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挤出机上的挤出螺杆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杆制作
,尤其指一种用于挤出机上的挤出螺杆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310547656.0名称为《分离型挤出螺杆》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离型挤出螺杆,其沿长度方向从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为A段、B段、C段、D段,其周壁螺旋延伸设置有主棱和副棱,主棱与副棱的轴向投影相重合,主棱的面向进料端的一面为第一侧面、背面为第二侧面,副棱的面向进料端的一面为第三侧面、背面为第四侧面,第一、四侧面之间形成供液体运行的固相槽,第二、三侧面之间形成供固体运行的液相槽;在B段内,液相槽的宽度一致,固相槽的宽度一致,液相槽的深度逐渐变大;其能够高效、高速挤出在于B段的液相槽、固相槽宽度一致但槽深变化的设计,使固体颗粒与机筒接触面保持最大化,机筒热量有效传递给固体颗粒,螺杆剪切作用增强,物料塑化、熔融的效果就得到增强,提高挤出产量。然而,该挤出螺杆的主棱与副棱均为单螺棱,物料从固相向液相转化的效率仍不够理想,因此该挤出螺杆的结构还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挤出机上的挤出螺杆,包括杆体(1)和螺棱,所述螺棱包括进料段(A)、熔融段(B)和挤出段(C),所述熔融段(B)包括主螺棱(11)和副螺棱(12),主螺棱(11)的后表面与副螺棱(12)的前表面之间形成为固相槽(101),主螺棱(11)的前表面与副螺棱(12)的后表面之间形成为液相槽(102),其特征在于:主螺棱的前侧设置有辅助螺棱(13),所述辅助螺棱(13)的高度小于主螺棱(11)的高度,所述辅助螺棱(13)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主螺棱(11)的宽度,副螺棱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辅助螺棱(14),所述第二辅助螺棱(14)的高度小于副螺棱(12)的高度,所述第二辅助螺棱(14)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副螺棱(12)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段(B)包括熔融一段(B1)和熔融二段(B2),熔融一段(B1)的导程大于熔融二段(B2)的导程,熔融一段和熔融二段的连接处即为主螺棱(11)和副螺棱(12)的螺棱间距突变处,熔融一段的固相槽的底径(L1)逐渐减小,熔融二段的固相槽的底径(L2)保持不变,熔融一段的液相槽的底径(L3)逐渐增大至靠近连接处时逐渐减小,熔融二段的液相槽的底径(L4)保持不变,所述辅助螺棱(13)和第二辅助螺棱(14)设置在熔融一段(B1)对应的杆体(1)上,所述辅助螺棱(13)与熔融一段(B1)的主螺棱(11)相对应,所述第二辅助螺棱(14)与熔融一段(B1)的副螺棱(12)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A)包括进料一段(A1)与进料二段(A2),所述进料一段(A1)为单螺棱,所述进料二段(A2)为双螺棱,所述双螺棱中的一根螺棱与主螺棱(11)相连接,所述双螺棱中的另一根螺棱与副螺棱(12)相连接,进料二段与熔融一段的连接处即为双螺棱与熔融一段(B1)的螺棱的螺棱间距突变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出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一段(A1)的单螺棱与进料二段(A2)中与主螺棱连接的一根螺棱相连接,且所述单螺棱与一根螺棱的螺棱间距相同,但单螺棱的螺棱宽度大于所述一根螺棱的螺棱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挤出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段(C)包括挤出一段(C1)和挤出二段(C2),所述挤出一段(C1)是沿杆体周面间隔设置的螺旋槽(15),所述挤出二段(C2)为单条螺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出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15)有两组,一组螺棱槽的后端开口,另一组螺旋槽的前端开口,且两组螺旋槽(15)一对一地交错设置在一起,两组螺旋槽(15)的螺旋倾角为30
°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出螺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挤出二段(C2)上设置缺口部(16),缺口部(16)的俯视投影连线是呈连续S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出螺杆,其特征在于:挤出二段(C2)的螺棱之间的杆体表面为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的底面为圆弧面,所述螺旋凹槽的开口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瑜键,夏增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