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适应复杂路况的救护三轮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救护三轮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适应复杂路况的救护三轮车。
技术介绍
[0002]三轮车是用来运输的交通工具,并且三轮车体积小,较为灵活,因此使用三轮车来运输一些体积较小的货物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方式,三轮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有一个可以转向的车轮,车把、车铃、车闸、脚蹬子和车座,用链条带动后部的车轮转动。三轮车后部主要是车厢,厢体为木制半圆形,可以并排乘坐两个人。车厢上安装有可以折叠的防雨篷,下面装有弹簧和两个轮子。座位下面是一个木箱,可以开启,里面存放车夫的工具杂物等。座位上有用布和棉絮做成的坐垫,下方有脚踏板。车厢前面两看挂钩,可挂防雨门帘,门帘一般用帆布或油布做成,冬季则改用棉门帘,挡风避寒。
[0003]现有的三轮车在泥泞道路上行驶时,减震效果不佳,容易出现晃动,从而影响放置在三轮车内的货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适应复杂路况的救护三轮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适应复杂路况的救护三轮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车座(2),所述车架(1)的内腔安装有发动机(3),所述发动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9),所述第二转杆(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后轮(10),所述车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阻尼器(6),相邻所述阻尼器(6)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7),所述第一转杆(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前轮(8),所述车架(1)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车把(4),所述车架(1)的底部罩有防护板(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适应复杂路况的救护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相邻所述支撑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钢板弹簧(12),所述第一钢板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钢板弹簧(13),所述第二钢板弹簧(13)的长度短于第一钢板弹簧(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适应复杂路况的救护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车厢(16),所述车厢(16)的表面开有第一凹槽(17),所述第一凹槽(17)内设置有天窗(23),所述车厢(16)的表面开有第二凹槽(25),所述天窗(2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盖板(26),所述盖板(26)与第二凹槽(25)相互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适应复杂路况的救护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6)的表面对称开有第二滑槽(36),所述第二滑槽(3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7),所述第一滑块(37)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立板(38),相邻所述立板(38)之间通过第五转杆(39)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0),所述盖板(26)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凹形板(41),所述第三凹形板(41)通过第六转杆(42)与第二支撑杆(40)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适应复杂路况的救护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23)的表面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腾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