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016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及设备。所述系统包括:医师端,技师端和患者端,以及模块a至模块g。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整合颌面外科与修复科医师的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方案设计与预成程序性囊肿减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提高颌面外科与修复科联合治疗的治疗效率,减少患者复诊调改囊肿减压引流装置的次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颌骨囊性病变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整体治疗流程相对较长,患者还需要在术后肿胀相对消除后,才能配戴囊肿减压引流装置,并且在囊肿减压引流装置配戴长达数月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反复复诊进行调改,椅旁时间较长。现有的囊肿减压引流装置基本都为囊肿袋形术后制作,大大延长了术后引流开始的时长,并且术后取模时还会不可避免地为患者带来更多不适,术后也需要多次复诊调改因骨质沉积,囊腔缩小导致的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无法完全就位而导致后续引流不畅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及设备,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的缺陷,就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及设备。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包括:医师端,技师端和患者端;模块a,用于通过扫描仪获取患者上下颌牙列及咬合关系数据;模块b,用于通过CT获取患者颌骨的3D影像学信息;模块c,用于将模块a和模块b获取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平台,登陆医师端为患者建立一个独立的账号,并根据系统提供的设计软件,设计手术方案,发送给技师端;模块d,用于技师端与医师端进行确认,根据医师端设计的手术方案,设计并制作囊腔开窗导板以及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模块e,用于将制作完成的囊腔开窗导板以及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消毒灭菌后,根据设计标序和包装,将囊腔开窗导板以及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交付给颌面外科医师,其余交付给修复医师;模块f,用于外科医师利用囊腔开窗导板或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并在手术台上试戴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模块g,用于术后患者即刻完成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的配戴,并登陆本平台的患者端自己的账号,获得图文并茂的配戴宣教,患者更换囊肿减压引流装置的序号,通过手机小程序的患者端记录各种感受及更换信息,患者端小程序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诊,以确定患者的后续治疗。
[0005]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模块a中通过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牙列及咬合的三维情况,模块b中通过CT扫描获得患者颌骨情况。
[0006]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模块c中,云端数据平台的设计软件,包含颌骨囊性病变手术方案的设计以及囊肿开窗导板、预成程序化囊肿减压引流装置设计两个模块,并且两个模块相互协作,相互
配合。
[0007]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模块d中的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是技师端根据医师端的手术方案,为每个患者个性化预成设计,一套按照设计顺序更换的数字化设计制作的囊肿减压引流装置,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编号是从1号到N号,与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配合使用提高引流效率。
[0008]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模块d中的设计并制作囊腔开窗导板以及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包括:采用3D打印制作囊腔开窗导板,打印材料采用任何可打印的、安全的、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取得国家医疗器械批号的树脂类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或聚醚醚酮类材料。
[0009]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模块e中的囊腔开窗导板,均精准实现数字化术前设计。
[0010]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模块g中的手机小程序位于云端平台的患者端,每个患者都有自己医师为其建立的档案,包含自己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手术时长,治疗的颌面外科医师以及修复科医师,并按照小程序的提醒,记录囊肿减压引流装置的配戴,并且点对点咨询医师自己的配戴体验,医师及时回复患者,结合远程上传的CBCT数据给出相应的建议,在患者术后3月和6月会提示医生评估囊肿术后状况,提醒患者进行复诊,并且根据复诊情况,决定后续治疗,如患者在规定最长时间仍未进行下一囊肿减压引流装的更换,手机小程序有预设预警,达到预设条件即触发复诊机制,帮助医师尽量做到早期发现病变复发或其他情况。
[0011]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模块f中的手术机器人,为用于颌骨囊性病变刮治术的手术机器人,配合云端设计软件使用。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13]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0014]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0015]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处理器调用程序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及设备,可以快速整合颌面外科与修复科医师的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方案设计与预成程序性囊肿减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提高颌面外科与修复科联合治疗的治疗效率,减少患者复诊调改囊肿减压引流装置的次数。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个实施例或单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结合,以形成可行的技术方案,这种结合不受步骤先后次序和/或结构组成模式的约束,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颌骨囊性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医师端,技师端和患者端;模块a,用于通过扫描仪获取患者上下颌牙列及咬合关系数据;模块b,用于通过CT获取患者颌骨的3D影像学信息;模块c,用于将模块a和模块b获取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平台,登陆医师端为患者建立一个独立的账号,并根据系统提供的设计软件,设计手术方案,发送给技师端;模块d,用于技师端与医师端进行确认,根据医师端设计的手术方案,设计并制作囊腔开窗导板以及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模块e,用于将制作完成的囊腔开窗导板以及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消毒灭菌后,根据设计标序和包装,将囊腔开窗导板以及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交付给颌面外科医师,其余交付给修复医师;模块f,用于外科医师利用囊腔开窗导板或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并在手术台上试戴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模块g,用于术后患者即刻完成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的配戴,并登陆本平台的患者端自己的账号,获得图文并茂的配戴宣教,患者更换囊肿减压引流装置的序号,通过手机小程序的患者端记录各种感受及更换信息,患者端小程序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诊,以确定患者的后续治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块a中通过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牙列及咬合的三维情况,模块b中通过CT扫描获得患者颌骨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块c中,云端数据平台的设计软件,包含颌骨囊性病变手术方案的设计以及囊肿开窗导板、预成程序化囊肿减压引流装置设计两个模块,并且两个模块相互协作,相互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颌骨囊性病变的全数字化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块d中的第一预成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是技师端根据医师端的手术方案,为每个患者个性化预成设计,一套按照设计顺序更换的数字化设计制作的囊肿减压引流装置,囊肿减压引流装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编号是从1号到N号,与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翠王静文赵熠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