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091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和方法。应用于急诊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信息联动,在急诊科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后,由云端服务器根据急诊患者具体症状,在医院病历库中寻找与其关联度最高的患者的主管医生,作为最佳推荐医生;并在最佳推荐医生不能参与会诊时,查找与最佳推荐医生关联性最强的空闲医生,推荐为急诊医生。并通过智能临床终端直接通知相应的医生参与会诊,且能够及时共享患者病历信息和生命参数信息至会诊医生的智能临床终端;大大节省了急诊科医护人员与临床科室的会诊参与人员的沟通时间,使得会诊医生能够提前预警患者病情信息,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服务
,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急救过程中,被救护人出现急救需求并被送达急诊科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对被救护人进行初步诊断,如果被救护人伤情严重,急诊科无法独立完成救治,需要其他科室医护人员联合会诊救治,急诊科医护人员常采用拨打电话联系相应的医护人员,存在通信速度慢、呼叫单一、等待时间长等缺陷。另外,院前急救人员少、急救经验不足、现场急救时间仓促、很难获得伤病员准确信息,对现场处置及转运途中病情变化难以得到资深专科医师指导,即使及时送达医院后,伤病员相关诊疗信息的交接大多还停留在书面和口述上,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000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严重创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居民生命和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也给医院急诊急救提出了新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急诊过程中卒中、胸痛、孕产妇、危重症等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通常在入院的一个小时,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和方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大大缩短患者入院的检查、急诊医生撰写病历信息和与临床医生沟通的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0005]所述系统包括:智能患者终端、智能急诊终端、云端服务器和智能临床终端,智能患者服务器、智能急诊终端、智能临床终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通过5G 网络通信连接。
[0006]智能患者终端,包括心电监护仪、脑电监护仪、床旁超声等,智能患者终端用于对病人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姿态等多种生命体征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5G网络通信模块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0007]以及面向现场急救人员的智能急诊终端,现场急救人员可以从云端服务器获取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并提供语音识别及文字记录功能,方便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完成医嘱文书等记录工作,并将患者病历信息同步至云端服务器。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后,如果患者病情复杂,需要其它临床科室参与会诊,或者需要转至其它临床科室进行救治,则通过智能急诊终端发出会诊请求指令。
[0008]云端服务器包括医生信息库、病历库和医生推荐模块,医生信息库中预先将各个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的所属科室、职称、值班信息、擅长疾病类型、主要治疗手段、手术能力、服务能力、联系方式、患者满意度等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病历库中存储有所有患者的历史就诊信息,具体包括患者的症状、主管医生等信息。医生推荐模块,用于云端服务器在收到智能急诊终端发送的急诊请求指令后,根据急诊科的初步诊断信息和病历库中患者信
息,自动匹配最佳推荐医生,并将最佳推荐医生作为会诊推荐医生,发送会诊指令至会诊推荐医生的智能临床终端。
[0009]所述系统还包括面向临床科室的智能临床终端,其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会诊指令,以声光电结合的方式提醒接收者,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响应;会诊推荐医生通过智能临床终端进行确认后,自动获取急诊患者生命体征参数信息和急诊诊断信息,并进行实时会诊,以减少急诊科医生口头汇报急诊患者信息带来的不便。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的方法,应用于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步骤:
[0011]步骤S1:首先,急诊科根据初步诊断信息,通过智能急诊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急诊请求指令;云端服务器的医生推荐模块,根据急诊患者初步诊断信息建立患者症状二值化向量X={x1,x2,

x
n
},x
n
为患者二值化向量中第n个症状, n为正整数;以腹部疼痛为例,具有胃痛、腹泻、腹痛等症状,若有相应症状则二值化症状值为1,若无则为0。
[0012]步骤S2:根据急诊患者症状临床表现程度设置系数向量Y=(y1,y2,

y
m
), ym为症状对应的表现程度系数,m为正整数。例如,轻微腹痛,系数为0.1;一般腹痛,系数设置为0.3,较重腹痛系数设置为0.5,严重腹痛设置为0.7,剧烈腹痛设置为1。结合急诊患者初步诊断的症状和各个症状的具体程度,获取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断向量D=X*Y。
[0013]步骤S3:在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查找初步诊断中需要会诊的科室的病历库中与急诊患者症状相似的患者的临床诊断向量D


[0014]根据相似度公式对患者的相似度进行计算:
[0015][0016]S(D,D

)为急诊患者症状与病例库中患者症状的相似度,0<S≤1。
[0017]步骤S4:对患者的相似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选取相似度最高的患者的主管医生作为最佳推荐医生,并将最佳推荐医生作为会诊推荐医生,反馈给急诊科医生的智能急诊终端;同时发送会诊指令至会诊推荐医生的智能临床终端,以声光电的方式提醒其参加会审,在会诊推荐医生返回确认信息后,推送急诊患者的病历信息和生命体征参数信息至相应的智能临床终端;并将会诊医生信息推送至智能急诊终端,以进行实时会诊。由此,可实现根据急诊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特征,自动为其匹配最适合的会诊医生。
[0018]所述步骤S2还进一步包括:
[0019]步骤S21:根据病例库中数据通过ATERDE算法得到症状的客观权重矩阵 W={w1,w2,

w
cn
},和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获得经验矩阵W

={w
’1,w
’2,

w

cn
}, cn为正整数,结合急诊患者初步诊断的症状和各个症状的权重矩阵,获取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断向量D
CN
=X*(vW+(1

v)W

),v为比例系数。优选的v为0.6。
[0020]步骤S22:根据患者症状信息计算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症状D
CN
相关的疾病矩矩阵记为B(d
cn
)={b1,b2,

,b
j


},j为自然数,以疾病b
j
∈B(d
cn
) 为例,另与其相关的症状构成症状矩阵记为D
cn
(b
j
)={d1,d2,

,d
cn
,

},且令|B(d
cn
)|表示B(d
cn
)中的疾病总数。患者可能患有疾病b
j
的概率为G(b
j
),
[0021][0022]其中,math<d
cn

b
j
>表示某一症状d
cn
和相应的疾病b
j...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患者终端、智能急诊终端、云端服务器和智能临床终端,智能患者终端、智能急诊终端、智能临床终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通过5G网络通信连接;所述智能患者终端用于对病人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姿态等多种生命体征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5G网络通信模块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智能急诊终端,用于在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后,发送会诊请求指令;云端服务器,接收会诊请求指令,自动匹配推荐参与会诊的医生,并发送会诊指令至对应的智能临床终端;智能临床终端,用于获取会诊指令,并返回确认信息,同步患者的病历信息和生命体征参数,并进行实时会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医生信息库、病历库和医生推荐模块,医生信息库中预先将各个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的所属科室、职称、值班信息、擅长疾病类型、主要治疗手段、手术能力、服务能力、联系方式、患者满意度等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病历库中存储有所有患者的历史就诊信息,具体包括患者的症状、主管医生等信息;医生推荐模块,用于云端服务器在收到智能急诊终端发送的急诊请求指令后,根据急诊科的初步诊断信息和病历库中患者信息,自动匹配最佳推荐医生,并将最佳推荐医生作为会诊推荐医生,发送会诊指令至会诊推荐医生的智能临床终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临床终端还包括在接收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会诊指令后,以声光电结合的方式提醒接收者,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响应;云端将会诊医生信息推送至智能急诊终端,以进行实时会诊。4.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步骤:步骤S1:急诊科根据初步诊断信息,通过智能急诊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急诊请求指令;云端服务器的医生推荐模块,根据急诊患者初步诊断信息建立患者症状二值化向量X={x1,x2,

xn},xn为患者二值化向量中第n个症状,n为正整数;步骤S2:根据急诊患者症状临床表现程度设置系数向量Y=(y1,y2,

ym),ym为症状对应的表现程度系数,m为正整数,结合急诊患者初步诊断的症状和各个症状的具体表现程度,获取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断向量D=X*Y;步骤S3:在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查找初步诊断中需要会诊的科室的病历库中与急诊患者症状相似的患者的临床诊断向量D

;根据相似度公式对患者的相似度进行计算:S(D,D

)为急诊患者症状与病例库中患者症状的相似度;步骤S4:对患者的相似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选取相似度最高的患者的主管医生作为最佳推荐医生,并将最佳推荐医生作为会诊推荐医生,反馈给急诊科医生的智能急诊终端;同时发送会诊指令至会诊推荐医生的智能临床终端,以声光电的方式提醒其参加会审,
在会诊推荐医生返回确认信息后,推送急诊患者的病历信息和生命体征参数信息至相应的智能临床终端;并将会诊医生信息推送至智能急诊终端,以进行实时会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进一步包括:步骤S21:根据病例库中数据通过ATERDE算法得到症状的客观权重矩阵W={w1,w2,

w
cn
},和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获得经验矩阵W

={w
’1,w
’2,

w

cn
},cn为正整数,结合急诊患者初步诊断的症状和各个症状的权重矩阵,获取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断向量D
CN
=X*(vW+(1

v)W

),v为比例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进一步包括:步骤S22:根据患者症状信息计算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症状D
CN
相关的疾病矩矩阵记为B(d
cn
)={b1,b2,

,b
j


},j为自然数,以疾病b
j
∈B(d
cn
)为例,另与其相关的症状构成症状矩阵记为D
cn
(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郭康康肖琴陈丽燕董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