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97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支撑结构,包括组立件和支撑框架,所述的组立件用于支撑模具,所述的支撑框架用于支撑组立件;所述的组立件由全部十字交叉邻接的立板构成;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立柱、横梁、支撑肋、底板和背板,所述的立柱和横梁组成模具外围空间的固定框架,所述的立柱上设置垂直支撑肋,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水平支撑肋,所述的底板固定于水平支撑肋上,所述的背板固定于垂直支撑肋上;所述的组立件与底板和背板固接,位于固接面的立板通过卯榫结构与底板或背板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堆方块结构对模具各种变化的曲面进行全面支撑,无需进行人工放样,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高度化机加工也进一步提高了精度保障。精度保障。精度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浇筑用模具支撑


技术介绍

[0002]清水现浇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表现手法,可创造出典雅朴素、浑厚庄重的效果。清水混凝土成型后基本不做后期修饰处理,因此模具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最终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传统现浇清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尤其是双曲面施工,由于模具工艺过于复杂,拼接难度高,很难做出完美的清水立面效果,产生错面,漏浆,曲面走形等质量缺陷,同时大曲率部分的模具多为人工小片拼接,费时费力,造成工期,成本严重上浮。
[0003]与此同时,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模具支撑系统也无法更好的对这种复杂多变的模具表面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一般都需要针对个案的浇筑体每部分的胀模情况去设计不同部分的支撑,结构复杂,施工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现有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混凝土浇筑用模具支撑结构。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支撑结构,包括组立件和支撑框架,所述的组立件用于支撑模具,所述的支撑框架用于支撑组立件;所述的组立件由全部十字交叉邻接的立板构成;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立柱、横梁、支撑肋、底板和背板,所述的立柱和横梁组成模具外围空间的固定框架,所述的立柱上设置垂直支撑肋,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水平支撑肋,所述的底板固定于水平支撑肋上,所述的背板固定于垂直支撑肋上;所述的组立件与底板和背板固接,位于固接面的立板通过卯榫结构与底板或背板对接。
[0007]进一步,所述的组立件设于模具与底板和背板之间,组立件的立板全部填充于模具与底板和背板之间形成的空间。
[0008]所述的立板通过卯榫结构与底板或背板对接后,进一步采用栓接或钉子固定或配有角码固定。
[0009]进一步,所述的立板采用20

40mm厚的木模板,相对的两张立板间距150

300mm。
[0010]进一步,所述的立板设有卯榫结构用于与模具对接。
[0011]进一步,所述的立柱和横梁设置成60

120cm间距的盘扣脚手架,脚手架单元格中至少布置有两根支撑肋。
[0012]进一步,所述的底板和背板与支撑肋采用打钉的方式固定牢靠,固定前使用全站仪校准位置。更进一步,所述的支撑肋截面高60mm以上。
[0013]进一步,所述的底板和背板采用20mm

40mm厚度的木模板,底板和背板尺寸在60*60cm以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筑用模具支撑结构,在脚手架基础上固定十字立板组合连接,形成稳定的堆方块结构,只要方块堆到了一起就可对模具各种变化的曲面进行全面支撑,无需进行人工放样,大幅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高度化机加工也进一步提高了精度保障。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举例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支撑结构截面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00组立件、101立板
[0020]200支撑框架、201立柱、202横梁、203支撑肋、204底板、205背板
[0021]300复合模具、400浇筑体、500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3]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设备部件和/模块本身的结构如果没有详细说明,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公开技术可理解或市售产品。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支撑结构,包括组立件100和支撑框架200,所述的组立件100用于支撑模具,所述的支撑框架200用于支撑组立件100;所述的组立件100由全部十字交叉邻接的立板101构成;所述的支撑框架200包括立柱201、横梁202、支撑肋203、底板204和背板205,所述的立柱201和横梁202组成模具外围空间的固定框架,所述的立柱201上设置垂直支撑肋203a,所述的横梁202上设置水平支撑肋203b,所述的底板204固定于水平支撑肋203b上,用以承载竖向荷载;所述的背板205固定于垂直支撑肋203a上,用以承载水平荷载;所述的组立件100与底板204和背板205固接,位于固接面的立板101通过卯榫结构与底板204或背板205对接,最后用螺栓、钉子或配置角码进一步固定。
[0025]施工时,根据浇筑体量大小选择钢架或脚手架模块化的支持件。进行受力计算,按需还可以增设斜撑等抗侧向力支撑杆。所述的立柱201和横梁202可设置成60cm标准间距的盘扣脚手架,脚手架单元格中至少布置两根支撑肋。所述的支撑肋203截面高60mm以上。
[0026]所述的立板101优选20mm以上的木模板,相对的两张立板101间距150mm。
[0027]所述的底板204和背板205优选20mm以上厚度的木模板,底板204和背板205尺寸优选60*60cm标准板。
[0028]所述的底板204和背板205与支撑肋203采用打钉等方式固定牢靠,固定前使用全站仪校准位置。也可以在底板和背板上留有孔洞,将底板和背板分别与横梁和立柱之间用箍圈进一步固定。
[0029]所述的组立件100设于模具与底板204和背板205之间,组立件100的立板101全部
填充于模具与底板204和背板205之间形成的空间。所述的立板101可设置卯榫结构与模具精准对接。
[0030]采用本专利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现场施工时,根据预先图纸设计的结构搭建好支撑框架,然后将立板全部交叉堆叠完全,即对浇筑模具形成准确稳定的支撑,无需人工放养,大大减少了人工工作量。
[0031]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组立件(100)和支撑框架(200),所述的组立件(100)用于支撑模具,所述的支撑框架(200)用于支撑组立件(100);所述的组立件(100)由全部十字交叉邻接的立板(101)构成;所述的支撑框架(200)包括立柱(201)、横梁(202)、支撑肋(203)、底板(204)和背板(205),所述的立柱(201)和横梁(202)组成模具外围空间的固定框架,所述的立柱(201)上设置垂直支撑肋(203a),所述的横梁(202)上设置水平支撑肋(203b),所述的底板(204)固定于水平支撑肋(203b)上,所述的背板(205)固定于垂直支撑肋(203a)上;所述的组立件(100)与底板(204)和背板(205)固接,位于固接面的立板(101)通过卯榫结构与底板(204)或背板(205)对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立件(100)设于模具与底板(204)和背板(205)之间,组立件(100)的立板(101)全部填充于模具与底板(204)和背板(205)之间形成的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模具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板(101)采用栓接或钉子固定或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恉豪秦川徐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