起的生产率的降低。因而,日本特开2016

016957号公报不是使捕捉引导装置对纱端的捕捉变得容易的构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产生了纱线的断开的情况下,容易捕捉卷装侧的纱线的纱端。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观点,提供以下构成的纺纱机。即,纺纱机具备多个纺纱单元。各个纺纱单元具备纺纱装置、卷取装置以及纱线存积装置。纺纱装置通过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纱线,并供给该纱线。卷取装置一边使从纺纱装置供给的纱线横动一边卷取而形成卷装。纱线存积装置配置在形成于纺纱装置与卷取装置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纱线存积装置具备纱线存积辊以及挂纱部件。纱线存积辊在外周上卷绕纱线而进行存积。挂纱部件构成为能够旋转,通过钩挂从纱线存积辊退绕的纱线而对该纱线施加张力。各个纺纱单元的卷取装置具备卷装旋转装置以及横动装置。卷装旋转装置针对每个纺纱单元独立地驱动,使卷装旋转。横动装置针对每个纺纱单元独立地驱动,使卷绕于卷装的纱线横动。在卷取装置的卷取中断动作中,在停止纺纱装置的纺纱而进行卷装的卷取停止控制时,在纱线存积辊与卷装之间纱线相连的状态下,通过挂纱部件对该纱线施加张力,并通过横动装置以比卷取中断动作的开始前缩短的横动宽度进行纱线的横动。
[0007]由此,在停止卷装的旋转的状态下,能够将卷装侧的纱线的纱端的位置限制在与缩短后的横动宽度相当的区域。因而,能够在卷装的旋转停止后容易地进行纱端的捕捉。此外,在停止纺纱之后,在以缩短后的横动宽度进行纱线的横动的期间也通过挂纱部件对纱线施加张力,因此,在该期间卷取的部分的卷装的品质也能够维持在与纺纱停止前相同的程度。因而,也能够提高卷装的品质。此外,通过在纱线存积辊卷绕纱线,从停止纺纱到卷装侧的纱端卷取于卷装为止,产生基于纱线的存积量的时间差,因此,能够确保缩短横动宽度的时间。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缩短后的横动宽度为在纺纱时的卷取动作中设定的最大横动宽度的1/2以下。此外,优选为,缩短后的横动宽度为10mm以下。
[0009]由此,纱端的捕捉变得容易。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横动装置在卷取中断动作中,在纺纱装置的纺纱停止的同时或者在纺纱停止的紧接之后,开始横动宽度的缩短。
[0011]由此,能够对一定程度的长度的纱线进行横动宽度的缩短。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横动装置在卷取中断动作中,在纺纱装置的纺纱停止之后,在上述纱线存积辊的纱线存积量变为规定量以下的定时,开始横动宽度的缩短。
[0013]由此,能够减少横动宽度的缩短对卷装的形状造成的影响。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纺纱机具备纱线存积量传感器,该纱线存积量传感器检测纱线存积辊的纱线存积量。
[0015]由此,能够基于纱线存积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在正确的定时进行横动宽度的缩短。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在卷取中断动作中,上述横动宽度的缩短与卷装的旋转速度的减速一起进行。
[0017]如果卷装的旋转速度减速,则存在纱线存积辊与卷装之间的纱线的张力变得不稳定的倾向。因而,假设在横动宽度不变化的情况下,估计纱线会卷绕于脱离卷装的卷绕宽度的位置。但是,如上所述,通过进行横动宽度的缩短和卷装的旋转速度的减速,能够有效地防止纱线卷绕于脱离卷装的卷绕宽度的位置。因而,能够提高卷装的品质。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在卷取中断动作中,伴随卷装的旋转速度减速,横动装置的横动速度减速。
[0019]由此,能够防止在卷装卷绕纱线的绕纱角由于卷装的旋转速度的减速而急剧变化。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上述卷取装置在卷取中断动作中,停止卷装的旋转,以使卷装侧的纱线的纱端位于卷装的表面。
[0021]由此,能够容易地捕捉位于卷装的表面的纱端。
[0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以下的构成。即,纺纱机具备接头装置以及捕捉引导装置。当在纺纱装置与卷取装置之间纱线断开的情况下,接头装置进行纺纱装置侧的纱线与卷装侧的纱线的接头。当在纺纱装置与卷取装置之间纱线断开的情况下,捕捉引导装置能够捕捉卷装侧的纱线并向接头装置引导。卷取装置具备摇架,该摇架能够保持用于将纱线卷取成卷装的筒管。在横动装置的横动方向上,捕捉引导装置的前端的宽度小于摇架的宽度。例如,能够将捕捉引导装置的前端的宽度设为摇架的宽度的1/2以下。
[0023]由此,能够实现捕捉引导装置的小型化。
[00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纺纱机具备捕捉装置,该捕捉装置相对于纱线行进路径而设置,当在纺纱装置与卷取装置之间纱线断开的情况下,捕捉卷装侧的纱线,捕捉装置在比纱线存积装置靠纱线行进方向下游侧且比卷取装置靠纱线行进方向上游侧捕捉纱线。
[0025]由此,优选通过简单构成的装置捕捉卷装侧的纱线。
[00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在卷取中断动作中,判断通过捕捉装置是否能够捕捉卷装侧的纱线,在通过捕捉装置无法捕捉的情况下,通过捕捉引导装置捕捉卷装侧的纱线,在判断通过捕捉装置是否能够捕捉卷装侧的纱线之前,开始横动宽度的缩短。
[0027]由此,首先判断通过捕捉装置是否能够捕捉卷装侧的纱线,由此能够提高接头的作业周期时间。进而,即使在通过捕捉装置无法捕捉卷装侧的纱线的情况下,通过捕捉引导
装置捕捉横动宽度缩短地卷绕于卷装的纱端,由此能够如上述那样地提高卷装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整体构成的主视图。
[0029]图2是表示纺纱机的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0030]图3是表示在纺纱单元中产生了细纱的断开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1]图4是表示卷装侧的细纱的纱端从纱线存积辊脱离而卷装的旋转停止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2]图5是对在图3的状态下横动装置使细纱横动的横动宽度进行说明的主视图。
[0033]图6是表示从图4的状态起卷装侧的细纱由接头台车的吸嘴捕捉且纺纱装置侧的细纱由吸管捕捉、并均向接头装置引导的情况的侧视图。
[0034]图7是表示通过接头装置进行接头的情况的侧视图。
[0035]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纺纱机的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纺纱单元,各个纺纱单元具备:纺纱装置,通过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纱线,并供给该纱线;卷取装置,一边使从上述纺纱装置供给的纱线横动一边卷取而形成卷装;以及纱线存积装置,配置在形成于上述纺纱装置与上述卷取装置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上述纱线存积装置具备:纱线存积辊,在外周上卷绕纱线而进行存积;以及挂纱部件,构成为能够旋转,通过钩挂从上述纱线存积辊退绕的纱线而对该纱线施加张力,各个上述纺纱单元的上述卷取装置具备:卷装旋转装置,针对每个纺纱单元独立地驱动,使卷装旋转;以及横动装置,针对每个纺纱单元独立地驱动,使卷绕于上述卷装的纱线横动,在卷取中断动作中,在停止上述纺纱装置的纺纱而进行上述卷装的卷取停止控制时,在上述纱线存积辊与上述卷装之间纱线相连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挂纱部件对该纱线施加张力,并通过上述横动装置以比卷取中断动作的开始前缩短的横动宽度进行纱线的横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缩短后的横动宽度为在纺纱时的卷取动作中设定的最大横动宽度的1/2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缩短后的横动宽度为10m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横动装置在卷取中断动作中,在上述纺纱装置的纺纱停止的同时或者在纺纱停止的紧接之后,开始上述横动宽度的缩短。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横动装置在卷取中断动作中,在上述纺纱装置的纺纱停止之后,在上述纱线存积辊的纱线存积量变为规定量以下的定时,开始上述横动宽度的缩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机具备纱线存积量传感器,该纱线存积量传感器检测上述纱线存积辊的纱线存积量。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目片努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