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264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属于车辆门的解锁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丝杆连接轴;单向转动件,其包括外环体以及内环体,所述外环体套设于所述内环体,并且所述内环体可在所述外环体内单向转动,所述内环体套设于所述丝杆连接轴并且所述丝杆连接轴与所述内环体联动连接;解锁轴套,其套设于所述外环体,并且所述外环体与所述解锁轴套联动连接,所述解锁轴套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齿部;解锁组件,其包括解锁主动件,所述解锁主动件设置有第二齿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解锁完成后,乘客即使没有进行复位动作也能很容易地将车辆门推开,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乘客的逃生机会。生机会。生机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门的解锁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轨道车辆、公交车辆门上多使用螺旋传动的车辆门,该种车辆门能被随意开关,故为了乘客的安全均会设置锁闭系统。但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需要紧急解除锁闭装置对丝杆的锁定来开门,因此需要设置一个可紧急操作的解锁装置从而保证能手动将车辆门打开。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720752190.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门系统无源锁闭的端部解锁装置,其包括丝杆,紧配套设于所述丝杆上的外齿轮;设置于外齿轮外侧且与所述外齿轮的外侧壁存在间隙的卡箍组件,所述卡箍组件能抱紧所述外齿轮而同步转动;能被拉动而驱动所述卡箍组件抱紧的拉线盘,所述拉线盘驱动所述卡箍组件抱紧后能继续带动所述卡箍组件和丝杆随拉线盘同步转动。
[0004]现有技术存在一个极大的缺陷:当乘客进行解锁操作后如不对卡箍组件进行复位,那么卡箍组件就会一直抱紧连接在丝杆的外齿轮上,此时丝杆是无法主动转动的;由于丝杆又是和车辆门联动连接的,也就是说此时车辆门和丝杆一样是处于抱死的状态,乘客是无法推动车辆门使丝杆主动转动从而打开车辆门的;又由于乘客进行解锁后车辆门是不会完全打开的,还需要乘客进一步手动推动车辆门才能安全逃离,也就是说乘客想要安全逃离车辆,在解锁完成后还需要对卡箍组件进行复位,但是在紧急状况下时间就是生命,乘客在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忘记进行复位,那么乘客就无法打开车辆门进行逃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车乘客出现生命安全,并且在危急情况下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现有技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包括:丝杆连接轴;单向转动件,其包括外环体以及内环体,所述外环体套设于所述内环体,并且所述内环体可在所述外环体内单向转动,所述内环体套设于所述丝杆连接轴并且所述丝杆连接轴与所述内环体联动连接,当所述外环体朝与所述内环体的单向转动方向转动时即可带动所述丝杆连接轴同步转动;解锁轴套,其套设于所述外环体,并且所述外环体与所述解锁轴套联动连接,所述解锁轴套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齿部;
解锁组件,其包括解锁主动件,所述解锁主动件设置有第二齿部,可驱动所述解锁主动件朝所述解锁轴套移动直至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并且所述解锁主动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内环体的单向转动方向相同,继续驱动所述解锁主动件可带动所述解锁轴套、所述单向转动件以及所述丝杆连接轴同步转动。
[0007]较佳地,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解锁拉线盘,所述解锁拉线盘套设于所述解锁轴套,并且所述解锁拉线盘还与所述解锁主动件联动连接,所述解锁主动件可带动所述解锁拉线盘转动。
[0008]较佳地,所述解锁拉线盘设置有转动销以及联动销,所述解锁主动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动销,所述解锁主动件还设置有联动端部,所述联动端部可与所述联动销抵触连接,所述解锁主动件通过所述联动端部与所述联动销抵触连接从而带动所述解锁拉线盘转动。
[0009]较佳地,还包括支座以及用于复位所述解锁拉线盘的第一复位扭簧,所述丝杆连接轴穿设于所述支座,所述第一复位扭簧套设于所述丝杆连接轴,所述解锁拉线盘固定连接有复位杆,所述第一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复位杆联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座连接。
[0010]较佳地,所述支座设置有限位块,当无外力驱动所述解锁拉线盘转动时,所述复位杆在所述第一复位扭簧的弹力下与所述限位块抵触连接。
[0011]较佳地,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解锁主动件的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第二复位扭簧套设于所述转动销,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联动销联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端部联动连接。
[0012]较佳地,所述支座设置有弹簧卡槽,所述第一复位扭簧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端部卡设于所述弹簧卡槽内。
[0013]较佳地,所述弹簧卡槽设置为至少三个,各个所述弹簧卡槽相互间隔地排布于所述支座的表面,不同的所述弹簧卡槽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复位扭簧的弹力。
[0014]较佳地,还包括解锁凸轮以及行程开关,所述解锁凸轮设置于所述解锁拉线盘与所述第一复位扭簧之间,并且所述解锁凸轮与所述解锁拉线盘联动连接,所述解锁凸轮设置有触动部,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触动部间隔设置,当解锁完成时,所述解锁拉线盘可带动所述解锁凸轮的所述触动部碰触所述行程开关。
[0015]较佳地,所述单向转动件设置为单向轴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内环体可在外环体内进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因此即使解锁主动件没有进行复位,丝杆也是不会被锁死的,完全可以主动驱动丝杆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也就是说,当解锁完成后,乘客即使没有进行复位动作也能很容易地将车辆门推开,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乘客的逃生机会;2、现有的抱紧传动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很难达到要求,并且加工也十分困难,本端部解锁装置采用齿轮啮合的传动方式取代现有的抱紧传动,其不仅制作简单,并且传动精度高;3、解锁拉线盘可以增加解锁主动件的转动行程,这样丝杆才能转动足够的角度从而完成解锁;4、限位块以及第一复位扭簧可起到定位的作用,可以令解锁拉线盘在复位时每次均处于相同的位置,极大地增加复位的准确性;5、弹簧卡槽设置为多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第一复位扭簧的弹力大小,这样能够极大地增加本解锁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端部解锁装置的爆炸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端部解锁装置的轴侧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端部解锁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端部解锁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5为图4的A

A截面视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解锁组件的轴侧视图。
[0023]图中,100、丝杆连接轴;200、单向转动件;210、外环体;220、内环体;300、解锁轴套;310、第一齿部;400、解锁组件;410、解锁主动件;411、第二齿部;412、联动端部;420、解锁拉线盘;421、转动销;422、联动销;423、复位杆;500、支座;510、限位块;520、弹簧卡槽;600、第一复位扭簧;700、第二复位扭簧;800、解锁凸轮;810、触动部;900、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包括:丝杆连接轴100、单向转动件200、解锁轴套300以及解锁组件400,其中丝杆与丝杆连接轴100联动连接,丝杆连接轴100用于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实现解锁。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杆连接轴(100);单向转动件(200),其包括外环体(210)以及内环体(220),所述外环体(210)套设于所述内环体(220),并且所述内环体(220)可在所述外环体(210)内单向转动,所述内环体(220)套设于所述丝杆连接轴(100)并且所述丝杆连接轴(100)与所述内环体(220)联动连接,当所述外环体(210)朝与所述内环体(220)的单向转动方向转动时即可带动所述丝杆连接轴(100)同步转动;解锁轴套(300),其套设于所述外环体(210),并且所述外环体(210)与所述解锁轴套(300)联动连接,所述解锁轴套(300)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齿部(310);解锁组件(400),其包括解锁主动件(410),所述解锁主动件(410)设置有第二齿部(411),可驱动所述解锁主动件(410)朝所述解锁轴套(300)移动直至所述第二齿部(411)与所述第一齿部(310)啮合,并且所述解锁主动件(410)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内环体(220)的单向转动方向相同,继续驱动所述解锁主动件(410)可带动所述解锁轴套(300)、所述单向转动件(200)以及所述丝杆连接轴(100)同步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400)还包括解锁拉线盘(420),所述解锁拉线盘(420)套设于所述解锁轴套(300),并且所述解锁拉线盘(420)还与所述解锁主动件(410)联动连接,所述解锁主动件(410)可带动所述解锁拉线盘(420)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拉线盘(420)设置有转动销(421)以及联动销(422),所述解锁主动件(410)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动销(421),所述解锁主动件(410)还设置有联动端部(412),所述联动端部(412)可与所述联动销(422)抵触连接,所述解锁主动件(410)通过所述联动端部(412)与所述联动销(422)抵触连接从而带动所述解锁拉线盘(420)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门的端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500)以及用于复位所述解锁拉线盘(420)的第一复位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兵吕阳吴雪华郑华雄谢学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