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39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1
一种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包括连接本体,连接本体呈圆柱形,在连接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能与螺杆或另一连接本体相固定的连接凸部,在连接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能与螺杆或另一连接本体相固定的连接凹部,在连接本体的表面上圆周分布有俯视投影呈横躺的S形的螺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螺杆的混炼段通过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的形式单独设置,这样作为最容易损坏的螺杆部分能方便地进行更换,延长了螺杆的使用寿命;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上的螺棱采用俯视投影呈横躺的S形,能增加物料在相同长度下流动时间,使物料受力受热更充分;且物料流动方向上的变化为不同流动性的物料的分离融合创造了空间,多种颜色的层次清晰,减少混杂色。杂色。杂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杆制作
,尤其指一种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320634346.8名称为《螺杆》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杆,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加料段、塑化段、挤出段,所述加料段、塑化段和挤出段上均攻有螺纹,所述螺杆为φ75单螺杆;所述螺纹的螺距一大一小连续交替,所述螺纹的螺峰一高一低连续交替;所述塑化段的末端增加有混炼螺棱段。该技术的螺杆攻有螺距一大一小连续交替、螺峰一高一低连续交替的螺纹,塑化段的末端增加有混炼螺棱段,因此具有原料塑化完全、产品组织成分均匀、产品内应力小,且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然而,该螺杆的混炼螺棱段无法更换,使用不够理想,因此该螺杆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方便螺杆的混炼螺棱段更换,物料混炼效果好的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连接在螺杆上的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呈圆柱形,在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能与螺杆或另一连接本体相固定的连接凸部,在所述连接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能与螺杆或另一连接本体相固定的连接凹部,在所述连接本体的表面上圆周分布有俯视投影呈横躺的S形的螺棱。
[0005]作为改进,所述螺棱可优选包括螺棱一段、螺棱二段和螺棱三段,所述螺棱一段、螺棱二段和螺棱三段的轴向长度相同。
[0006]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棱一段与中心轴线的夹角可优选为25
°
,所述螺棱三段与中心轴线的夹角可优选为25
°
,螺棱二段与螺棱一段的螺旋方向相反,且螺棱二段与中心轴线的夹角可优选为25
°

[0007]进一步改进,在螺棱一段上沿螺棱一段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混流槽,所述混流槽相对螺棱一段隔位设置。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流槽的开口方向可优选与螺棱一段的螺旋方向相垂直。
[0009]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螺棱二段上沿螺棱二段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混流槽,所述第二混流槽与螺棱一段的混流槽隔位设置。
[0010]进一步改进,第二混流槽的开口方向可优选与螺棱二段的螺旋方向相垂直。
[0011]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螺棱三段上沿螺棱三段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三混流槽,所述第三混流槽与螺棱二段的第二混流槽隔位设置。
[0012]进一步改进,第三混流槽的开口方向与螺棱三段的螺旋方向相垂直。
[0013]作为改进,相邻螺棱之间的连接本体的表面可优选为沿螺棱旋转方向设置的弧面凹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螺杆的混炼段通过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的形式单独设置,这样作为最容易损坏的螺杆部分能方便地进行更换,延长了螺杆的使用寿命;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上的螺棱采用俯视投影呈横躺的S形,能增加物料在相同长度下流动时间,使物料受力受热更充分;且物料流动方向上的变化为不同流动性的物料的分离融合创造了空间,多种颜色的层次清晰,减少混杂色;提高液相物料与固相物料的搅拌频率,提高混炼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投影图;
[0016]图2为图1中沿A

A线的剖面图;
[0017]图3是图1中沿B

B线的剖面图;
[0018]图4是图1中螺棱对应的连接本体表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包括能连接在螺杆上的连接本体1,所述连接本体1呈圆柱形,在所述连接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能与螺杆或另一连接本体1相固定的连接凸部11,在所述连接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能与螺杆或另一连接本体1相固定的连接凹部12,在所述连接本体1的表面上圆周分布有俯视投影呈横躺的S形的螺棱。相邻螺棱之间的连接本体1的表面为沿螺棱旋转方向设置的弧面凹槽14。
[0021]螺棱包括螺棱一段A、螺棱二段B和螺棱三段C,所述螺棱一段A、螺棱二段B和螺棱三段C的轴向长度相同。螺棱一段A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25
°
,所述螺棱三段C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25
°
,螺棱二段B与螺棱一段A的螺旋方向相反,且螺棱二段B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25
°
。在螺棱一段A上沿螺棱一段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混流槽13,所述混流槽13相对螺棱一段A隔位设置,即当一个螺棱一段上设置有混流槽13时,其相邻的螺棱一段上不设置混流槽13,而不设置混流槽13的螺棱一段的相邻的螺棱一段上均设置混流槽13。混流槽13的开口方向与螺棱一段A的螺旋方向相垂直。在所述螺棱二段B上沿螺棱二段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混流槽,所述第二混流槽与螺棱一段的混流槽13隔位设置。第二混流槽的开口方向与螺棱二段B的螺旋方向相垂直。在所述螺棱三段C上沿螺棱三段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三混流槽,所述第三混流槽与螺棱二段B的第二混流槽隔位设置。第三混流槽的开口方向与螺棱三段C的螺旋方向相垂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连接在螺杆上的连接本体(1),所述连接本体(1)呈圆柱形,在所述连接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能与螺杆或另一连接本体(1)相固定的连接凸部(11),在所述连接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能与螺杆或另一连接本体(1)相固定的连接凹部(12),在所述连接本体(1)的表面上圆周分布有俯视投影呈横躺的S形的螺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棱包括螺棱一段(A)、螺棱二段(B)和螺棱三段(C),所述螺棱一段(A)、螺棱二段(B)和螺棱三段(C)的轴向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棱一段(A)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25
°
,所述螺棱三段(C)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25
°
,螺棱二段(B)与螺棱一段(A)的螺旋方向相反,且螺棱二段(B)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2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流道螺杆连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螺棱一段(A)上沿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瑜键夏增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