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9027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建立活塞顶部温度模型;获取当前工况下的发动机的相关参数,并基于发动机的相关参数和活塞顶部温度模型,确定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基于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计算最优的喷油相位;根据最优的喷油相位,对当前工况下的喷油相位进行调整。由此,可以根据活塞顶部温度计算最优的喷油相位,进而根据最优的喷油相位对首次喷油相位进行实时调整,以减少活塞顶部湿壁,从而有效降低了颗粒物的排放。效降低了颗粒物的排放。效降低了颗粒物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一种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排放法规的不断加严,最新的中国第六阶段排放法规新增对排放污染颗粒物的质量(PM)和数量(PN)明确的限值要求,同时引入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Real Drive Emission)试验,简称RDE,RDE测试对颗粒物数量(PN)有限值要求,RDE限值将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
[0003]为应对排放法规针对PM/PN限值的要求,各个主机厂主要通过如下手段达成:1)升级硬件,比如选用更高喷射压力的油轨、喷油器,多孔数喷油器、增加排放后处理措施(GPF颗粒捕获器)等,即可以针对瞬态工况下颗粒物排放问题,基于瞬态工况下发动机请求目标负荷和当前负荷的差值,动态调整喷油相位;2)升级软件算法,比如开发采用多次喷油等算法、更准确的燃油自适应算法等;3)更精细的标定,现有算法功能精细标定,尽可能减少颗粒物的排放。通过零部件升级是目前的主流做法,但是会带来成本的上升;通过软件算法和标定的优化,可以减少硬件的投入,甚至不需要硬件升级。
[0004]对于前述1)的现有技术,其负荷的变化与颗粒物的生成的关联度不高,因此控制精度比较模糊,难以实现对颗粒物排放的有效降低。对于前述2)和3)的现有技术,其中只考虑了混合气浓度的影响,没有考虑喷油相位的影响,同样不能保证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效果。
专利技术内容
[0005]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包括:建立活塞顶部温度模型;获取当前工况下的发动机的相关参数,并基于发动机的相关参数和活塞顶部温度模型,确定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基于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计算最优的喷油相位;根据最优的喷油相位,对当前工况下的喷油相位进行调整。
[0007]可选地,获取当前工况下的发动机相关参数,并基于发动机相关参数,确定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包括:获取稳态工况下的发动机的相关参数,并基于发动机的相关参数,确定活塞顶部的稳态温度。
[0008]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发动机针对各个工况点的参数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活塞顶部温度模型,以生成动态温度模型。
[0009]可选地,在生成动态温度模型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动态温度模型,采用T型低通滤波函数计算动态温度。
[0010]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发动机的相关参数,确定修正系数;基于修正系数
对活塞顶部温度模型进行修正,以获得稳态温度模型。
[0011]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利用稳态温度模型,确定过渡工况下的两个工况的活塞顶部的稳态温度,其中,活塞顶部的稳态温度包括过渡前的第一稳态温度和过渡后的第二稳态温度;基于活塞顶部的稳态温度,确定在过渡工况下的首次喷油相位;根据过渡工况下的发动机的相关参数,确定首次喷油相位调整数值,并基于首次喷油相位和首次喷油相位调整数值确定目标工况下的起始喷油相位;基于动态温度模型,计算过渡工况下的动态温度;基于动态温度、第二稳态温度、起始喷油相位,确定目标工况下的动态首次喷油相位。
[0012]可选地,基于动态温度、稳态温度、起始喷油相位,确定目标工况下的的动态首次喷油相位,利用以下公式实现:P2=P1‑
P+K*dt,其中,P1表示首次喷油相位,P表示首次喷油相位调整数值,P1‑
P表示起始喷油相位,P2表示动态首次喷油相位,K表示动态首次喷油相位的过渡速率,K与第二稳态温度和动态温度的差值成反比,dt表示时间。
[0013]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装置,包括:
[0014]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活塞顶部温度模型;
[0015]温度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工况下的发动机相关参数,并基于发动机相关参数和活塞顶部温度模型,确定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
[0016]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计算最优的喷油相位;
[0017]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最优的喷油相位,对当前工况下的喷油相位进行调整。
[0018]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
[0019]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在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
[0020]通过建立活塞顶部温度模型,确定当前工况下的活塞顶部的温度,并根据活塞顶部的温度计算最优的喷油相位,进而根据最优的喷油相位对首次喷油相位进行实时调整。由此可以有效减少活塞顶部湿壁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了颗粒物的排放。
[002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说明书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框图;
[0024]图2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动态温度模型的温度变化示意图;
[0025]图2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动态温度模型的温度变化示意图;
[0026]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对活塞顶部温度模型进行修正的示意图;
[0027]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的示意
性流程图;
[0028]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动态首次喷油相位的控制示意图;
[0029]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以及
[0030]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活塞顶部温度计算最优的喷油相位,进而根据最优的喷油相位对首次喷油相位进行实时调整,以减少活塞顶部湿壁,从而有效降低了颗粒物的排放。
[0032]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活塞顶部温度模型;获取当前工况下的发动机的相关参数,并基于所述发动机的相关参数和所述活塞顶部温度模型,确定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基于所述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计算最优的喷油相位;根据所述最优的喷油相位,对当前工况下的喷油相位进行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工况下的发动机相关参数,并基于所述发动机相关参数,确定当前的活塞顶部的温度,包括:获取稳态工况下的发动机的相关参数,并基于所述发动机的相关参数,确定活塞顶部的稳态温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发动机针对各个工况点的参数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所述活塞顶部温度模型,以生成动态温度模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动态温度模型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动态温度模型,采用T型低通滤波函数计算动态温度。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发动机的相关参数,确定修正系数;基于所述修正系数对所述活塞顶部温度模型进行修正,以获得稳态温度模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稳态温度模型,确定过渡工况下的两个工况的活塞顶部的稳态温度,其中,所述活塞顶部的稳态温度包括过渡前的第一稳态温度和过渡后的第二稳态温度;基于所述活塞顶部的稳态温度,确定在过渡工况下的首次喷油相位;根据所述过渡工况下的发动机的相关参数,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庆李仕成丁济凡陈苏佑万凌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